迁都北京
明朝276年间,南京的地位非常特殊。明初朱元璋、朱允炆,以南京为都。
明朝地图
朱棣以北方蒙古地区威胁太大,明成祖朱棣把国都迁到北京。永乐十八年正式下诏,以北京为新都,以南京为留都。在遭到多数廷臣的反对后,朱棣施展专制君主的威力,强行压制反对意见,新都营建工程在第二年大规模地展开。
朱棣画像
后期仁宗与多数廷臣曾经反对过迁都,那迁都北京对以后明朝的发展趋势有什么影响呢?
迁都过程
一、仁宗与多数廷臣反对迁都北京,主要考虑到北京属于北方,在古代北方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衰落、资源贫乏,及朝廷、百官、大批驻军急剧增长所需物资需要从南方运输。
此种担心绝非多余,在明朝统治期间,京师的物资大部分都要依靠从南方运送。单纯粮食,就是每年四百万石京运粮食,从运河一节节地往北运,单纯一个漕运的维护就要消耗很大资源资源!
明朝地图
南京,可以说是西部、南部物资进入北京的中转站。南京占长江地利,比如四川、湖广、江西的物资会先顺江东下到南京,如果把这些资源和财富省下来,明朝中央和地方是不是会有更多的积蓄?国力将得到极大的增强,百姓也会富庶很多。所以明朝始终是“国穷民困”的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二、 迁都北京,把百万人口的都城摆在离边境这么近的地方,恰恰使其成为边境上最为薄弱的环节,动辄国本动摇,处累卵之势。一旦强敌溃关而入,马上使国家面临倾覆的危险。“天子守边”根本起不到巩固国防的作用,反而使得辽东、宣府、大同、蓟镇为保障京师和陵寝,屡屡为之牵制。
明长城
三、为了保护北京的安全,修建明长城,这样又浪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明长城用材与秦长城相似,而区别于汉长城、清长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长城
“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涞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明长城属于明太祖所设的北方三道防线的最后一道。
四、在已经有了南京故宫的情况下,永乐四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以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形成了2个故宫的历史。
北京城
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
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可见,可见当时候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明中后期,南京故宫由于年久失修,慢慢也落寞了。
故宫
迁都的影响
明朝如果定都南京,而将北京改为军镇,在此屯驻重兵,与左右之蓟辽、宣大联成铁壁,将从整体上改变捉襟见肘的被动态势,有利于巩固在东北方向的国防。即使蒙古军或清军纵使破关南下,明朝仍有广阔的战略空间以从容调剂应对,而不至骤然失陷根本。以至于明朝在崇祯十七年骤然亡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北京四面皆敌,没有回旋余地造成的。
明朝如果不迁都,倚靠富庶的江浙和沿海,国力更强、民更富、战略形势更优,国家更为稳固。
举报/反馈

地图上的蚂蚱

3341获赞 258粉丝
让地图也可以随时娱乐化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