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人类给生态环境和动物带来的伤害,能够让孩子们懂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在中秋节假期,呼和浩特市民刘建辉带着全家人来到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参观《守望——濒危动物展》。他说,8月底的时候他们单位组织党日活动参观这个展览,让他感到很震撼,很受教育,“所以我要让全家人,尤其是孩子们来看看我们生活的环境变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观。”
8月2日,由内蒙古自然资源厅主办、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承办的以“保护野生动物筑牢绿色长城”为主题的《守望——濒危动物展》正式开展,截至目前,参观人数已超过6万人。详实的文字视频记载,丰富的野生动物标本布展,互动性极强的创意游戏,让参观者在时光穿梭中感应消失物种的呼唤,在游戏中思考。
让展览“活”起来
再多的标本、再完美的布展,如果没有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参观者只是走马观花,展览将失去意义。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作为布展方,在《守望——濒危动物展》设计伊始就在反复强调“要讲故事,让展览‘活’起来”“要让参观者不只是看到,还要听到、触摸到、用心感受到”“要让参观者深刻的认知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意义”。
此次《守望——濒危动物展》,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从国内外征集了130余件珍贵的濒危野生动物标本,整体布展聚焦于濒危动物,展现人类社会发展对动物的影响,阐释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脉络,将展览分为濒危之实、濒危之因、解决之道三个主要主题区。
“濒危之实”部分以奥陶纪末、石炭纪晚期、二叠纪末、三叠纪末、中生代末发生的五次大灭绝为时间轴,讲述物种消失的事实。核心展示区分为极地冰原、极地苔原、内蒙古的湿地、森林及草原五个区域,以特色“泛北极”为切入点,通过北极熊、北极狐、雁鸭、鸻鹬类鸟、马鹿、黑熊等濒危动物标本结合图文的方式,生动展示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以及“泛北极”动物面临的巨大生存危机;“濒危之因”部分生动讲述了目前野生动物濒危的四个主要原因,即:栖息地被破坏、过度开发、全球变化和外来物种入侵,从区域和全球两个角度展现影响野生生物生存的原因,引导参观者究其根本;“解决之道”部分从理念和实施两个角度阐释保护濒危动物的方式,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创意互动活动,如寻找野生动物、放生游戏等,让观众倾听、触摸野生动物增加参与感,唤起共同守护意识。
让“守护”产生共鸣
“在展区的入口,那只大猩猩凝望的眼神的图片直接洞穿了我的心灵,我好像感受到了它的绝望。”刘建辉说,看到这些濒临灭绝和已经消失的物种,他心里很不舒服。“这个展办得很有意义,我们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着会经济的发展,却忘了我们是大自然的一份子,需要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驻足在一只北极熊面前,安琪告诉5岁女儿赵雨涵,眼前这只可爱的北极熊是濒危动物,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灭绝,赵雨涵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妈妈为什么会这样?”
安琪说:“这都是因为我们人类破换了环境,让北极熊没办法生存了。”
安琪认为,这些展览可以让孩子了解我们的地球,唤起她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据了解,《守望——濒危动物展》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企事业单位将参观该展作为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众多中小学校将参观该展作为校外实践的重要活动。参观者或沉浸在详实的文字视频里、或驻足在濒危动物标本布展区、或乐于创意游戏中,“守护濒危动物”已经在参观者中产生共鸣。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个关键物种的灭绝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链,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并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解。因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大众对濒危物种的认识,促进濒危物种保护意识的提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此次主题展就是通过展示濒危物种的现状,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进而促进濒危物种保护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处长肖红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祖国北疆的绿色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富友表示,《守望——濒危动物展》将促使社会各界携起手共同保护濒危动物,爱护生态环境,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做出积极贡献。“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静超 实习记者 刘永鹏)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举报/反馈

内蒙古日报

15.4万获赞 5.7万粉丝
了解内蒙古,看草原云!
内蒙古日报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