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深度财经》)这几年茶产业成为湖北利川的扶贫担当,一半以上的贫困户都在茶产业链上种茶、采茶、制茶。2018年,全市共有7024户贫困户发展茶叶13811亩,人均增收3700元以上。
眼下,还有2.1万户要面临脱贫,如何能让这里的人有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这个产业成为真正的扶贫利器?跟随《深度财经》记者,我们一起去大山里看一下。
夏茶采摘的季节到了,一季茶叶最好的采摘时间只有半个月,茶农们每天都要从清晨忙到傍晚。
3个月前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这里的春茶减产了,想要弥补损失,这次夏茶的采摘就尤其重要。
做什么能带动乡亲们致富,村党支部书记田云奇前几年没少尝试。
为了保证夏茶采摘的数量和质量,田云奇每天都到茶园来检查指导。
楠木村建立了三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种植 “冷后浑”达到了240亩,全村70%贫困户靠茶叶脱了贫。
现在,楠木村茶产业的高收益都来自高端品种“冷后浑”,但因为这个品种从种植、管理到采摘都有极高的要求,田云奇都是这样在自家茶园里不断实验和改良技术,然后再教给村民。
普通品种的茶叶每亩可种植3000株,“冷后浑”每亩只能种植2000株,而且种植行距要达到1.5米,这样才能自然形成通风道,每年生长的芽茶才会更多更肥壮。
靠着茶产业,楠木村全村脱了贫。但眼下,田云奇着急的是,怎么能让大家有持久脱贫的信心和能力,这件事儿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田云奇除了在自家茶园里做实验,还经常给需要的村民免费提供茶苗。
这是田云奇家的“冷后浑”苗圃,他和妻子经常来育苗基地照看。这个黑色矮棚内的茶苗,是整个毛坝镇“冷后浑”茶叶的来源,也是田云奇心头的宝贝。
但长势慢,付出的劳动还不少,短期见不到效益,少数跟着他种“冷后浑”的村民,后来也把种下的茶苗都挖了出来,但田云奇却坚持了下来。
今年10月份,这些茶苗就可以移植给需要的茶农们了。
利川红茶能不能打出品牌,产业能否有持续的发展动力不断升级,实现长久的脱贫致富,对田云奇来说还有更关键一步。
萎凋是红茶制作的第一道环节,用低温加热,让新鲜茶叶慢慢散失水分。这与绿茶的高温杀青不同。萎凋的温度,会直接影响红茶的品质。
邱建红,是利川当地的制茶专家,专注红茶制茶工艺30年。
制茶工艺的很多秘诀都在多年的经验里。
今年楠木村春茶减产,怎样用刚刚收获的夏茶制成和春茶一样品质的红茶,是邱建红现在正在攻克的难题。
因为品质不同,以往春茶比夏茶的价格要高三分之一。如果夏茶也能制成和春茶同等品质,那夏茶的收购价格就可以再提高一些,茶农的收入又能增加不少。
到底能不能提高夏茶的品质,邱建红亲自为田云奇泡上一壶红茶。
两杯茶看上去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田云奇心里踏实了。
高品质的红茶,因为内含物丰富,茶汤冷后常常出现乳凝现象——“冷后浑”。这是一种高品质红茶的体现。
加沸水遇高温,茶汤又会恢复到刚冲泡后的样子,汤色红艳,在碗沿有明亮的“黄金圈”。
到底用什么方法改变了夏茶的品质,邱建红秘而不宣,这也是他几十年制茶手艺的积累。
近几年,利川结合全市茶叶、药材、林业、香菇等优势产业,按照“一业一企”的模式,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支撑全市主导产业发挥扶贫效应,邱建红所在的企业就在5个村发展基地2000亩,直接带动了500个贫困户脱贫。
茶树变摇钱树,绿叶子变红票子。产业振兴为楠木村人脱贫致富带来信心和坚实的基础。绿水青山还能如何变“金山银山”?《深度财经》探索脱贫攻坚利器,为您找寻答案!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举报/反馈

央视财经

628万获赞 373.4万粉丝
价值无处不在!你身边有用的财经新闻!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