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石雕(菊花石雕)
(湖南省浏阳市)
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11年
石雕(菊花石雕)
(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石雕亦称“石刻”,是以石材为原料的一种传统手工雕刻技艺。中国的石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承沿不绝,流传至今,显示出传统民间工艺的精湛技术、巧妙构思和丰沛创造力。
石雕创作一般在大理石、花岗岩、青石、砂石等天然石质材料上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一系列纯熟的民间雕刻技法。由于这些石质材料得诸自然,能够长期保存,因此石雕技艺多用来制作大型雕塑和装饰性雕塑。随着社会的发展,石雕工艺日臻完善,相关制品作为独特的商品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别具艺术魅力。
源远流长
传
承
菊花石雕是以菊花石为原料的一种传统石雕艺术,主要流布于湖南省浏阳市一带。相传菊花石雕在浏阳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成形作品曾被当作贡品进献朝廷。菊花石又名“石菊花”,是一种珍奇的石料,深灰色的石材中蕴有白色花纹,酷似怒放的菊花。
有着地质“花卉”之称的菊花石,生成于距今约2.7亿年前的二叠纪早期。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奇趣天成。当地石雕艺人充分利用石料的这种特点,依据其自然纹理、形态和色彩精心设计,巧施雕琢,将隐藏在石料中的“菊花”凸显出来。
据地质学家考察,浏阳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构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菊花石的“菊花”主要由天青石和方解石构成,其中花蕊在花瓣的正中央大部分是生物化石,其花萼部分是坚硬的硅质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钙沿石灰岩裂缝充填而成的放射晶体状集合体。花萼有单芯、双芯、三芯和无芯数种,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这些特点,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浮雕成不同的菊花造型。
菊花石雕的历史悠久,清代已经成为宫廷贡品,乾隆年间的菊花石雕多为石砚等小型文房用具,内府中藏有菊花石砚多方,其大者近尺半,小者约七八寸不等。至清代末年,菊花石雕已经有花屏、镜屏、大花瓶、假山、桌面、椅面等产品。
材美工巧 石上生花
菊花石雕技艺有一套针对材料特点和造型需要而设计的工艺技术,整个雕制过程由采料、选料、开花、造型、设计、雕刻、上漆封蜡、制座底等十几个环节构成。经过加工,素朴的石材变成一件栩栩如生的菊花石雕作品,材美、工巧融为一体,充分显示出民间艺匠的审美品格和艺术创造力。
理花:将菊花石料中的菊花剥离开来的过程称之为“理花”。“理花”是菊花石创作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主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创作。一件好的作品在于它以天然的菊花纹理为中心,构思与理出来的天然菊花石纹理能够有机结合,让天然菊花石纹理以最好的形象展现出来。其中在理花的过程中又要注意三个要点:花纹生长方向;花纹的艺术处理;花心的艺术处理。
定形:就是根据剥离出来的菊花纹理的朝向、石形来确定作品的底面。定形主要是根据材料的形状和花型的位置来确定,在创作之前首先确定上下左右倾向,找出最佳的位置并定形。定形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创作的好坏全部在定形的基础上,不同的定形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例如:横向给人以稳健、厚实的感觉;纵向则给人以挺拔、端庄感;上大下小则给人以欢快、跳跃感。
定意:就是对作品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构思,在菊花石型定好之后,根据菊花石的天然形状、花纹以及石质粗细情况进行主题造型安排。菊花石的立意必须根据花面来决定,确定好作品的主题后,再根据作品表达思想,以及根据作品的轮廓、线条、角度为出发点,并开始凿。并一步步将其中心及表达主题展现出来。可以说,定意是菊花石创作中的重中之重的环节。
彩菊
在菊花石雕刻中,色彩美的运用最多还是材质本身的黑白对比,其实菊花石的色彩并不仅仅只有我们通常所见黑底白花一种色彩。彩色菊花石,是宝玉石中的瑰宝;在世间鲜见稀少,唯一出产在湖南浏阳磊狮山。其色彩丰富,异彩纷呈,形态自然逼真,花形丰满、花蕊优雅清晰、花瓣层层绽放等细节清晰可见,仪态万千。
菊花石雕技艺因根据材料造型,所以每件菊花石雕工艺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近年来,菊花石原料日渐稀少,菊花石雕传统工艺面临濒危之境,亟待拯救与保护。
注:文章部分内容来自非遗网
《大众文艺》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