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眩晕,我哭了”、“我感到无限崇敬、无限悲哀。”
作者这样说道,当他看到了“阿莱夫”。
《阿莱夫》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里面收录了《永生》、《釜底游鱼》、《埃玛.宗兹》、《另一次死亡》、《阿莱夫》、《德意志安魂曲》、《扎伊尔》等十几篇短篇小说。
博尔赫斯短篇集里,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晦涩难懂,但每一篇文章又都精彩无限,回味无穷。
其中短篇《阿莱夫》,是非常简单的故事,讲述的是作者(一个作家)挫败迷茫的经历:自己苦恋的女子贝雅特丽齐根本看不上他,后来贝雅特丽齐因乳癌去世,由此机缘,他认识了贝雅特丽齐的表哥阿亨蒂诺(后来发现是情敌)。
同为创作者,阿亨蒂诺的长诗在他的眼里是无聊的、毫无才华的、是纯粹卖弄学识的杂烩,但令他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作品竟然获得了国家文学奖二等奖,而且很快阿亨蒂诺又会有新的作品出版。而他自己的作品《赌棍的纸牌》却无人问津,因此,不理解和嫉妒的情绪充斥着他的内心。
作者沿着这一条故事主线,提出了他对生命的拷问:什么才是真实的?什么是能够真正抓住的?
文中穿插了作者在阿亨蒂诺的地下室看到“阿莱夫”的经历,我认为当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正是全篇的精髓所在,他在阿莱夫里看到了全部,看到了永恒与短暂、真实与虚假,美丽与丑陋......
那么,什么是“阿莱夫”?
作者这样解释:“阿莱夫”在犹太神秘哲学中是指无限的、纯真的神明;在集合论理论中,它是超穷数字的象征,在阿莱夫里,宇宙空间都包罗其中。
简单来说:阿莱夫就是宇宙,宇宙就是阿莱夫
作者说:
我看到阿莱夫,从各个角度在阿莱夫之中看到世界,在世界中再一次看到阿莱夫,在阿莱夫中看到世界,我看到我的脸和脏腑,看到你的脸,我觉得眩晕,我哭了,因为我亲眼看到了那个名字屡被人们盗用但无人正视的秘密的、假设的东西:难以理解的宇宙。
我不知道别的读者从中都读出了什么,在《阿莱夫》里,我却读出了感动。
《阿莱夫》与其说是一篇小小说,不如说是一部关于宇宙秘密的哲学书,在这里,作者,他有许多宇宙人生的真相想要告诉我们。
一、 人类短暂的存在和有限的认识,无法了解无限宇宙的真相。
作者说:我感到无限崇敬、无限悲哀。
他崇敬的是:在宇宙的无限里,有无限个起点,无限个结局,无限的空间,无限条路线,他看到了宇宙的奇妙与宏伟、浩瀚与永恒。
他悲哀的是:向来自负的人类,在宇宙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在时间维度上,人是朝生夕死的蜉蝣;在空间维度上,人是自不量力的蚍蜉;在认知维度上,人不过是摸象的盲人。
稻盛先生说过:
假如将人类的身体视为整个宇宙的缩影,则地球如身体中的一个细胞,个人则只是某个细胞中一个微小的元素,若要细胞中的一个小元素去理解整个身体的组织,是十分困难的。
就如文中,作者对自己心爱的女子贝雅特丽齐的认识,开始仅仅只停留在外貌神态与她的遭遇,但却在“阿莱夫”里,也即宇宙的真相中,他看到了不一样的贝雅特丽齐,看到了写猥亵信件给阿亨蒂诺的贝雅特丽齐,看到了只剩下怵目的遗骸的贝雅特丽齐…..
有人说,世人皆信自己的感觉与执念,但真相往往隐藏在充满着迷雾的幻境之中,我们都在幻境之中寻找真相,但却又坚定的认为执念就是真相。
纪伯伦说:
春天的花是天使们在早餐桌上谈论的冬天的梦想。
春天的花朵,尚力不能及,无限宇宙的真相,更是难得。
二、生命的本质是一场变幻无定、一场虚妄。
文章中,作者对他心爱的贝雅特丽齐有很多次的描写,有临终前苦楚万分、感伤和恐惧的贝雅特丽齐,有手托着下巴在微笑的贝雅特丽齐,有带着些微笨拙和陶醉意味的步态优美的贝雅特丽齐,有颀长荏弱的贝雅特丽齐;有拥有一头秀发的贝雅特丽齐,有写猥亵的信件给阿亨蒂诺的贝雅特丽齐,有只剩下怵目的遗骸的贝雅特丽齐,有记忆中面目逐渐变得模糊的贝雅特丽齐……
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贝雅特丽齐呢?
时间创造了神奇,变化是永恒的真相。
文中的作者爱慕过贝雅特丽齐,嫉妒过阿亨蒂诺,他失落过,挫败过,他的内心曾产生过不平,但是到最后,在无情岁月的侵蚀下,他却连心心念念的贝雅特丽齐的面貌都变得模糊了。
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和渲染,更是他对人生拷问“什么才是真实的?什么是能够真正抓住的?所作出的无声的回答。
冰清玉洁的恋情会随风消散,美貌的女子终会迟暮,名利与财富也会一朝散尽……
生命的本质是一场变幻无定、一场虚妄。
三、 我即世界,世界即我
文中作者多次提到了镜子,我认为这是作者的一种隐喻,这里包含着作者的宇宙意志论:“你是怎样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镜子就是“我”的显现,我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每一面镜子,都会带着形象、行为和意念的回应。
文中,作者对于阿亨蒂诺的莫名走运心生妒嫉,感到不理解,这种不理解是世人常见的困惑与情绪,延伸开来,还包含“好人无好报”、“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诸如此类,而这些困惑在“阿莱夫”里,其实早有答案:
因为,我们根本无法理清那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无法抓住事物的根本。我们只看到了全貌的一丁点呀,我们有时会把仅仅停留在某一时刻的幸或不幸,成功或失败当成了结局,自然无法理解那些貌似突兀的、不可理解现象。
佛教常常教导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概只有佛陀真正理解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因为无限的宇宙,有无限个起点,无限个结局,无限的空间,无限条路线,而命运藏在“阿莱夫”里,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光明与黑暗全部包含其中,在千丝万缕的关系里,在时间的无垠里,所有的果报终有一天又会回到原点。
四、我们很渺小,我们也很完整
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阿莱夫”,即是整个宇宙,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同时我们又是宇宙中的微尘粒子,是不起眼的亿亿万万,只存在于永恒时间里的瞬息之间。
今天是翻新的过去,将来是重复的今日,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在别人的身上也曾发生过,现在发生的事,过去也曾发生过,将来也还是会发生。
那么,如此短暂、渺小、重复的生命,它的存在意义又在哪里呢?
我认为书中作者所引用的《哈姆雷特》中的这一句名言,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很好的解释:
“啊,上帝,即使我困在坚果壳里,我仍以为自己是无限空间的国王。”
“人生虽是一场虚妄,灵魂却可以为生命着色”,大概,这就是生命全部的意义吧。
其实,我们的人生都一样,从起点到终点画成一个圆,带着最初的纯粹和美好而来,渐渐走入了物质、欲望和虚名世界无足无尽的禁锢里,像风、像云,攀爬过坎坷痛苦的高岗,踩踏过碧绿欢乐的平原,迷失在茂盛的丛林,直到在湍急的沼泽地,与死神吹来的微风相遇,终于又回到了原点,才发现,那里除了心灵深处对美、对善,对真、对爱的饥渴,什么也不曾留下。
举报/反馈

青砚生活观

322获赞 40粉丝
专注真实故事和小说创作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