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的是人类建造过的尺寸最大的作战飞机——B-36“和平缔造者”战略轰炸机
该机是康维尔公司按照美国空军提出的研制比B-29航程更远、体积更大的战略轰炸机要求设计的,这是因为二战时期美国一直有一种担心,那就是一旦英国沦陷,美国将失去欧洲所有的盟国,那么就需要一种远程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对德国进行轰炸。尽管这个担心并没有变成现实,但为了夺取供B-29轰炸日本本土的基地,美军不得不为硫磺岛和冲绳陷入苦战。
正因为如此,二战结束后B-36项目也没有因为裁军而被精简,反而成为冷战初期美军倚重的战略武器。为了优证B-36批量服役,五角大楼大幅削减海军开支,硬是将已经开工的第一艘超级航母“合众国”号(CVA-58)拉下了马。由此引发了轰动一时的“海军将领造反运动”,出身海军的国防部长福雷斯特尔、海军部长沙利文先后请辞,尤其是福雷斯特尔下台后不久自杀,都让B-36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B-36配备六台普惠公司的R-4360-53型活塞发动机,驱动机翼后缘的恒速三叶螺旋桨,钢制空心桨叶构成推进式动力方式。后期,为了提高动力性能,还增加了四台通用电气公司J47涡喷发动机,成对安装在吊挂在外翼下的两个短舱内。
B-36全长49.4米,翼展70.1米,高14.25米,最大起飞重量高达186吨,相当于三架B-29;可装载39吨炸弹,10台发动机能产生44000马力功率,相当于9部火车头或400辆军用卡车;其装载的燃油足够一个内燃机车头绕地球行驶10圈;它的高空除冰系统能为一个拥有600间客房的饭店提供足够的暖气;其翼展的长度相当于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飞行距离的两倍!图为B-17、B-28、B-29、B-36的对比。
在结构上,B-36采用全金属结构,机身为细长圆柱体,起落架为可收放前三点起落架,机翼则采用上单翼平直结构,尾翼为悬臂单平尾,平尾和垂尾前缘都安装有加热防冰设备。机身前部为透明机头罩,炸弹舱在机身中部,将乘员舱分为前后两段,相互之间由机身左侧的内部气密通道连接,共设置成员13名,另外可以增加5名替换乘员。
1946年8月8日,首架原型机XB-36首飞成功。1947年8月30日,第1架生产型B-36正式服役。在B-52服役前,B-36保持了起飞重量、载弹量、续航力及滞空时间等多个领域的世界冠军。
每架B-36仅采购价就超过400万美元,这相当于20架F-86战斗机的采购费用,还不包括与之配套的武器、支援设备及维护费用,当时美国全年军费也不过140亿美元,因此B-36绝对程度上当时的重量级武器。由于造价高昂,B-36系列生产数量并不多,直至1954年停产,康维尔公司先后生产了384架B-36系列轰炸机,其中还包括73架RB-36H侦察机。
由于B-36轰炸机过于庞大,对于机场和起落架都有很高的要求。康维尔公司在研制阶段中就尝试过超大的单轮起落架,轮胎比一个成人还高。
康维尔公司甚至尝试过履带式起落架,但由于履带结构过热而很快放弃。
B-36拥有巨大的机体,所以能够进行各种测试,很多后来普遍应用的航空设备都是首先在B-36上面进行的试验。
在服役过程中,B-36甚至被改装成侦察机母机,携带一架RF-84侦察机执行任务。B-36不仅可以在空中释放RF-84侦察机,还能够空中回收,堪称马戏团级的高难度表演。
在美国空军手里,B-36还被玩出了花儿——安装过16吨重的1兆瓦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成为NB-36H核飞机,企图利用核动力进行无限航程的飞行。这架飞机的垂尾上有个吓人的核辐射标识,绝对让人远离。
真正让美军意识到B-36落后的是,苏联空军开始装备的米格-15战斗机,其最大速度1050千米/千米,升限超过15000米,足以对B-36构成致命的威胁。当第一架B-52服役时,所有人都明白活塞螺旋桨轰炸机时代已经结束了。1959年2月12日,最后一架B-36J退出现役,美国战略轰炸机终于全面进入了喷气时代。
目前,美国一些航空博物馆内收藏有B-36战略轰炸机,如果有幸见到的话,一定好好欣赏下这款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作战飞机。
举报/反馈

hawk26讲武堂

112万获赞 11.6万粉丝
为您带来精彩原创军事内容。
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