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9日报道(文/董贝贝)
近期,一场国际级体育赛事的举办,又一次将成都送上了全球“热搜”。
8月8日至18日,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简称“世警会”)在中国成都举行——作为全球警察和消防员界的“奥运会”,这也是世警会第一次拥抱亚洲这片土地。
这个“第一次”,堪称成都通往“世界赛事名城”的又一通行证,而在此之前的3年里,成都更是已经举办了67场国际体育赛事……
东方的谢菲尔德!外媒如是说
6年前,当成都击败荷兰鹿特丹赢得了第十八届世警会的举办权,一项新的历史记录就产生了——成都,将成为第一座迎接世警会的亚洲城市。
6年后,当一组展现运动与职业融合之美的宣传海报迅速刷屏社交网络时,世界对于这届世警会的期待与热情也再次被引燃。
2019年世警会宣传海报
6年间,世界更是共同见证了中国的迅猛发展,以及成都向着“世界赛事名城”的一路狂飙——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成都比其他候选城市更加热情、更勇于承诺、更专业,场地准备亦更充分。成都自然而然,脱颖而出。”在谈到当初为何会选择成都时,世警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丹尼·伯迪克曾如是说。
如今,来自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赴蓉城参赛,更以实际行动验证了成都的“更热情、更专业、更充分”。
而不久的将来,还有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5年世界运动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在成都举行。
不知不觉间,体育赛事,正在成为成都继大熊猫和美食之外的另一名片。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东方的谢菲尔德”!
7月24日的一篇报道中,美国广播公司这样盛赞成都作为一座体育新兴城市的雄心。
此言不缪,因为在通往“世界赛事名城”的路上,成都确实和依靠一场场大型赛事重新焕发荣光的英国老牌城市谢菲尔德有很多相似之处。
英国南约克郡谢菲尔德
很大程度上,谢菲尔德这座曾以钢铁之城著称的工业城市之所以能成功转型,依托的恰是近些年对斯诺克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通过这些大型体育赛事,整个城市的产业、交通、绿化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被重新盘活,城市形象、公民信心乃至文明基石,也由此得以被重塑、被尊重……
正如有媒体曾将体育赛事形容为城市建设的“触发器”,这句话,也几乎是谢菲尔德转型崛起经验的经典概括。
如今,它为成都提供了又一次突围西部的机会。
为了办好这场运动会,成都真的很拼
如同烹制川菜一般,成都人对世警会的用心,已然让这场赛事做到了“麻辣鲜香,一应俱全”。
先看规模。除了精彩纷呈的开闭幕式,运动会将涵盖田径、最强生存者、橄榄球等12个大项、近100个单项,届时双流体育中心、双流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川投国际网球中心、现代五项赛事中心、谢菲联足球公园等5个大型专业场馆将全部开放。此外,双流网球赛事中心、体育中心、马拉松赛道也承载了网球、马术、马拉松等精彩纷呈的赛事。
成都双流体育中心
再说硬件。以世警会开幕式和多个重量级比赛项目所在的成都双流体育中心为例,改造后,这座体育中心的功能房、田径跑道、草皮、看台座椅以及照明灯塔等均得到升级和亮化,过硬的设施和配备不仅完全满足世警会的办赛需求,妥妥的“国际范儿”更将带动后续更多赛事的顺利投入和举办。
此外,竞技场外的基础设施也没被落下。以成都双流区为例,760套多功能智慧路灯纷纷上线,一键报警、视频监控、公共广播、LED显示屏等功能都是智慧路灯的亮点,更可以为世警会赛场安全保驾护航。
除了硬件,成都在软件——尽心服务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成都锦里古街
赛区交通车能随时变身旅游专车,带上游客和运动员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武侯祠、锦里等尽情感受成都的魅力与风采;在双流区、武侯区积极开展的培训工作,让世警会志愿者通晓了世警会背景知识、急救知识、服务知识等;得益于5G网络的部署,来自世界各地参赛的运动员以及游客还可以在比赛场馆周围体验5G全覆盖的服务。
既有“里子”,又有“面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正是成都打造“三城三都”之中“世界赛事名城”的题中应有之义。
“熊抱”体育,成都还有一万种想法
体育触发城市,也回馈城市。
3年67场国际赛事的疯狂背后,俨然是成都在“熊抱”体育这条路上尝到的甜头。
“熊抱”对于成都和体育,明显是个双关词--毕竟,有谁能拒绝得了一只向你张开怀抱的大熊猫呢?
那不勒斯居民在中国·成都咖啡馆(那不勒斯快闪店)品尝熊猫咖啡
也正因此,当熊猫化身友好使者将成都与那不勒斯这两座先后举办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城市紧密相连时,一度引发了韩联社、法新社和意大利安莎社等国外多家知名媒体纷纷报道。
7月14日的报道中,路透社也“未能免俗”地详细描述了成都熊猫咖啡馆在那不勒斯的首次亮相:“2021杯‘成都风味’的咖啡更像是一封封邀请函,欢迎意大利人民2021年到成都做客,看一看成都如何接棒那不勒斯,将大运会带入‘成都时代’。”
在体育举办城市的流转之中把熊猫推上前台,这正是成都的高明之处。
而这同时意味着,虽然被称为东方的谢菲尔德,但成都并没有固于“模仿”,而是始终探索,创新不停。
这一点,也正如美国广播公司所说,相较于谢菲尔德,成都的经验也许更值得借鉴和学习--灵活利用熊猫元素之余,在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蕴藏于建造运动设施方面,成都更走在世界前列。
“运动融合生态”的最典型展示案例,非成都2017年提出打造的“天府绿道”莫属,这一依托绿道为脉络建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计划,自问世起便吸引了无数外媒目光。
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绿道
“该项目于2017年开始,计划于2035年完工。之后,一条长达10501英里的绿道将穿越整座城市连接小花园和草地,将大都市变成一个巨大的花园。”英国《每日电讯报》在2018年3月报道中这样展望“天府绿道”,《每日电讯报》更是在报道中将成都的天府绿道誉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绿道。
更直接的反馈,来自成都市民:得益于集合了生态保障、体育运动、慢性交通、休闲游览等功能的绿道,得益于良好的城市环境和运动氛围,如今,全民健身、全民体育已经成为了成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历史的厚重,亦有追逐体育精神的活力;有走向国际的雄心,亦有造福民众的决心,相信未来关于体育兴城,成都还能拿出一万种想法。
(编辑/ 丁扬 董佳欣)
举报/反馈

参考消息

3720万获赞 212.2万粉丝
用外媒视角看中国、观世界
《参考消息》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