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一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
怎么人人喊打的恶人,其实原本都是个“老实人”。
比如之前大连深夜殴打女孩的那个变态。
其父亲说:“这平时看起来挺老实的一孩子啊。”
比如白银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村民评价说:“很难相信老实人会干出这些事。”
连审讯他的民警都忍不住说:“就外表上看,他确实是个善良的人。”
比如那个在泰国旅游,欲杀妻骗保的渣男。
其家人这样评价:“老实,有点邋遢,但很疼人。”
再比如,之前曝光的山东一名女孩中考前被生父杀害。
村民们又这般评价凶手:“他这人挺老实的。”
要不是限于篇幅,这“比如”简直能一直比下去。
杀人犯,老实人,多么不匹配的字眼。
就像谁也想不到村里最害羞的小伙子,有一天竟会成为A级通缉犯。
可现实证明,有些老实人确实这样“资质”。
除了不可思议,剩下的,那就是一堆问号了。
有些老实人为什么具有极强的两面性?
我把老实人的“突变”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恩怨的暴力犯罪,一类是无缘由的变态犯罪。
前者很好解释,那就是攻击性被过度压抑。
早在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就提出“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两大本能。
简单理解的话,攻击性即为愤怒。
对于常人而言,有情绪我们都会在适当的场合发泄,不会一直憋着。
但老实人不同。
或内向,或自卑,或因为一些基因的缺陷,老实人似乎从来就不生气,几近怯懦。
而他们之所以被评为“老实”,也无非就这一点:没脾气。
可人怎么可能没有脾气呢?
弗洛伊德说,攻击性抑制久了,要么摧毁自己,要么摧毁他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
因为生于底层,老实人被逼到狗急跳墙的事,我真见过不少。
我读初二时,有一同学,转校生,老实到极点了。
从来都不会说“不”。
也从来都不会说一个脏字,更别提发火。
印象里,似乎连个子最小的同学都能骑在他头上作威作福。
我们那儿很嗜暴,校园欺凌差不多都成了“校文化”之一。
所以啊,这位老实同学的日子,真比喻为“人间地狱“都不为过。
岁月于他,不是被人揍,就是准备着被人揍。
直至初三某一天,噩耗传来。
老实同学用匕首把另一个同学捅死了。
还是蓄意杀人。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同学了。
连关于他的消息都不曾听闻。
唯一可以听到的,就是老师们的不解与叹息:“唉,这么老实的一个孩子,怎么就会杀人呢?!”
他们觉得不解,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老实人内心压缩了的愤怒和仇恨。
但我看到了。
我也是老实人,我也饱受欺凌,我也有过这种扭曲的愤怒。
因此,我深深懂得,如果这种愤怒得不到合理的释放,久而久之。
要么攻击自我,或抑郁,或自我阉割;
要么攻击别人,或施暴,或穷凶极恶。
“老实”与“变态犯罪”挂上钩,还有一些,确实是人格存在问题。
譬如反社会人格,精神分裂,或多重人格之类的。
拥有这些人格的人,也会披着一件“老实人”的外衣。
但他们的内心是极度黑暗的。
抛却基因影响不说,他们心理、三观发生严重扭曲的原因,大致是两点。
一、遭遇非常不平等的创伤性事件(起码在他眼里不平等)
比如,老实人死心塌地爱上一个女子,但女子比较现实,抛弃了他,找了个富二代。
如果他性格偏执,那他思维很可能就会陷入死胡同:女人都败金!有钱人都不是好东西!
那么,女人和富人,可能就会成为他心里的仇视对象。
二、成长环境太糟糕。
这很好理解。
我曾经都有过当“杀人犯”的想法。
童年时期,我父母不和,家庭冰冷,而离开家,面临的又是丛林社会——村霸横行,校霸称王,暴力无处不在。
当你反复不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时,你内心就开始扭曲了:这就是恶人的世界!只有靠恶才能让人敬畏!
当然,因为种种原因,我走出来了。
但不是每个老实人都能从阴影中走出。
比如马加爵。
马加爵也是个“老实人”。
其同学表示,马加爵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貌不惊人,沉默少言。
有一个字可以贯穿他的成长经历:穷。
因为太穷,所以极度自卑,极度压抑,极度偏执。
他班主任曾评价:“他是学生中穿得最寒酸的一个,在食堂也挑最便宜的菜吃。
其同学也说:“他因为穷而产生自卑,有时会自己喝酒解闷。
另外,据记者调查,高三那年,马加爵曾突然带刀离校出走。
在其高中笔记本上,记者也发现了不少有关自杀、凶手、吸毒,甚至死刑犯等字眼。
也就是说,看似老实的马加爵,内心早已扭曲,甚至开始趋于反人类情感。
2004年,因打牌纠纷,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大学室友。
而这所谓的“打牌纠纷”,其实很可能是马加爵释放内心黑暗的一个借口。
若真只是“纠纷”,必然是激情杀人,而非蓄意。
但马加爵早早就买好了菜刀、铁锤、锯、密封袋等工具。
另外,在杀掉第1个室友后,他居然还能镇定自若跟另外3个室友打牌。
其冷血与麻木,早在多年前就扎根于马加爵心中。
坦白说,即使没有这次的“打牌纠纷”,大概率上,马加爵依然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恶人。
一个人内心赤诚,自然就会投射赤诚以真实世界。
一个人内心扭曲,必然就会投射暴力、畸形以真实世界——哪怕看起来很老实。
分析了这么一大堆,送给大家的,无非就两个建议。
一、不要当憋屈的老实人。
“老实人”这性格本身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内向罢了。
但我们不能被这东西套住。
不能什么都忍,什么都不说,什么情绪也不敢发泄。
脾气还是要有的。
有句不太好听的话: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变态。
我们不要死亡,也不能变态,我们要真实的活着。
二、不要欺负老实人!!!
这年头,你要是评价某个人,尤其男人,说他“很老实”,这简直比骂他“渣男”还残忍。
这是人性丑陋之所在。
欺软怕硬,趋利避害,不敢发脾气的老实人,似乎成了人尽可欺的公认对象。
“叫你这么老实,活该被欺负!”
“浪够了,找个老实人接盘。”
讲真,不要。
恨会积累,老实人也会爆发。
就像你永远也不知道,眼前这个看似木讷、怯弱之人的“愤怒进度表”,是否已逼近极点。
万一是99%,你一欺,他可能就成了第二个马加爵,第二个林森浩。
莫欺老实人,这是修养,这也是为自己减少悲剧的可能。
举报/反馈

我是钱某某

6.3万获赞 2930粉丝
每天,用美文和你相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