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肉身会消失,你的意识会去哪里?
没人知道,但你总会知道的。
别急,别怕。
大家都一样。
新言心语——
手绘插图(网络来源)
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在《摆渡人》中,构建了一个生者往世的纽带场景——荒原。来往期间的是古老的摆渡人和已然离世的灵魂。在这里,无论是平原、山坡、丘陵还是峡谷河流,甚至于在荒原上的天气和昼夜时长,都来自逝者灵的情绪投影。
荒原的每时每刻,都有无数都摆渡人在接引着各式各样的灵魂通过荒原。这些灵魂里有参加大战的战士、有刚刚出生的孩子、有已入暮年的老人等等。他们所投影出的荒原也各有不同,在这里,他们会疼,会呼吸,会发声。但唯一不同的就是,无论他们是男是女,什么身份,什么原因离世。在这段摆渡之行中,都要重新认知死亡,而着也摆渡人存在一个重要意义,也是无法跳过的主题。
(网络来源)
死亡是什么?
有很多人说,一个人的死亡是包含着三个阶段。生理阶段的心跳停止,是生命的结束;葬礼的落幕,是社会身份的结束;最后一个记着你的人忘记你,是最终的死亡。总而言之,是物质和精神的消亡,代表死亡的全部。
无论是谁,死亡总是要面对的。那生而为人,在走向死亡的路上,我们又是怎么面对和看待死亡的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是我们很少提及的内容,虽有大量著作和名人都对死亡进行过描述,对逝者往生的记录和纪念,但在其中隐隐的透露着某种对死亡潜意识的避讳。来自经验对死亡的认知,往往有很多领悟是在成长后,才慢慢接受和理解的。
儿时无谓于生死,因为对此毫无意识。家人也总会以“去远方,再也见不到“这些话来将死亡这件事一语带过。不面对死亡的发生,可是它就在那,是存在着的。逃避也许是因为他们担心孩子心灵无法接受,从而受到影响。也许是他们也没有做好接受死亡的准备。
长大后,经历过亲人离世、看到医院走廊尽头痛哭的陌生人。生命所呈现出最脆弱的一面让我时常惶恐,以至于对死亡产生焦虑。无论离世的人是陌生人、亲人或者是自己。想到死亡,脑海里就像有个巨大的漩涡,吸引思绪,然后在一阵鸡皮疙瘩后回归现实,同时心中在暗暗宽慰着自己。
虽然肉体上的死亡可以摧毁我们,但是对于死亡的观念可能会拯救我们。
也许,我们对死亡的焦虑,不是如何面对死亡,而是在担心死亡所带来的种种感受。比如很多人会担心死的时候,慢慢的对身体没有控制力了,慢慢的丧失五感,不再对刺激做出反应。或者是担心自己的离开会影响到自己生前拥有的一切,妻儿,父母他们的人生等等。
对于这种焦虑,可能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死观念才能帮我们走出来。
和医院的朋友聊过,作为医护人员的生死观从何而来?是医护工作者内心的准则引导还是来自科学理论中?他们多数人告诉我,是经历。从手足无措的面对第一个离世的人,到冷静面对死亡。是从工作后一次次体验中慢慢获得对生死的认识和感悟。
那作为普通人来说,在成长中也没有获得类似对死亡的教育和经验来源。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树立生死观?难道只能等待年岁的增长,在书本中,在一次次离别中,慢慢体悟么?这是一种成长的方式,但是不是会慢了些,晚了些?
手绘插图(网络来源)
回到书中,当迪伦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生命,将无法见到那些熟悉的人,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甚至于没有办法体验到15岁后那几十年的人生时。在她的态度和行为中,一个西方生死观教育的独特。
直面死亡,坦然接受
西方国家对于生死,从不逃避。在一个人成长的最初阶段,死亡教育被放入通识教育中,开设死亡认知教育课程,出版相关的图书读物。让死亡在幼年时期的认知中,变成一个可以理解,接受的事情。大大方方的讲出来,也许不能让孩子像成年人一样足够的了解,但最起码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看过一个故事《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是国外一个最著名的有关死亡的故事。
男孩艾斯本,最喜欢的人就是爷爷霍尔格。一天,霍尔格突发心脏病猝死。艾斯本伤心不已,哭个不停。那晚,爷爷回来了,坐在橱柜上。
艾斯本很奇怪:”爷爷,你在干什么?你不是死了吗?“
爷爷说:“我也以为我死了。”
艾斯本说:“噢,你变成了幽灵。”
艾斯本和爷爷曾经共同看过一本书,书中写道幽灵可以穿墙而过。爷爷说:“我试试,看能不能穿墙。”于是,爷爷穿墙而过,又走回来了。
“爷爷,你真变成了幽灵了,真好玩啦”
于是,爷爷每晚都来找艾斯本玩,但是有一天,爷爷叹气说:“我一点也不快乐,我不能总当一个幽灵。”他从书说得知,如果一个人在去世时忘了做一件事,就会变成幽灵。“我想了很久,就是想不起是什么事”爷爷懊恼的说。
于是,艾斯本帮助爷爷一起想:他们去游乐场,坐过山车差点吐了;他们在花园里挖了一大坑种树......
爷爷突然叫道:“我想起来了。”
“什么事?”艾斯问
“我忘记和你告别了”爷爷说完,就说了一句“再见”,消失在黑夜里......
艾斯本哭了,目送爷爷远去,挥手告别。
在欧美这样的死亡教育让人更早的明白死亡的意义,接受死亡的到来和死亡将带来的种种变化。记住活着就应该珍惜自己的人生,好好爱惜自己的生命。死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的人生。
无论中西,只有面对死亡,我们才会思考怎么积极的活下去,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和封底,但是书里的故事我们可以自由的书写。很喜欢毕淑敏的一句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努力地赋予它的意义。
欢迎各位加入老李NEW阅读
未来将推出音频阅读节目,敬请关注
举报/反馈

老李NEW阅读

44获赞 14粉丝
原创各类书籍笔记心得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