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主题采访活动吕梁山片区采访团走进隰县,体验电商扶贫带给这里的致富希望。
“我们这边的杏子每年6月20日起陆续上市,最近订单很多,今天这批12点就要发货了。”7月8日10时30分,毒辣的太阳抽打着大地,隰县阳头升乡竹干村村民王明明边在自家地里踩着梯子摘杏,边在自己注册的网店直播,旁边的小货车上是一箱箱包装好、要运往全国各地的杏。王明明是“网红”电商,他的直播,最多时有一万多人同时在线观看。
在隰县,他也是颇有名气。去年,他通过网络销售各种农产品200万元。作为竹干村电商服务站站长,他还帮助贫困户销售了价值58万元的农产品,带动贫困户50余户,户均增收2500元。
王明明边摘杏边直播
王明明是在县里的号召下,接触上电商的。隰县是个农业县,以玉露香梨为主的梨果产业是这个县的支柱产业,随着梨果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产品销售难困扰着农民。“前些年一斤玉露香梨就能卖个两三元,卖不了就往沟里倒,其他水果也是,动不动就滞销了。”
如何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2015年9月,隰县县委、县政府策划创建了玉露香梨溯源体系和原产地电商平台,隰县初始的农村电商由此诞生。最开始,王明明只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发一发自家果园的消息,销量平平。后来通过参加电商培训、举办活动,慢慢做起来了。
一树杏果压枝头
“这些年做电商的体验是不能急,客流量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现在下单的很多都是回头客。”王明明举了个例子,他卖各种当地季节性水果,网上有很多商家拼价格、搞促销,但他的杏就坚持5斤39元,销量完全不受影响,“每年为了保证苹果的口感,我通常比别人的要晚摘果近一个月。为了保证水果质量,我在每个快递箱上都打了标记,根据订单远近决定邮寄几成熟的水果。”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互联网带着王明明家的小米、苹果、梨等特产“飞”往全国各地。“如果当初没有发展电商,恐怕隰县的玉露香品牌都打不出去。”王明明感慨,以前果农只能将水果卖给果贩,还要担心果贩来不来收购。现在他就可以收购周边村的各种农产品,因为不愁销路,一斤杏果贩子收六七毛钱,他能给到一块钱,解决了贱卖难卖的问题。
打包好准备邮寄的红杏
前段时间,他尝试着在网店销售老妈做的咸菜干,销量不错,最近全国各地的订单来了,他开始成批卖。在他看来,电商做起来后,好的农产品都能卖出去。
王晓斌推荐隰县农产品
据了解,隰县电商刚起步时,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晓斌曾率队带着玉露香梨辗转全国各类展会。“扫二维码、发朋友圈、品玉露香、赠一个梨”,在互联网的裂变效应下,隰县玉露香梨走红互联网。如今,农民们通过县里不定时组织的电商培训,学会用抖音、直播、微信等各种新潮的方式,把隰县各类农产品宣传到全国各地。
农户对着手机直播自己的农产品
在隰县,农户在家架着三脚架,对着手机直播农产品,已经不是稀罕事儿。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农民的收入翻了倍。通过互联网,隰县不仅卖出了好东西,还卖出了好价格,2018年底顺利脱贫摘帽。借着电商的“东风”,这座深处吕梁山南麓的山城愈发绽放出互联网的“灵气”,破茧成蝶。
举报/反馈

山西新闻网

17.6万获赞 5.9万粉丝
山西新闻网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山西新闻网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