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G20大阪峰会
编者按 6月29日,二十国集团(G20)第十四次领导人峰会在日本大阪落下帷幕。峰会期间,与会领导人就全球经济、贸易与投资、创新、环境与能源、就业、女性赋权、发展、健康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并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宣言》。值得一提的是,中美元首也在峰会期间进行了会晤,引起各方热议。为更加详细地了解峰会成果、峰会召开对全球经济的积极影响以及中美贸易未来如何发展,中国经济时报策划了此组报道,以飨读者。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
中美贸易谈判应只谈经贸,不能夹带“私货”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稳定器和发动机作用再次显现。中美元首在大阪会晤中所作出的表态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中美双方领导人在大阪会议上能够达成的最好结果,对短期市场信心的提振无疑是有帮助的。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6月29日上午,中美元首会晤在大阪国际会展中心双边会见厅举行。外界普遍认为,中美元首在G20大阪峰会期间同意两国将继续进行贸易磋商给国际社会和全球经济带来了积极的信号。应如何评价这次峰会?这次会晤与2018年12月G20阿根廷峰会会晤有哪些不同?应如何理解美国不再追加3000亿美元输美商品的关税?什么样的协议双方都能接受?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
峰会对全球经济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6月29日,中美元首在日本大阪实现了会晤。关于经贸问题,双方同意重启谈判。你如何评价这次峰会?
刘英:应该说,这次峰会是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举行的,在此之前,美方就提出希望在大阪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对此,我国外交部没有给出肯定答复。直到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动致电习近平主席,双方才正式确认在大阪举行会晤。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稳定器和发动机作用再次显现。中美元首在大阪会晤中所作出的表态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中美双方领导人在大阪会议上能够达成的最好结果,对短期市场信心的提振无疑是有帮助的。同时,特朗普表示不再对中方剩下的3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这使得中美双方都降低了彼此的敌意,短期内贸易摩擦迅速升级和激化的可能性显著下降。
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又恢复谈判,对中美两国、对全球经济都是一大利好。
同时,应该看到,此次峰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不能过于乐观。一方面是因为这次会谈仅仅是重启经贸谈判,这只是中美经贸磋商停止后的重启,并不代表中美经贸谈判取得了重大成果;另一方面是因为会谈并没有提及之前已经加征的2500亿美元输美商品关税是否会调整。目前来看,美国先前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5%关税还没有取消,可能会伴随中美经贸磋商进一步成果的取得才会降低或取消。
与G20阿根廷峰会会晤有三点不同
中国经济时报:在你看来,中美元首这次会晤与2018年12月G20阿根廷峰会会晤有哪些不同?
刘英:我认为,有以下三点不同。
第一,背景不同。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前美国经济整体不容乐观、下降趋势明显,消费、进出口、投资等相关数据都不乐观。而2018年12月G20阿根廷峰会时,除股市有一些下滑外,美国经济整体表现还算不错。另一方面,对特朗普个人来说,美国总统大选在即,特朗普竞选连任的压力较大。众所周知,经济问题一直都是美国总统竞选的热门话题,当前,在和中国有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各项指标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美方十分紧张,也更加被动,这种主动权的互相转换是2018年12月G20阿根廷峰会所没有的。
第二,目标不同。自从中美经贸谈判以来,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经贸争议的基本立场,与美国开展了多轮经贸磋商,努力稳定双边经贸关系。而美方在中美经贸磋商过程中经常出尔反尔,其中还加入了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遏制和打压,对诸多中国大学、科研机构等进行制裁。尤其是自2018年12月G20阿根廷峰会会晤以来,美国的谈判目标更是一变再变,本来中美经贸谈判与科研机构、包括华为在内的科技企业都没有直接关系。美国的这些做法只能暴露出其借中美经贸谈判之名,行全方面遏制中国之实的目的。
第三,态度不同。在这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有诚意同美方继续谈判,管控分歧,但谈判应该是平等的,体现相互尊重,解决各自合理关切。在涉及中国主权和尊严的问题上,中国必须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对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条件”,最后结果是:两国元首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
美方只是按下了“暂停键”
中国经济时报:特朗普在会谈中表示,美方将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关税。这句话是有些含糊的,不加征新关税是不再追加那3000亿美元输美商品的关税,但原来加上去的关税呢?对此,你如何看?
刘英:应该明确的是,中方提出的要求并不仅是要求美国将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关税,而是要求美方取消所有的已加征关税。
我认为,美方只是按下了“暂停键”,而不是“终止键”,表面上来看,美方是做了让步,实际上,我认为美方是有前提条件的,如中方要增加从美方的进口等。正如会晤中特朗普所表示的,美方希望通过协商,妥善解决两国贸易失衡问题,为两国企业提供公正待遇,希望中方能从美国增加进口。据媒体报道,日前,美国白宫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就在福克斯新闻台的节目中明确表态,美国希望中国在恢复贸易谈判后开始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
中美贸易谈判要有边界的界定
中国经济时报:你对接下来的中美经贸团队重启会谈持何种态度?一个什么样的协议是双方都能够接受的?
刘英:我个人对中美经贸谈判持谨慎态度,越是这时越不能放松警惕。挑起贸易摩擦的是美国,出尔反尔的还是美国。我认为重启中美经贸谈判,首先美方应该端正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态度,要秉持谈判双方彼此平等的立场,而且要厘清谈判的边界,不能漫无边际随意拿科技拿金融说事。应该厘清的是,中美贸易谈判只能是经贸谈判,不应该涉及其他问题,更不能夹带“私货”。中美经贸谈判应该有一个范围的界定、一个边界的界定、一个议题的界定、一个态度的界定。中美经贸谈判不应该涉及彼此国家的经济主权,美国更不应该以限制中国科技企业正常经营进行威胁。
总之,在中美元首大阪破冰会晤后,中美要达成协议结束贸易摩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有更多的竞合博弈。只有美国在谈判中不夹带“私货”,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专注于贸易谈判,这样的经贸谈判才可能为双方所共同接受。
记者观察
加快全面开放平衡 贸易分歧的中国态度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成刚
6月29日在日本大阪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宣言》,宣言表示,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增长、生产、创新、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引擎,各方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性、透明、可预见、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并保持市场开放。宣言指出,在评估贸易平衡问题时,有必要考虑包括服务和收入在内的经常账户的所有组成部分。为加强合作,应采用针对具体国情制定的、精准的宏观经济与结构政策,以应对贸易过度失衡。
毫无疑问,面对贸易平衡问题,20国领导人达成了一致共识,即加强合作、自由公平、稳定开放。基于这样的共识,为实现“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发展目标,习近平主席在大会发言中表明了中国的态度,提出了3点倡议: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发展大势、胸怀共同未来。习近平主席以真诚的态度和精炼的语言,描述了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的发展方向:“只有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市场作用,扫除人为障碍,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贸易畅通、百业兴旺。”“我们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我们要立足共同利益,着眼长远发展,致力于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繁荣、各国人民安居乐业,避免因一时短视犯下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平衡贸易分歧,实现共同发展,中国的政策选择是“进一步推出若干重大举措,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对此,习近平主席还在发言中提出了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5项措施:进一步开放市场——即将发布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主动扩大进口——进一步自主降低关税水平、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的外商投资法,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增强民事司法保护和刑事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全面实施平等待遇——全面取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建立健全外资企业投诉机制;大力推动经贸谈判——推动早日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彰示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基本国策和坚定决心,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较多不确定性的国际经贸关系,中国一以贯之地推进高水平、全方位、立体式对外开放,致力于建立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对外关系新格局。这种追求更加开放的态度,贯穿于从博鳌亚洲论坛到G20等一系列国际峰会中,贯穿于从自由贸易区到“一带一路”等一系列与世界合作的规划蓝图中,贯穿于中国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进行的所有对外交流和经贸活动中。
除了中国在加快开放方面的重大举措之外,此次峰会中,另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是刚刚破裂的中美贸易分歧谈判,是否会在峰会后能够驱散阴霾重回正轨。峰会期间,在全世界的共同瞩目下,中美元首进行了会晤并取得成果——双方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不再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两国元首在会晤中再次强调了中美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向: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这样的表态,显然获得了饱受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伤害的中美企业家们的赞誉和欢迎。因遭受贸易摩擦冲击而倍感焦虑的企业家们可以缓一口气——中美贸易分歧的谈判之路并未堵死,两国元首重温“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原则,对未来双方的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过,在当前形势下,中美贸易分歧谈判的前景仍具有很多不确定性。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示“百分之百地赞同双方要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原则”;虽然在不久前长达7天的对华第四轮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听证会上,包括沃尔玛在内的600家美企联名上书特朗普,一片反对之声,但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势力仍然强大。最明显的证据是,在“百分百赞同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同时,继华为事件之后,又有中科曙光等5家中国科技企业被美方“拉黑”。鉴于美国政府的态度暧昧多变,基于建立在贸易分歧谈判之上的协调稳定、合作互利的中美经贸关系之未来仍迷雾重重。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马原
举报/反馈

中国经济时报

26.6万获赞 18.7万粉丝
国研中心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性经济类日报
中国经济时报社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