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管葭灰细细吹,
流莺上下燕参差。
日西千绕池边树,
忆把枯条撼雪时。”唐朝李商隐《池边》
诗文漫读:手里拿着玉笛,细细慢慢的吹。流莺在身边上下翻舞,燕子来来去去。
在黄昏里一遍又一遍的绕着池边的树呀,
在我的记忆里,总是那冬天,你拿着枯树枝,去摇落满树的雪花。
初衣解诗:这首诗很容易忽略过去,因为只是写了一个景象,一个人在池边里吹着玉笛。这是春天的黄昏,流莺飞舞,燕子双来双飞。
像这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唐诗里多了去。所以这首诗很容易被忽略。
但是对李商隐厚爱的人,肯定不满足于此。他到底想写些什么?难道仅仅只是表达他闲适的心情吗?
于是我们便进入那个场景。玉管葭灰细细吹,曲调肯定是舒缓悠扬,李商隐最爱的就是秦史吹箫,相传这个美男子,只要一开口吹乐器,便会引来凤凰飞飞,缭绕左右。当然在这个景色里,虽然没看见凤凰,那也是春天的盛景,在悠扬缓慢的乐曲里,流莺和燕子双双飞舞,正是人间好季节。
这个吹箫人意犹未尽,他绕在池边的树,一遍又一遍的来回的绕。千绕,是一次又一次的徘徊。这池边的树,到底是颗怎样的树?又为什么李商隐非要以《池边》为题呢?证明这棵树对他的重要。
原来这棵树有他的记忆,关于最寒冷时候的。在冬天的大雪里,是谁爱惜这棵树,用枯枝摇动着雪花,想要冬天远走,想要将树的生命留下来?
他花了1000遍的在树边绕圈圈,这棵树承载着他最鲜明深刻的记忆。
这棵树长在池边,也就是不是高山之木,是庭院之树。所以我们可以排除了凤城何处有花枝的感慨。因为这棵树就是他的花枝。
在庭院里的树,叫合欢。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肠断琴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李商隐把自己比做箫史,在合欢树下,吹箫吹笛,是为了怀念他的妻子和爱人。
这棵树在往年的时候,曾经大雪压枝,是他心爱的小妻子,因为爱惜最美丽的合欢,拼命的去摇撼着雪,不肯冰霜压坏它,现在他的小妻子已经过世了,李商隐按照自己和她的愿望,常常会徘徊在合欢树下。他想到的是他妻子生前纯良的样子吧。
又一个春天来了。我该怎么怀念你了?我在合欢树下,一遍遍的吹着歌曲,我怀念着和你共度的最艰难的岁月。因为那寒冷的雪里,有你,只有你。
这是一首李商隐类似于无题的诗,因为只摘取了诗中的两个字。这是一段心灵的自述,就完全没有合欢树的名字。但是他通过各种方式点名了,那棵树就是合欢树。那是他和他妻子的爱情见证和信物。
李商隐是一个含蓄的诗人,他不想贩卖他的惆怅和悲伤,所以,我们在这首诗里,最先读到的竟然是美,而不是悲哀。只有当一个人静下来,去想一下,一个人愿意一千次的绕在池边的树下,来回不停的吹着歌曲,那不是怀念又是什么呢?能够一千次缭绕回想的,除了爱人还是爱人
怀念里有最鲜明的记忆,有挥之不去的美丽,有关于爱情的信念,怀念本身就是一种践行。因为我爱你。
“玉管葭灰细细吹,
流莺上下燕参差。
日西千绕池边树,
忆把枯条撼雪时。”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李商隐诗中的爱和美。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言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