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很多人以为这是中华民族在最困难的时刻发出的最强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走上抗日战场,保家卫国。
真实情况是,这句话提出在1944年9月,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本土受到威胁。而在中国战场,除了豫湘桂大溃败,不管是远征军的滇缅战场还是八路军的华北战场亦或者新四军的华中战场,都已经开始了全面或者局部反攻。
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演讲中说:
“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很明晰那,蒋介石对青年的要求,绝不是普通民众家里的小伙子,而是“知识青年”,是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青年。后来制定的《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有了这样给规定:
知识青年(男性)年满18岁至届满35岁者,受中等以上之教育或具有相当知识程度者,体格标准符合条件者,均得志愿参加;数额暂定为十万人;除照远征军之待遇办理外,副食费酌量增加;服役期间定为两年,期满后退伍。
后来,这一切行动都被概括成为了一句经典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之前热播的《无问西东》就有这样的故事情节。
这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也产生了相当强的军事效果。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大量的大学生,中学生参军入伍,让国军内部迅速形成了一直有知识的军队。1945年1月1日,应征入伍的青年远征军共12万人,后来实际入伍的有8.5万人。
这些知识青年入伍后,被编为9个师,都叫做青年军,总负责是土木系老二罗卓英,下设的各个师分别是:第201师,师长戴之奇,5180人,驻璧山;第202师,师长罗泽闓,7189人,驻綦江;第203师,师长钟彬,5863人,驻泸县;第204师,师长覃异之,7757人,驻万县;第205师,师长刘安琪(胡素继任),5492人,驻贵阳修文;第206师,师长杨彬(方先觉继任),7719人,驻汉中、天水;第207师,师长方先觉(后为罗友伦),7310人,驻昆明曲靖。分别归属于中国远征军第6军、第9军、第31军,先后参加了缅北大反攻、如密支那、八莫、南坎、腊戌诸战役。
对于蒋介石提出“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原因,通常来说有五种:
第一种,抗战局势恶化,急需补充兵员。国民党1944年4月至12月发动的豫湘桂战役,一次打穿了中国中部的三个省,上百万国军彻底崩溃,尤其是西南大后方,日军前锋已经到了贵州独山(其实就是追亡逐北的数百日军)。这个最危难的时刻,国军乘机发动宣传攻势,让知识青年从军入伍。
第二种,中美矛盾激化,蒋介石和史迪威闹翻。国民党军队在缅甸战场上失利,而补充兵员如果用大量文盲,无法在美军那里接受更好训练。所以,专门招收知识青年兵员,从而建立起十万的美国训练的精锐,为缅甸和滇西战场补充兵员。蒋介石寄希望于青年军的建立,让自己在美国政府那里获得更多支持。
第三种,国民党早已意识到抗战即将胜利,这一场大型扩军运动,其实是为打内战做准备,更好的掌握青年为他们当炮灰。当时国民政府在宣传中提出“为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而战”“新青年、新战士、新国家”的口号。像闻一多、李公朴等一贯反蒋的知识分子和大教授也公开支持从军运动,因此全国各地大学生踊跃报名。后来,这些知识青年在国民党军队的裹挟下跟着新一军新六军参加了争夺东北的战争,成了发动内战的急先锋,为国民党当了炮灰。
第四种,整顿国民党和三青团,巩固统治,小蒋建立班底。抗日战争中,蒋介石的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大大失去民心。蒋介石清楚地认识到当时国民党所面临的危机,“目前本党的环境,真是险恶万分!简直是到了内外夹击,岌岌可危的境地。现在共党和一切反对派公开的低毁我们。”“就是一般民众,也对本党抱一种怀疑观望的态度,甚至认为我们党员不是服务民众的,而是来剥削民众的,我们党部不是革命的团体,而是一个腐化的衙门!”所以,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中,老蒋专门让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军,自己则亲自掌握这十万青年军,希望这样能够为国军输入新鲜血液,为国民党续命。
所以,看到一句口号,不要只看它让你有多热血,而要看看这个口号到底是为谁服务的。反观在华北抗战的大局势下,《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蒋介石则十分讨厌,禁止国统区传唱这首歌。难以想象,一个号称坚持抗战的政府,居然要禁止人们传唱抗战歌曲。
参考资料:
《抗战后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研究》《抗战时期蒋介石与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举报/反馈

历史知事Pro

53万获赞 2.3万粉丝
来回顾那些远去的历史!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