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楷书四大家”中唐代占了三位: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中出现了“草圣”张旭,以及与张旭并称为“颠张醉素”的怀素和尚。其它大家诸如虞世南、褚遂良等亦造诣不凡。
颜真卿《勤礼碑》 在灿若群星的唐代书法家之中,张旭是非常厉害的一位,它的创作理论及实践都很丰富,且教出了众多的门人弟子,如傅滉、徐浩、魏仲犀、蒋陆、野奴、崔邈等人。颜真卿是张旭的亲传,怀素则是张旭的再传弟子。(《临池诀》:“旭之传法,盖 多其人,若韩太傅滉、徐吏部浩、颜鲁公真卿、魏仲犀。又传蒋 陆及从侄野奴二人。予所知者,又传清河崔邈……”)
怀素和尚四海云游之际,见到了颜真卿。这次见面犹如太阳与月亮的相逢,它的辉煌照亮了唐代书法界的天空。两位书法大师,各以自己所领悟到的书法之道进行交流。颜真卿将从张旭那里得来的“十二笔意”等技法相赠,怀素也将自己从“夏云”中所悟的笔法对颜真卿详谈。
待得知怀素的启蒙老师是张旭的弟子——“金吾兵曹钱塘邬彤”时,颜真卿一时激动,想知道自己这位同门师兄在书法上有没有什么独特的领悟。于是,颜真卿问:“夫草书于师授之外,须自得之。张长史观孤蓬、惊沙之外,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未知邬兵曹有之乎?”
怀素将邬彤所悟的“折钗股”笔法(“似古钗脚,为草书竖牵之极”)和盘托出。但颜真卿听了却不以为然,他笑而不语,甚至此后“经数月不言其书”。
那么,什么是“折钗股”笔法?为什么颜真卿会瞧不起这种笔法呢?
“折钗股”的笔法,指转折处的虽弯曲盘绕仍圆润饱满,将转折节点隐藏起来的点画。钗原系古代妇女头上的金银饰物,质坚而韧,因为经常使用,钗的股脚会弯曲,从直线变成弧线。所以古人用“折钗股”来形容转折处弯曲有力而没有棱角的线条,这里的“折”就是弯曲圆转。南宋姜虁称:“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续书谱》)明代李日华说:“折钗股,钗股弯曲,无圭角而有劲气,此于转笔处得之。”(《竹懒书论》)
清代朱和羮《临池心解》曾赞扬“折钗股”说:“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然而,颜真卿为何瞧不起这种笔法,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折钗股”出于人工而非自然。
“天地大美而不言”,中国古代哲学向来推崇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造作。李白说作诗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些话都是对于自然之境的推崇。诗歌如此,书法也如此。据说,张旭当初教书法时,每天带颜真卿游山玩水,搞得他一脸懵逼。后来,颜真卿才知道,老师这样做是教他学会从山水中悟笔法,并懂得了书法“于师授之外,须自得之”的道理。
正因如此,颜真卿推崇从“夏云”中悟得笔法的怀素(“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忍不住赞扬他:“噫!草书之渊妙,代不绝人,可谓闻所末闻之旨也!”但他却对从“折钗股”中悟笔法的邬彤师兄却有些不屑了。概前者更多天然之趣,后者则多人工之痕。
第二,颜真卿已经悟得了更厉害的笔法——“屋漏痕”。
“折钗股”是转折处的用笔,虽圆润饱满,却乏天趣。颜真卿在转折处所悟的笔法是“屋漏痕”。屋漏痕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形态上复杂多变,风格上凝重自然,力道上极具张力。“屋漏痕”行笔,要求笔锋如雨水紧附墙壁一般“紧咬”纸面,或徐或疾、或涩或畅、或轻或重,仪态万方,自然前行。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屋漏痕者,欲其无起止之迹。
正因为颜真卿悟到了更高明的笔法,所以它才瞧不起“折钗股”。当怀素即将辞去时,颜真卿将自己这一秘法对他公布,说:“竖牵学古钗脚,何如屋漏痕?”怀素也是明白人,一听这话高兴地起身握住颜真卿的手说:“得之矣!”(另一说“素抱颜公脚,唱叹久之。”)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颜真卿瞧不起“折钗股”,并不是狂妄自大,而是他已然登上了唐代书法的巅峰。当然,“吃水不忘打井人”,颜真卿的成就也离不开老师张旭的苦心培养。张旭从“孤蓬、惊沙之外,见公孙大娘剑器舞”中悟得笔法,颜真卿则从“屋漏痕”中悟道,终于青出于蓝,成为王羲之后最伟大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