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最近在研读李隆基的《中国历史文化深层研究》,书中讲到中国的文化讲求孝悌,顺从,和合而不对抗,强调对身心的压制。
这也造就了近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始终在一个狭窄的范围里打转,最多也就是修修补补,难有颠覆性的突破。
在这种文化思想浸淫下的国人,即使如那些出名的精英人物,也多是千人一面,鲜有个性鲜明者。
我回顾了一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真正那种让我印象深刻的非典型性中国人不过两人,曹操和王安石。
PART 02
曹操的名句“宁可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和王安石的名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在儒家文化统治的中国,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几千年历史上最叛逆的两句话了。
一个清晰地表达了自我内在诉求,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世道的不满。
在讲求礼让,谦恭的世家大族的东汉年代,曹操的话被斥之为自私,在遵从天道,祖宗之法的北宋官场,王安石的话被斥之为狂狷。
他们的思想都游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之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异类。
那么和那些传统的历史名人相比,曹操和王安石又有哪些非典型性特质呢?
PART 03
首先是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
在传统的封建中国社会,前有世家大族,后有官僚体系,在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几千年中,即使诸如岳飞,王守仁,曾国藩这些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国家民族大义实现人生理想抱负的人物,也很少有在性格上跳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外的。
但是曹操和王安石,在这方面可谓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没有那些传统文化的约束。
曹操向来喜怒无常,随心所欲,不拘小节,面对士族阶层对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取而代之的口诛笔伐。
他在《述志令》的文章中直抒胸臆,毫不掩饰,
“你们说我野心太大?那是我一步步努力走来的成就,自然也就一点点大起来,但是我也不想当皇帝,我志向做个齐桓公,晋文公什么的”。
如此直白的表述,也弄得那些人哑口无言。
在弥留之际,作为魏王,竟然要求薄葬,而且还把财产分配给了自己的妻妾众人,最匪夷所思地是告诉她们,我死之后,你们可以改嫁。
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在自己行将就木之际,关心的还是自己的身边人,在那个甚至需要陪葬的封建年代还能让自己的妻妾改嫁,多么具有人性关怀的一个人啊。
和大部分不擅于表达情感和关怀的中国人不一样,曹操的身上具备一个人本能的情感和真诚。
如果说曹操活得真实的话,那王安石就是真正的另类了,王安石行为举止不修边幅,甚至可以说是邋遢。
苏轼的父亲苏洵在见到王安石后评价说,
”此人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同讲求文人衣着体面的官场形象简直格格不入。
最为奇葩在于,对于做学问,王安石讲求精益求精,但是对于做官,王安石其实并不感冒。
仁宗时期中进士就有机会入朝为官,但是王安石却一心向学。
英宗朝因为名气甚广,加之欧阳修,韩琦等人的推荐,王安石还是几次拒绝了皇帝。
在那个为了官场挤破头不惜卖官鬻爵的年代,王安石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研究自己的学问。
直到神宗临朝,国家形势已经到了危机边缘,王安石看到时机成熟,才选择出山,把自己多年潜心所学转化成为变法图强的大计,实现了人生的抱负。
可以说,王安石的每一步都遵从自己的内心召唤,没有受到主流思想和价值观的裹挟,坚定地以自我为中心。
PART 04
其次是他们都勇于打破旧秩序,旧思想。
东汉末年,豪族和士族垄断了社会大部分的资源,九品中正和举孝廉都是清一色的推荐制,普通民众即使有才华也很难有上升的通道。
曹操虽不是寒门出身,也通过举孝廉当上了官僚,但是曹操痛恨那些豪族士族的腐朽和没落。
他颁布求贤令,不论出身,唯才是举,引得大部分寒门出身的人才投奔曹操,在当时的社会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而这些人才也为他后来成就霸业出谋划策,尽心竭力。
曹操在他的《短歌行》里也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在官渡之战战场吃紧之时,许攸半夜来投,曹操不顾形象,光脚出门相迎;关羽投奔曹操,在完成诺言,挂印封金之后,曹操也大度赠马以示挽留。
对于普遍相信天命所归的中国人而言,曹操在《龟虽寿》中却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不要归咎于什么天命啊,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才可能长寿。完全打破了原来固有的秩序和思想。
相比于曹操的变革,王安石的变法无异于在北宋积弊已久的官场投下了一枚核弹。
新法的推行打破了旧官僚利益集团的垄断,推行难度极大,但是王安石还是继续坚持大面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为国家增加税收,充实国库。
尤其是设置三司条例司,取代了原来掌管北宋财政的三司,一下就捅了马蜂窝。使得王安石在朝堂上敌人林立,即使反对的浪潮此起彼伏,王安石仍然坚持硬杠,以辞官为威胁也要推行新法。
王安石在《梅花》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改革的决心,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不仅是旧制度,面对旧思想,王安石也毫不留情的加以鞭笞。
在《读孟尝君传》短短数言的议论文中,王安石阐明了自己看待孟尝君不同的观点。
和对于孟尝君云集几千门客,围魏救赵的英雄侠义的主流思想不同的是,王安石认为,孟尝君的门客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之徒。
因为这些人节操低下,也导致了齐国在面对强秦时几无还手之力,在秦国远交近攻战略温水煮青蛙似地迷惑下,轻易地就亡国了。
而看似门客众多的孟尝君也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罢了,无情地揭示了那些只会作表面文章的官僚士大夫阶层。
通过对曹操和王安石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气质,并且敢于打破旧有的格局和思想。
PART 05
最后,他们都拥抱对抗,无所畏惧。
和儒家文化讲求和为贵不同的,曹操和王安石都不惧对抗,因为他们知道,要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必须要直面对抗才能取得成功。
曹操的一生都在面对抗争,甚至是主动挑起对抗。
面对董卓的专权,他主动请缨刺杀董卓;
面对虎牢关前十八路诸侯的踯躅不前,曹操率领自己的军队,深入敌后。
虽然最后几乎全军覆没,但是曹操还是看清楚了各路诸侯的现状,留下一句“竖子不足与谋”之后回到老家招兵买马,继续东山再起。
南征百战,先后战胜了袁绍,张绣,孔融,陶谦,袁术这些诸侯,统一了北方。
即使后来面对孙刘联军,赤壁大败,在自己的暮年,仍然不坠青云之志。
西征韩遂,马超,南征汉中张鲁,可谓戎马一生,以一己之力,先后灭掉了那些东汉末年的豪族阶层的垄断。
留下那句著名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而王安石面对官僚体系已经垄断整个北宋利益集团,先是选择了抽离,不愿意与官场的人同流合污,自己潜心向学。
出山之后,面对改革的重重壁垒和困境,王安石像一把钢刀一样,直插利益集团的要害之处,为积弊已久的北宋官场打开了一丝复兴的曙光。
旧党以司马光为代表对王安石的新法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攻伐,王安石丝毫不为所动,直面这些旧势力的冲击,坚决推行新法。
面对曾经提拔和有恩于自己的故旧前辈韩琦和欧阳修,王安石照样丝毫不给情面,将他们贬斥到地方,远离中央的运转体系。
即使是面对太后的施压,和皇帝的反复,自己两度罢相,仍然不改初心,为了北宋的中兴和人民的福祉,几乎是一人选择与整个国家的保守势力在作抗争。
在自己的《登飞来峰》这首诗中,王安石表达了自己改革的意志和对抗的决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因为自己的倔强和直面对抗,也被起了个“拗相公”的外号。
面对旧势力的强大和顽固,曹操和王安石都没有选择妥协和怀柔,而是选择了最激烈的直面对抗方式与之斗争,他们无所畏惧地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付出了一生的时间。
PART 06
曹操和王安石都是具有一丝浪漫主义英雄情怀的人,他们的一生都是被自己少年的理想所驱动的一生。
曹操其实并不希望作皇帝,他的心愿是统一天下,作一个齐桓公式的霸主,他希望改变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他希望拯救黎民苍生于水火。
他在《蒿里行》中感叹,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表现了对于民生凋敝,百姓生活惨状的同情。
所以他在占领兖州和许昌之后,就开始屯田和兴修水利,为百姓创造稳定踏实的生活环境。
东征乌桓胜利后,在《观沧海》中也隐晦地表达的自己的志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而王安石幼年,做官的父亲就教导他“大润泽于天下",所以王安石的志向并不是做官,而是希望强国富民,挽大厦之倾颓,救黎民于水火。
改革中途遇到强大的阻力和反复,王安石仍旧不改初心,即使两度罢相,王安石还是力陈将新法进行下去。
在他的《游褒禅山记》中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PART 07
但是在强大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封建中国,那些具有浪漫英雄主义色彩的人结局总是有些悲凉。
他们的思想和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他们的行为也打破了既有的游戏规则。所以后世对他们的形象总是褒贬不一。
曹操被《三国演义》刻划成了一代奸雄,京剧也给了曹操一个白脸的反面形象;
而王安石更是被排除在了儒家道德体系之外,成了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
曹操知道身后必然伴随着强大士族阶层的强力反弹,所以布下七个疑冢,现在也还无法准确找到曹操墓葬所在。
王安石更为悲催,因为朱元璋希望儒家理学立国,对王安石的评价不高,所以在为自己修建孝陵的同时,硬是让本以埋在钟山下半山的王安石墓迁居回了临川老家。
曹操之后,自己的后代不仅没有实现他统一全国的愿望,而且几十年后就被司马氏所取代,自己不以门第而以才学取士的政策,也因为儿子曹丕为了得到世家大族支持,而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王安石去世后,让本来北宋呈现出一丝中兴的新法被尽皆废除,北宋不仅回到了过去的老路上,而且那些打着他新法改革旗号的门生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党争,几十年后,北宋就被金人亡国。
PART 08
在中国封建王朝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曹操和王安石就像两颗不一样的彗星,划过中国历史的星空,虽然短暂,但是他们的光芒却显得那么璀璨夺目。
看过了那么多循规蹈矩,萧规曹随,反而是这两朵奇葩闪现出别样的熠熠光辉。
举报/反馈

青衿会

311获赞 99粉丝
专注阅读,个人成长,文化解析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