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城区至今还保留着不少老街
他们隐藏在繁华商区的身后
保留过去的痕迹,承载文化的气息
很多人对老街唯一的印象就是:破
然而,老街并不意味着风雨凋零
只是他们在骨子里比较固执
如果,你比较念旧
那一下这8条老街绝对不能错过
1、珠光路
骑楼,一早已成为广州建筑的符号
独栋骑楼添上蒂芙尼蓝
显得独特又有个性
珠光路是五颜六色的
除了蒂芙尼,还有红棕色
红棕色的旧式老屋,是满满岁月的痕迹
砖木结构、趟拢门
年代感扑面而来
古朴的墙面重新翻新
大片大片柠檬黄色外墙
用色浮夸、大胆极具个性!
比起推倒重建式保护
简单的翻新涂油漆
保留最传统的老广州风情
除了五颜六色
还有许久不见的荷叶制品
本以为只留存在记忆之中
没想到在这里也能看到
许久未见的炒栗
确实值得在周末空闲的时候来一趟
2.惠吉西
民国时期的惠吉西,是广州的“门面”
最具“小资”风情的一条街
红砖外墙、花窗拢趟
极具文人雅士的青睐
民国前后又有不少人迁入这一带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这里又被称之为“小资街”
楼房被称之为“红楼”
时至今日,依然能找到小资的元素
街上开的大大小小的咖啡馆
花窗拢趟
时光无法带走的优雅
想感受民国时期的小资
就一定要来惠吉西一趟
3、一德路
一德路是著名的批发街
各种海鲜的咸腥味扑鼻而来
“好似上次系香港买嘅无甘靓...”
“系啊系啊!”
不止海味
还有各种糖果、甘草果批发
就连月饼和潮汕粿的模具也有
来了一德路
一定不会错过的就是石室圣心大教堂
天气阴晴不定
但教堂依旧是遗世独立的美
除了遗世独立的美
还有市井味的气息
地上随意摆放着露天晾晒的海味
飘来阵阵咸香
4、跃进新村
跃进新村没有骑楼
甚至有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
但这个社区见证着昌岗的成长
有不少年轻人因为工作原因
陆陆续续搬离这里
现在的跃进新村仿佛一个留守老人
留在这里的
有老人家才去的10元理发摊
一面镜子、几把理发器再加上
没有屋顶的简陋环境
吊打沿路的理发店
修鞋师傅躲在角落里
20年来重复同样的工作
虽然琐碎,也赚不了大钱
但他总说,生活过得去就足够了
5、逢源路
大家都只知道上下九
其实拐个弯过来的逢源路
才是老广们的“秘密美食基地”
天天都要排队的老店
十几元封顶的美食
我只服这一条西关老街!
西关旧宅
经过岁月的蹉跎
一条街、一栋木门都变得风情万种
宝源路转左转入逢源路
很多老广对这里的最形象记忆都是:
“恒宝那一条路进去,后面很多好吃的”
美食多不胜数
我就推下面这两家:
日月年的牛腩粉
阿姨毫不吝啬地铺上牛腩
比乒乓球还大的牛丸
成就街坊坐在街边吃的壮举
国强粥粉面
17元的干炒牛河是这里的招牌
现点现炒
看着阿姨猛火翻炒
镬气是可以感受到的
在街头巷尾还是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吃店
完全可以当作平常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
多一个的选择
6、西濠二马路
西濠二马路曾经是历史、文化的中心
如今风光不再
但总算保留一批庄严的骑楼群
红极一时的西濠电影院
敌不过岁月打磨
现在招牌依然高挂,却形如虚设
成为西濠电子商贸城
“那时来广州没来过西濠口的人
等于没到过广州”
在这汇聚了当时最流行的关于
文化、饮食、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惜这样的辉煌景象
我们一代人只能想象
曾经广州第一高的爱群大厦
这座既具岭南特色
又融合哥特式复兴风格的建筑
每每经过总忍不住抬头多看几眼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谁都不能预知珠江新城的崛起
谁又能预估
这里会不会又再重新繁荣如昔呢?
7、南华西街
据说,南华西街是广州海珠区的起源
时光荏苒,它从发源地
变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依旧不变的是
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
石板街道平整而干净
两层式的低矮楼房
旧得或红砖褪色或长出青苔
顺藤而上的绿芽形成一个天然的遮荫处
街坊们好像早已约定俗成
把这里当成闲话家常的聚集地
骑累了三轮车的阿姨,刚坐下就开始缠毛线球
窝在塑胶味浓厚的鞋堆里
店主几乎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
看店、喝茶、看报、玩手机
旧电器、废电线堆满整间屋子
却都是阿叔的珍藏
东西坏了就修,这才是他们的习惯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
说的大概就是这里
8、永庆坊
永庆坊是广州首个旧城微改创意园
位于广州最美骑楼街道---恩宁路上
在青砖墙、石板路、骑楼、
趟栊门、满洲窗基础上
创造出咖啡、民宿、
酒吧、茶室等年轻空间
新旧文化共生
旧居是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所建
是典型的西关大屋砖木结构
内有雕花大梁、彩色雕花玻璃屏风间隔
永庆坊可以从上午一直逛到晚上
各种Cafe、手账店、杂货店、酒吧等
足够消磨一天的时间
永庆坊的魅力之处还在于它的接地气
它保留了旧民居
老人家在趟栊门前打盹、晾衣
猫咪在旧自行车旁边打闹、睡觉
市井气、烟火气的混合
还有更多等待你来挖掘
旧屋、旧街、旧店沉淀着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
来到这8条老街,时光像又回到重新
喜欢怀旧,不妨在周末来这里
感受岁月刻在广州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