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指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次跳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流波动变化图。
电流波动的产生是来自于神经元或者肌肉的电信号,也就是动作电位。
电位即电压,动作则是意味着心脏在不停快速运动。
当心脏不再跳动时,动作电位也就不会产生了。
也就是说,一般是具有心脏的动物才能产生动作电位,并记录到心电图。
那么植物体内会产生动作电位吗?
1760年,亚瑟·多布斯在自家房子的后院发现了一株奇怪的植物。
每当有虫子落在它们的叶片之间,叶片就会闭合。
这就是捕蝇草。
在捕蝇草发现的十年后,达尔文开始研究这种植物,在这之前,达尔文从来没遇到过如此神奇的植物。
这种植物不仅可以自己动,而且还是肉食性植物,简直就是植物界的奇葩。
不过这还不是捕蝇草最神奇的地方,最神奇的是捕蝇草还会算数!
我们知道捕蝇草会将落在它“大口”之中的虫子困住。
不过不是大家所想的,只要虫子一落到叶子上面,就会立即将叶片合上。
因为捕蝇草的叶片直至枯萎,只能开合几次“大口”。
而且“大口”合上之后再次开启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还要近两天的时间。
所以捕蝇草会自己判断,其根据就是计算虫子触碰它叶片绒毛的次数。
次数达到阈值的时候,捕蝇草才会“啪”的一下合上“大口”。
那么捕蝇草是如何计算虫子触碰它叶片绒毛的次数呢?
靠的就是每一次触碰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就像人体的心电图一样。
当捕蝇草叶片绒毛被触碰一次,就会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如果连续多次触碰,就会产生多次动作电位。
当捕蝇草终于被骚扰得“不耐烦”的时候(达到阈值),它就会合上“大口”。
同样的动作电位也产生在含羞草体内。
通过记录含羞草叶片被触碰时的心电图,我们可以明显的看见在一条笔直的线上出现了波动。
当我们触碰含羞草叶片底部,它们会把叶片合拢。
当我们碰到叶片上面的时候,它的整个枝条会快速垂下。
至于含羞草出现这样动作的原因。
其奥秘是当电流传导到叶片中的细胞时,细胞会打开,释放出其中的细胞液。
改变了细胞的形态,从而导致枝条下垂。
不过为什么含羞草会做出这样的反应还不得而知,因为捕蝇草其实是为了捕杀虫子。
而含羞草.....可能意思是:“嘿嘿嘿!别碰我!!你这个臭流氓!!”
虽然这些植物没有心脏,但是它们的行为和我们人类很类似,也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即使它们需要外部的刺激。
它们和我们一样,具有生物电交流的能力,只不过使用的是不同的离子而已。
人类的动作电位产生主要是体内钠离子的浓度变化,在植物体内,动作电位受钙离子的影响。
动作电位具有自然普遍性,不仅仅只在人类或其他动物才会产生,植物也会产生。
举报/反馈

十点科普社

71获赞 11粉丝
懂点生活哲学,或许你过得不必那么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