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渠,民间称为长渠大沟,相传是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为攻打楚皇城而修的战渠,因而也叫白起渠。
长渠西起南漳县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赤湖村,全长49.3公里,所以又叫百里长渠。
抗日战争时期,张自忠将军认为修复长渠能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军粮供给,有利于持久抗战,遂致电省主席,建议修复长渠。修复长渠事宜当年即启动。为纪念张自忠将军,长渠被改名为荩忱渠。
宜城有歌谣:“一江一渠一湖水,皇城深幽凤凰飞。宋玉赋辞长山血,楚歌醉晚细腰美。”江是汉江,渠是百里长渠,湖是鲤鱼湖。
^长藤结的最大的“瓜”——宜城鲤鱼湖 全媒体记者王虎摄
长渠经历代修缮,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得到精心建设与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以三道河大型水库为主水源,10座结瓜水库及2671口陂塘为补充水源,各级干支渠道为脉络的“大、中、小”相配套、“蓄、引、提”相结合、“长藤结瓜”式农业灌溉系统,灌溉着南、宜两地30.3万亩良田。
2008年,长渠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成为“湖北省水情教育基地”。
2018年8月14日,在加拿大举行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审大会上,长渠、都江堰、姜席堰、灵渠被认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排灌委员会对长渠的评价是:华夏第一渠、里程碑式的建筑、创立了卓有成效的“长藤结瓜”工程和“分时轮灌”的管理范例。
一、长渠真是白起修建的吗
长渠申遗成功,使湖北省有了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但长渠真是白起修建的吗?
秦昭王二十八年,白起攻楚,连下鄢、邓五城,一年内接连打五仗,哪有时间挖渠?百里长渠绝不可能在一两年内挖成,所以说长渠是白起当年开挖的战渠不符合历史实际。
即使用水攻,他也有两个地方可以选择。一是从距楚皇城20公里的蛮河朱家嘴处挖渠,再“立碣,壅是水为渠以灌鄢”,何必跑到“去鄢百里”的蛮河谢家台处呢?张自忠将军致电省主席建立修复长渠时,南漳县并不同意。当时的省政府曾建议宜城从朱家嘴重新围堰建渠首。也就是说,朱家嘴这个地方是高于楚皇城的。二是在楚鄢以北19里处,破汉水河堤引水灌鄢。从这个高于楚皇城2米的汉水河堤引水,只需挖两米长的引水渠就可以了。无论从哪项条件对比,白起都没得必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
从战争的规律来看,都是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制定作战对策,绝不可能人为花很大代价去改变地形地貌。现所见的历史文献中明确认定长渠是白起修建的是唐朝胡曾和北宋的曾巩。其他文献中都是说白起是“引”水攻楚。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修复长渠的记录显示,在抗战时已挖出雏形的基础上,费时一年多才完成土方工程。那么两千多年前的白起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开挖出长达百里的水渠呢?
乾隆《襄阳府志》卷十五记载,长渠“初亦弃于无用,自白起资以祸楚,而后世赖其利”。
^长渠灌区(部分) 全媒体首席记者安富斌摄
二、长渠究竟是谁修建的
长渠究竟是谁修建的?答案只有一个:孙叔敖。理由如下:
01 孙叔敖是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师
孟子说:“孙叔敖举于海。”楚人把大水库叫海子,孟子的意思是孙叔敖擅长水利才被举荐当宰相。
《荀子·非相》载:“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意思是说,孙叔敖是期思的平头百姓,长得又矮又不抻妥,却辅佐楚庄王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孙叔敖的父亲蒍贾曾任楚国工尹,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他的哥哥蒍艾猎在沂邑(即河南正阳县)筑城,三月而毕。可见孙叔敖生长在一个建筑世家,居住在河南期思镇。
《淮南子·人间训》载:“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这是文献史料关于最早的灌溉工程的记载,意思是说孙叔敖还在期思老家未被楚庄王任命为令尹之前,挖了一段渠,把期思之水引入天然水沟,并在水沟上逐段作堰垱蓄水灌田。灌溉区域不大于20平方公里,叫雩娄之野。也可以说,“期思之水”是中国的水利灌溉之始。
芍陂是孙叔敖所修,这一点没有异议。
《水经注》载:“陂周百二十许里,在寿县南八十里,言楚相孙叔敖所造。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西北为向门陂,陂水北经孙叔敖祠下,谓之芍陂渎。”芍陂现叫安丰堰,是孙叔敖当令尹时留下的杰作,并惠及如今。后人为他建祠堂叫芍陂渎以表敬奉。
02 从孙叔敖与楚都的关系分析
《史记·循吏列传》载:“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王以自代也。”是说孙叔敖是令尹虞丘子推荐给楚庄王的。虞丘子与孙叔敖是老乡,和孙叔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对孙叔敖非常了解。
《清华简·楚居》载:“至庄王徙居樊郢,樊郢徙居同宫之北。若敖起祸,焉徙居蒸之野, 蒸之野□□□,□袭为郢。”说的是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刚继位就遇到宫廷内乱,迁居到樊郢。在楚史研究中,基本可以认同的观点是:楚武王时期从宵(荆门子陵)来到宜城郭家岗建立郢都。
所以《清华简·楚居》说庄王平定若敖氏叛乱后,才“(复)袭为郢”,并于次年举孙叔敖为相。孙叔敖任令尹10年中,楚都都在为郢(宜城楚皇城一带)。
03 从孙叔敖的封地与长渠的关系分析
1.孙叔敖对封赏的态度。《韩诗外传》中孙叔敖遇狐丘丈人一节有“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刘向的《说苑》也说“禄已厚而慎不取”。
《吕氏春秋》载,孙叔敖临死前交代他的儿子:“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孙叔敖被《史记》列为循吏第一人。孙叔敖不仅为官清廉,而且为修灌渠,倾尽家中所有,死后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老婆娃子生活也无着落。
2.孙叔敖的封地在汉水河谷的沙石之地。《韩非子·喻老》载:“楚庄王既胜,狩于河雍,归而赏孙叔敖,孙叔敖请汉间之地,沙石之处。”说的是公元前597年邲之战,令尹孙叔敖驱动大军,打败晋军,又不主张渡过黄河侵入晋国国内,使楚庄王认识到止戈为武,最终取得春秋霸权。庄王赏以富庶之地,孙叔敖固辞不受,但庄王非要封赏,最后孙叔敖只好选了一块不毛之地。汉间之地、沙石之处,就是指在汉水河谷的不毛之地。韩非是战国人,与孙叔敖的年代相去不远,当然比后来的记载可靠。
3.孙叔敖引漳沮之水作云梦大陂。《史记·集解》引用《皇览》里的一句话:“去故楚都郢城北三十里所,或曰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也。”《皇览》是三国魏文帝曹丕时期由桓范等人奉旨编纂的供皇帝查阅的类书,即大辞典。曹丕是公认的文坛领袖,呈给他阅览的《皇览》当然得条条有根有据。南朝刘宋时裴骃著《史记·集解》时只引用了这句话。可惜《皇览》这部书早已失传,但这句话已足够说明问题了。
一是“楚都”前有一个“故”字,说明不是江陵纪南城而是宜城楚皇城。楚皇城北30里,正在红山头脚下。历史上有记录,这里曾是“筑巨堰”蓄水的地方。
二是“孙叔敖激沮水”。“激”,是把水位抬高。那么怎样才能抬高水位?就是筑坝。这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孙叔敖在“故楚都”筑坝修堰最直接的证据。
沮水是蛮河的古名,临沮是南漳蛮河边的地名。地名随家搬,这是历史事实。楚人第一次把家搬到南漳一带时,把地名也搬过来了。把他们居住在南漳一带的清凉河、蛮河叫沮水。
沮水的上游是清凉河,下游是蛮河。蛮河最开始叫鄢水,后改为夷水,后为避晋桓温公名讳改为蛮河。可以说《皇览》里的一句话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道出了长渠是孙叔敖修建的,只是没说百里长渠的名字而已。
长渠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两条直角线。先是由西向东直行,到吕岗支渠处突然折向南,再向东南楚皇城方向。这说明孙叔敖修长渠引水有两个目的地,一是“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即先挖渠把水引到吕岗支渠处,利用木渠及其堰垱,把水引入汉水河谷,也就是他之前的封地所在地;二是把水引到汉蛮三角洲,也是粮食主产区。为了能兼顾两地,长渠才在吕岗那里(现在的宜城小河镇黄集村委会所在地)进行分支。
长渠如果是白起开挖的战渠,就没有必要走两条直角线,应该会走一条直线。反过来说,开挖长渠的目的就是用于农业灌溉。
^长渠(部分) 全媒体记者王虎摄
三、因战而名,非因战而修
《元和郡县图志》载:“长渠在(义清)县东南二十六里,派引蛮水。昔秦将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两道争灌鄢城,一道使沔北入,一道使沔南入,遂拔之。”长、木二渠的源头都在西山长谷。白起攻楚并不是只引了长渠一道水,同时引了木渠的水。一道使沔北入,一道使沔南入。这里的“沔”当大水讲,不是汉沔的沔。“北入”的“沔”当然引自木渠;“南入”的“沔”当然引自长渠。“南入”是相对于“北入”而言的,实际上“南入”的“沔”是从楚皇城的西边灌进去的。
为了有足够冲垮城墙的水量和动能,必须利用木渠的堰垱以及两渠沿岸的湖陂蓄水作势。这是白起要做的第一件事。木渠尾端有两个蓄水的陂:苏湖、团仓陂,距楚皇城约10里。
从长、木二渠尾端引水,要堵塞原有渠道,并开挖新渠直抵城下,难度不大。难在水的调度上,既要保持灌城的水量、水势和持续性,更要顾及渠道的通水能力,否则水太大渠道反而先被毁。让分散于各地的堰垱、湖泊放水,一定要统一调度,做到井然有序。宜城多处有“走马堤”“倒马台”地名,应是取自“快马传递命令”“快骑倒换马匹之处”之意。地名会说话。白起除用骑兵传递信息外,还得用烽燧信号作补充。特别是在“去鄢百里”的长渠源头,什么时候开始“立堨,壅是水为渠以灌鄢”,没有烽火作为信号,肯定是不行的。
1953年挖九支渠时,楚皇城还不是文物保护区。九支渠就是顺着白起从长渠开的口子处到楚皇城西门这条线开挖的。上世纪70年代扩修九支渠贯通楚皇城时,在楚皇城的湫郢区挖出春秋铜方壶。此后,楚皇城成了文物保护区。
白起利用长、木二渠,淹死了楚国数十万军民,拔掉了鄢这个重镇,从而长驱南下占领楚郢纪南城,焚烧楚先王陵墓,把楚襄王驱逐出楚人的根据地,动摇了楚国的国本。可以说,白起引水攻陷楚皇城这一战役使楚国几乎输掉了整个国家,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渠之名也因此传遍华夏大地。所以长渠因战而名,非因战而修。
作者:王孔庚 顾家龙
举报/反馈

襄阳故事

1.3万获赞 841粉丝
专注播报生活看点,解读社会故事
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