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历史长河,日月换新颜。
最真的记忆,来源于每个人的个体体验,经历过的事,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等。
70年,行进的道路上,踩满了你我的脚印,或深或浅。
按照“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国家道路”这样的逻辑,我们和你一起回望“家国70年”,通过一个人的讲述和回望,为辉煌的历史留一份独特的档案,来共同庆祝新中国的70华诞。
“我在这里干了好几年生意,都不知道对门住的这个老太太是赫赫有名的‘豫剧活化石’!”今年42岁的张彩锋在登封嵩阳桥路的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经营着一家制衣店,平时以给人做衣服谋生。
“那天还是听一个老人讲的,说住在我对门的这个老太太唱了一辈子的戏,还是‘豫剧十八兰’的大师姐呢。刚开始我还有点不相信,后来我去她家找她学唱戏,才知道我的这位邻居就是咱们豫剧界的老前辈苏兰芳先生。”
今年96岁的苏兰芳隐逸在登封民间。她是豫剧须生泰斗周海水的第一代嫡传弟子,是著名的“豫剧十八兰”的大师姐,被誉为“豫剧活化石”。
“我的一生很长也很苦,但我也很幸运能给咱老百姓唱了一辈子的戏。可以说,是戏曲挽救了我的生命。我最感激的人是我的师傅周海水,他教我唱戏也教我做人,他的教诲我这一辈子都谨记着。我最遗憾的是没有把师傅教我的东西传承下去。”苏兰芳说起豫剧和师傅周海水对她的影响,眼睛里闪着泪光。
行低人不低:
出身贫寒的姐妹俩勤奋学戏
六月初的登封已是暑气逼人,不远处,绵延的山峰郁郁葱葱,仿佛衬托着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市区嵩阳桥路附近的一条普通巷子里,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民宅,里边只有简单的几样家具,一台老式的电视机和小型的收音机,没有空调。屋里还晾晒着洗好的衣服,有几件还带着补丁,墙上的挂历还是多年以前的,上面有苏兰芳老人接受采访时的照片。
这就是苏兰芳晚年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周围的邻居几乎没有人把她和当年叱咤中原的豫剧名角联系起来。
“我不知道我的生身父母是谁,打我记事起,就跟养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并不避讳自己的身世,就连她的出生年份,也是根据与常香玉同龄,五月端午生日,属猪,香玉叫她师姐,而推断出为1923年5月,比常香玉大4个月。
今年96岁高龄的苏兰芳,耳不聋,眼不花,说话声音清亮,思路清晰。除了腿脚有些不便,精神状态看起来很好。
苏兰芳先生接受采访
“我养父叫苏战奎,会打板子说书,俗称‘莲花唠’,养母就摆个大碗茶摊子,在老坟岗搭了个戏棚谋生。”苏兰芳回忆,养父母先后收养了小名叫金兰的她和小名叫金花的苏兰芬,金花是大妞,她是二妞,养父对她俩都很好。
10岁那年,金兰和金花一起拜名震河南的豫剧须生表演艺术家周海水为师,成为周海水第一代嫡传女弟子,因为师傅觉得金兰的“兰”字好听,也由此改名金兰为苏兰芳、姐金花为苏兰芬。在收兰芬、兰芳姐妹的同时,周海水还收了女弟子汤兰香,姐妹三人跟周海水一块学戏。
“我们三姐妹学戏不怕吃苦,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喊嗓子、练功、背本、哼唱腔,一直到天黑。”苏兰芳回忆,由于师傅管教有方,加上姐妹们刻苦演练,她们进步很快,一年以后就能排简单的戏了。
那个年代在人们的观念中,是看不起唱戏的,更何况三姐妹是女孩子,更是遭到当地人的流言蜚语,如“戏妮儿”“找不到婆家”等。三姐妹年纪尚小,无法承受这些打击,于是想放弃演戏。周海水当晚召集所有成员开会,讲道:“咱演的是文化人的剧本,怎么低人一等了?正所谓行低人不低,人低是自己混低了。”
在师傅的鼓励下,三姐妹依然坚持演戏,而且越唱越好,博得广大百姓的赞赏。
声名鹊起:
从来没想过沾“豫剧十八兰”的名气
后来,常香玉的父亲张福仙领着小香玉投奔周海水,由于张福仙就是旦角演员,常香玉是门里出身,周海水考虑到香玉不是自己的奶徒,当时没有让常香玉举行拜师仪式(后来举行正式拜师仪式)。于是四名女弟子在一起磨合成长,合作演戏。
1935年11月,周海水率领“三兰”和常香玉东进开封,将高亢悲凉的豫西调带到以祥符调为主的开封地区。在开封,汤兰香、苏兰芬、苏兰芳和常香玉同台演出,由于当时唱戏的女演员很少,引起很大轰动。此时,豫剧豫西调和祥符调两大主要流派开始互相融合,从此打破了豫西调演员难以在豫西以外立脚的局面。
苏兰芳与常香玉合作演出的《秦雪梅观文》人人叫好。后来,周海水让苏兰芳饰演旦角,在《三上关》中饰演薛金莲,在《风仪亭》中扮演貂蝉,得到观众的赞赏。此时,豫剧进入新的发展期。
苏兰芳和苏兰芬两姐妹
“在开封,除正常演出外,每周有一次义务演出,比如大家熟悉的祥符调名家陈素真老师,我们就在一起演出,相互学习。我们学陈素真,学那些由樊粹庭整理改编的《凌云志》《涤耻血》《女贞花》等,陈素真也学我们演的戏,后来就‘混’开了。”苏兰芳回忆起当年的事情记忆犹新。1936年底,周海水又率众弟子西征长安,演出一年,轰动整个陕西。
周海水率领弟子四处演出,名声大振,前来要求学艺者络绎不绝。苏兰芳见证了几百人带着子女要求拜周海水为师的感人场面。周海水另外租个院子,收留了50名左右孩童,请贾锁等名师,管理教育他们。后来的“豫剧十八兰”就是从这批弟子中选拔出来的。
“当时收了那么多人,光吃饭就成问题。经常是师傅带着我们几个出去演出有点结余,用来供养着他们练功、生活。”
1938年,苏兰芬、苏兰芳的父亲苏战魁40多岁就去世了,姐妹俩回郑州奔丧。为了不影响正常演出,师傅周海水让“十八兰”到西安救场。从此,以毛兰花、崔兰田、罗兰梅等为首的“十八兰”正式开始登上大舞台演出。
“‘十八兰’是取我们姐妹仨的兰字,师傅所收的弟子拜师后都有一个‘兰’字,且以‘兰’字排名,成为‘兰’字辈学员。”苏兰芳回忆说。
1940年春,在汜水小关镇庙会上演出,观众人山人海,汜水的商人牛士孔,是清末老秀才,他非常欣赏太乙班学员的精彩演出,看罢戏后他写了一首诗:“要看戏十八兰,四生四旦四花面,毛兰花、王兰琴,她俩色艺俱超群。兰田、兰玉和兰真,同称五魁在周门。”从此,“豫剧十八兰”的名号在中原大地逐渐响起。
“很多人都以为我和俺姐还有汤兰香都是十八兰,我都会告诉他们俺不是,不能因为她们的名气大,就把自己说成她们,我也从来没有那样想过。”苏兰芳说。
扎根山区:
成为当代“豫剧活化石”
刚刚声名鹊起,正是前途风光无限之时,抗日战争爆发,时局动荡,一时间人心惶惶。
养父去世后,养母带着兰芳、兰芬在悲痛中熬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飞机轰炸郑州老厉害,母亲又带着我们到山区躲飞机,这样就往登封跑,没想到一下就扎根到山区,再也回不去了。”回想往事,苏兰芳感慨连连。当时城市动荡不安,很多演员都转移到山区演出,但大多在稳定后重返城市,像苏兰芳这样的戏曲新星扎根山区的,不多。
刚到登封时,苏兰芬、苏兰芳受人邀约经常演出,引起很大轰动,许多百姓都爱听姐妹俩唱的戏。
“那个时候唱戏的经常受辱,是被人看不起的‘戏子’。这个行当本身也有很多吸大烟的、自甘堕落的,情况复杂。我那时候一个年轻大姑娘,不想蹚这浑水。”苏兰芳脸上有些无奈。16岁那年,她嫁给登封卢店一位经营杂货铺的农民子弟,由于婆家反对,不再登台演出,以务农为生。但她并没有忘记周老师的教诲,在闲暇练习唱腔和功夫。
“以前就会唱戏,连地都不会种。不过我这个人就是能吃苦,都是慢慢学的。”苏兰芳说起那段日子,一笑而过。
96岁“豫剧活化石”苏兰芳先生
1948年,登封解放,苏兰芳脱离了被旧社会束缚的封建家庭,辗转来到登封大金店街落脚。很多人认出了苏兰芳,村干部多次劝请让她加入新成立的文艺队,她深受感动,加入文艺队。不久,到临汝演出《凤仪亭》(扮演吕布),《桃花庵》(扮演窦氏),被人们认出来,挽留多日,连续演出多场。此后,相继在伊川、偃师、汝阳、洛宁、延安黄龙、潢川等剧团任主要演员、团长职务。
重新登上舞台的苏兰芳深受群众的喜爱。当时群众中流行着几句话:“听听苏兰芳,活着不冤枉。看看苏兰芳的戏,一辈子不生气。”
“人民群众喜欢听我唱的戏,这是我最开心的。无论受了多大委屈,只要想到这,我心里就释怀了。”苏兰芳欣慰地说。
同一时期的很多豫剧演员都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到了大城市发展,为什么苏兰芳却一心扎根大山?
“唱戏这行‘一日不练手生’,我一放几年,就感觉自己落伍、赶不上了,怕拖了别人的后腿。”苏兰芳说,怕给师傅周海水丢脸,羞于见人,尤其是之前同台、同班的姐妹。为此还拒绝了汤兰香、常香玉甚至师傅周海水的合作邀请。
“原来常香玉、汤兰香都是演旦角的,我演小生,跟她们搭戏可以;但是这个时候我也长大了,不适合演小生,再到她们剧团,不是跟人家抢饭碗?再说,乡亲们都喜欢我、挽留我,也就不想到大城市里去争那些光彩了。”面对疑问,苏兰芳说出了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想法。
断了去大城市发展的念头,苏兰芳一心一意扎根民间,在乡间漂泊转场,经常在“地摊”、 “庙会”、“集市”、“骡马大会”上表演。
“登封的山我都爬遍了,哪个村我都唱过!”说起民间的演出生涯,苏兰芳脸上焕发出光彩。“老百姓都喜欢我、挽留我,爬山越岭去演出我也高兴!”
无怨无悔:
最大的心愿是把师傅教的东西传承下去
“现在有人给我封了很多名号,但是我最相中的是‘活化石’这个称号,因为我就像石头一样坚硬,做什么事情从来都不后悔。”苏兰芳说。
“我常总结自己的一生,对师傅周海水没有报恩,对父母没有尽孝,对社会没有啥贡献,我总羞得慌!”背着这样沉重的思想包袱,苏兰芳恨不得把自己“埋了”。她从不对街坊邻居说自己会唱戏,更不说自己是周海水的弟子,甚至连自己抱养的儿子,也不知道母亲年轻时的无限风光。
由于当年长期翻山越岭在山区唱戏,条件艰苦、衣裳单薄,苏兰芳的双腿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甚至不能自如行走。在登封一处陋巷,人们常见到步履蹒跚、鹤发独行的老太太,谁能把她和当年齐名常香玉、“豫剧十八兰”的大师姐苏兰芳联系到一起呢?
年轻时的苏兰芳
苏兰芳经常说,她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在大城市继续发展,成为一个“艺术家”,也不是后半生的清贫寂寞,而是她愧对师傅周海水。
她愧疚自己没有将师傅的东西传承下来:“我和苏兰芬、汤兰香以及他的女儿周兰凤,都没有把他的事业继承、发扬出来,想起这事,我都不敢说自己是周海水的弟子,甚至不敢说自己会唱戏。”
2008年,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戏苑漫步》的主持人连晓东开始走访、挖掘河南省内早期的戏曲艺人,以便更好地挖掘和抢救封存多年且濒临失传的宝贵戏曲资料。
连晓东从一位老艺人口中得知了苏兰芳当年的名气,找到了苏兰芳。“第一次听苏老师开口唱的时候,我很震惊。因为我是做戏曲节目的,我了解戏曲的唱腔,近90岁的高龄,还有这样的嗓音,真的非常令人震撼,这是老一辈的艺术家们最令人敬佩的地方。从那一刻起,我就决定一定要把老艺术家的声音留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连晓东说起第一次听苏兰芳唱起豫西调的时候,依然很激动。
刚开始,苏兰芳并不情愿回到舞台,回到大城市,但当连晓东劝她说想把她的东西传承下去,不能让豫西调消失,她又想到自己心中一直愧对师傅,就答应了重返舞台。
2012年9月举行的“梨园寻根戏曲品鉴会”上,一段原汁原味的《桃花庵》令所有观众震惊不已——这是阔别舞台30多年后,苏兰芳第一次登台演出。
2012年12月28日,苏兰芳又出现在“叱咤中原——河南戏剧演员排行榜”第八届十大演员颁奖盛典上,不仅荣获“特别贡献奖”,还以现场一段清唱引爆了现场观众热情的掌声,牵动了无数电视机前观众的心。至此,“苏兰芳”这个名字,又回到了观众的视线中。
众多网友听后留言:30多年没再唱了,一开腔竟然如此动听。
著名戏剧家石磊听了这段录音后,感慨地说:“唱腔质朴无华,基本保持着豫西调沧桑、凄美的特点。90多岁的人了,还能这样唱,绝对见功底,可见当时的基本功和嗓子有多好。”石磊认为,苏兰芳与常香玉是同时代的演员,虽然艺术成就不可比拟,但苏兰芳也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她见证、参与甚至推动了豫剧早年的发展,她的唱腔在今天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有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
“上一次演出,我是真紧张,害怕!生怕砸了师傅的牌子!”回忆起获得豫剧特别贡献奖的亮相,苏兰芳一脸的小甜蜜,“那天现场清唱发挥得不错,师傅泉下有知,也该知道我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了!”
身体力行:
她总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7年7月13日,《俗世奇人》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中国文联原执行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出席研讨会。在郑州期间,冯骥才要求一定要见一见苏兰芳。在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长连晓东的撮合下,两人见了面。
冯骥才拉着苏兰芳的手说:“年龄大了,多休息,多回忆回忆,把你的唱段、唱腔留下来,让后人学习,你功德无量啊。”
苏兰芳笑着说:“我就是腿不好,身体没事,我能唱,只要有人听,我愿意唱,不能把师傅交给我的带到墓坑里呀。”会谈结束,冯骥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苏兰芳说:“我唱的那些老腔老调,现在会的人不多了,现在回忆还能有几十个唱段能唱下来,带到坟墓里去太可惜了,留下来,兴许还有点用处。”苏兰芳不仅这样想,还拿出了实际行动,她多次不顾双腿的病痛,参加省市戏曲活动,并配合电台将自己的唱段录制光碟,把自己的唱腔保存下去,留给后继人。“现在培养一个学生不容易,十来年能考个状元,也不一定能出个好演员。我的能力有限,还是想有人能把师傅的大旗扛下去。”
苏兰芳虽然不识字,但一辈子在戏里摸爬滚打,早成了戏精,对戏曲有着自己的想法。“唱戏其实也是‘高台教化’,是教育人的。你看那些戏词,都是教人学好、向善的。”
如今的苏兰芳虽然深居在陋巷,但是想要把豫西调传承下去的愿望一直都在心中。她总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有一个会的就有可能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
最近几年她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慕名前来拜访她的人也多了起来。对于前来向她学习请教的戏曲爱好者,她都毫无保留,悉心指导。
“我从小都爱听戏,有时候也会哼上一两句。作为一名业余的戏曲爱好者,因为住在苏老师的隔壁,能经常让她指导下就非常感激了。”张彩锋说。
“我跟苏老师相识40多年了,她是我的老前辈,给人民群众唱了一辈子的戏。”63岁的登封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吴建华说,“她一生为人厚道,心地善良,无论是唱戏还是做人,都是我们这些后辈学习的榜样。”
“苏兰芳一生扎根大山,无怨无悔。老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一生坚守的精神,值得让更多后来的人学习。”郑州电台先后为苏兰芳制作了两张专辑,让老人的唱腔得以保存和流传。
登封电视台的记者孙少歌因采访结识了苏兰芳先生
登封电视台的记者孙少歌因采访结识了苏兰芳,被老人的故事打动,两人成了忘年交。知道她一直独居,孙少歌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总会去老人家里坐坐,陪她聊聊天,听她讲讲过去的事。
一辈子浸淫在戏曲里,苏兰芳心胸早已被钟爱的戏曲教化得开阔、大气。“演好戏非得有志气、憋着一股劲不可,心提不起来那效果就出不来。”
她说,“我这一生,没办大事,也没办坏事,干干净净,都留与后人评说。”
郑报全媒体记者 翟宝宽 文/图 发自登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