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部崛起号角声再响,且声量愈强。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
中原定,天下安。摊开中国地图,中部六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辐射四方,位置之显要一览无余。而今在区域协调发展大势下,随着新一轮政策红利的持续加码,进入“快车道”的中部地区,如何实现高质量新崛起?又是一张新的考卷。
图片来源/新华社
■观·势
奋起直追 中部崛起再出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风从赣江来,忙于“赶与转”的中部地区有了新的崛起路径。
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8点意见,包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绿色发展、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
摊开中国地图,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构成了我国厚实的中部地区,从黄土高原到赣鄱大地,一根南北贯通的“脊梁”勾勒而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始终是重要战略之一。十年过后,中部崛起有了哪些成效,如何整装重新出发?
奋起直追
中部崛起,缘于“中部塌陷”的焦灼。而今,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
自2009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09—2015年)》出台以来,一系列国家政策持续加码,中部地区进入发展的“黄金十年”。奋起直追后有了迎头赶上之意。
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自2006年以来,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拉动作用明显。数据显示,2017年末,中部地区有170个城市,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两倍。到2018年,中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9.2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提高到21.4%,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增速均居全国四大板块前列,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十年间,从GDP总量来看,河南一直稳坐中部“第一把交椅”,2018年接近5万亿元。其次是湖北、湖南、安徽,再后是江西和山西。从GDP增速来看,最快的是湖北,达到了247.4%,安徽、江西、湖南增速也都超过了200%,“垫底”的山西10年增速仅129.9%。
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希望“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要更硬一点,‘补补钙’,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中部地区产业基础好,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力量比较强。”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相较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人口集中,市场空间巨大,亟待挖掘更大的发展潜力。在目前新的国内外形势下,东西、南北差距还需进一步缩小,在此过程中要通过中部崛起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部地区发展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能不能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更大突破?能不能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了当前中部地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腾飞的方向和路径在哪里?
制造业是重头戏
在探寻下一步中部地区腾飞的方向和路径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放在了首位,“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要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
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制造业聚集区,中国区域经济协会秘书长陈耀认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点工作。广袤的中原,为制造业下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上的后发优势。
受益于“强省会”的发展战略,武汉、长沙、郑州、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近年来格外“吸粉”,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就产业转移来看,中部地区已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主力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就在这里。
如2010年,加工制造业巨擘富士康从深圳搬迁至郑州。富士康的入驻像是郑州高新产业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突破,如今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每六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产自郑州。手机等高新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郑州航空港的迅猛发展。2013年,郑州获批建设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自此,郑州在向发展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际化智能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日前表示,中部地区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很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特别是中部六省有50家国家级经开区,已经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下一步,要依托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行动,推动中部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产业转移方面,东部地区产业向中部地区这些国家级经开区的集聚地进行转移,带动了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应用模式创新提升。”
开放是王牌
打开大门,世界能够更好地进入中部,中部也才能更快地走向世界。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部地区有打开大门开放的自信,吸引更多中高端项目落地,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把品牌和技术打出去。
虽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但一直以来,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总体偏低。
陈耀强调,在新一轮中部崛起中,要通过开放打破传统体制束缚,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使内陆与国际市场进行充分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在张建平看来,中部地区既要对内开放,也要对外开放。对内就是中部地区“西引东联”,把东中西部有机衔接起来,让资本、人才、技术在不同区域间能够高效流通和组合,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对外则是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吸引新一轮高附加值产业集聚,使其成为中部地区的增长极和创新极。
为提升中部地区产业创新能力,王受文透露,接下来,要赋予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加强东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的合作共建,使得中部地区的国家级经开区成为产业承接新高地。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的方式,以高水平的开放来推进高质量的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茂松认为,中部崛起,湖南应该率先崛起,积极融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他建议,积极发挥湖南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的优势,对接世界价值链的中高端,把湖南的制造业、轨道交通、新材料、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进一步集聚起来,形成优势的产业集群。
刚刚在江西落下帷幕的中部博览会是国家为中部地区量身打造的综合性、国际化展会平台,是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中部崛起的品牌盛会。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强调,中部博览会是中部地区共有的窗口、共同的主场。本届中部博览会上,中部六省共签约项目406个,签约总金额4835.13亿元。
风好正是扬帆时。下一个十年,以明显的后发优势,中部地区将演绎出哪些新的精彩?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望·城
从“新”而来:南昌的“赶与转”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盛夏葱茏,英雄城南昌燃起“中部崛起”的一把新火——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
至此,从南昌出发,中部崛起踏上新的征程。摩拳擦掌的南昌人在网络平台上纷纷喊出,“希望南昌抓住机会,不断壮大起来”。
虽为中部省会城市,但南昌错失了上一轮“中部崛起”的黄金十年,深陷武汉、长沙、合肥、郑州追随者的尴尬处境,向来较为沉寂,成为“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之一。
而今,站在新的起跑点上,南昌能否弯道超车?
事实上,5月18日,南昌就已经进入“高光”时刻,第十一届中国中部博览会和第二届世界赣商大会的举办,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在中国中部博览会江西展区现场,一套搭载了VR眼镜设备的VR动感平台前,排起了体验的“长龙”。体验者们佩戴VR眼镜,乘坐在动感平台上,平台根据VR眼镜中播放的视频,做出侧翻、倾斜等动作,让体验者们身临其境地感受VR技术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
走进南昌市九龙湖新区的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参观者可以看到很多VR技术在教育、购物、旅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应用,可以上阵体验一把。
在南昌,VR技术不仅在教育、购物、旅游等方面得到应用,而且直接与传统工业融合,促成制造业智能升级。如江铃汽车集团携手深圳0glass公司将“AR+AI”技术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随着产业生态逐渐走向成熟,虚拟现实产业将像互联网一样,掀起一轮创新创业浪潮,成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
自去年10月起,随着2018世界VR产业大会的举办,VR已成南昌发展的关键词之一。瞄准新方向,南昌正活力全开建设“世界级虚拟现实产业中心”。江西省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项目招商和试点示范应用推广力度,全力支持打造南昌世界级VR中心,加快以虚拟现实产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而今进展明显,江西省日前制定了《2019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其中明确提出,今年江西省将重点建设1—2个虚拟现实产业基地,2—3个虚拟现实应用示范基地、虚拟现实创新孵化基地,力争全年虚拟现实相关产业产值达100亿元、招商引资达300亿元。
好消息接连而至。5月24日,中国(南昌)VR基地首个院士工作站签约落地仪式在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举行,宣布成立南昌虚拟现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
在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中,谁看得准、做得好,就有望在未来的一轮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南昌抢抓VR产业加速起步这一重大机遇,向高精尖进击,以创新为驱动力来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既是南昌强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南昌在中部崛起的一个主要发力方向。旧城改造,“腾笼换鸟”,引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服务,皆是南昌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
热火朝天的都市圈培育中,南昌也加快了脚步。
今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夯实大南昌都市圈产业支撑,提高大南昌都市圈人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同城化水平,增强“引领圈”对全省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
根据规划,大南昌都市圈涉及南昌、九江、抚州、宜春、上饶5个设区市,将以南昌为核心,以赣江新区为引擎,以九江、抚州为支撑,以一小时交通时空距离为半径,联动丰樟高、鄱余万等周边区域协同发展、融合一体发展。具体而言,通过深入推进昌九、昌抚一体化,加快丰樟高、鄱余万融入南昌进程,提高大南昌都市圈人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同城化水平,增强对全省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
江西省日前印发的《关于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建立协调工作推进机制、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体系等9方面出台50条措施,全力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
对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江西来说,做优做强大南昌都市圈,产业支撑是关键。江西提出,大南昌都市圈要依托高铁交会、通江达海、路网密集的区位交通优势,强化要素资源聚合、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互动合作,加快发展航空制造、中医药、虚拟现实、LED照明、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形成一批千亿元级产业和产业集群,建成高端产业集聚、城乡融合一体、创新创业活跃、生态宜居宜游的都市圈。
“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选定赛道的南昌,蓄势待腾飞。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