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初夏时,
也正是樱桃啖鲜之季。
“樱桃自由”也一度成为互联网热门话题,
虽带着自嘲的心酸,
但到底还是源自吃货们对时节的感知与追求。
樱桃的前世今生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三千世界,芸芸众“果”,樱桃因先熟于百果而得名。
樱桃,又名莺桃,又称含桃,据《说文》考证:“樱桃,莺鸟所含食,故又名含桃”,后来演读为樱桃。
与现代人相比,古人才是真正没有樱桃自由。
中国古代樱桃非常稀少,又不易储藏,所以非常珍贵。《礼记》曰:仲夏之月,天子羞以含桃,先荐寝庙。也就是说,樱桃熟了,国君用它来祭祀祖先,可见它的地位。
唐代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樱桃宴”。
每年樱桃刚上市的时候,正好碰上唐代进士科考放榜,这些大唐新鲜出炉的青年才俊们聚在一起,以樱桃为名,在曲江附近举行盛大的宴会,庆贺金榜题名,皇帝和达官贵族都会出席。
王维也曾在《敕赐百官樱桃》诗中写道: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兰。
古人对于吃樱桃可以说是一件盛事,非常讲究。
先把樱桃放在透明的琉璃盏里,然后用乳酪和蔗浆(一种糖浆)浇到樱桃上,酸甜的樱桃和浓浓的奶香融合在唇齿间,在口腔里激荡出悠长回味,这才算不辜负一年仅一次的樱桃赏味。
文人墨客吟樱桃
在诸多水果中,樱桃的美是经过考验的。它的娇艳深红和圆润光洁,都让它如玛瑙一般,故而在赏心悦目上,超过了大部分水果。况且樱桃且香且泽,酸甜可口,多入文人词句也就不奇怪了。
梁简文帝有《朱樱桃》诗云:
倒流映碧丛,点露擎朱实。
花茂蝶争飞,枝浓鸟相失。
已丽金钗瓜,仍美玉盘橘。
宁异梅似丸,不羡萍如日。
永植平台垂,长与云桂密。
徒然奉推甘,终以愧操笔。
唐太宗《咏樱桃》:
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
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
乔柯转娇鸟,今来席上珍。
南唐后主李煜《临江仙》一词中也有: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词最脍炙人口: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樱桃的花式吃法
樱桃一问世,就奠定了自己在水果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位,神奇的“贡果”到底营养有几分?
且听科学检测娓娓道来:每百克樱桃中含铁量多达5.9毫克,居于水果首位。维生素A、B、C及钙、磷等矿物元素含量也是笑傲群“果”。
不仅可食,其花、叶、果、核及根还可入药。《本草》曰:“樱桃味甘,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女性喜欢吃樱桃的原因就在这里。
樱桃水
樱桃水的做法再简单不过——水烧开,放樱桃、白糖,煮出淡淡的红色就好。
煮好的樱桃水散发出酸酸甜甜的迷人果香,绵软的果肉与果核“藕断丝连”,舌头轻轻一抿便可分离。冰镇之后更是沁凉甘甜,一口下去,暑气全消。
樱桃酱
樱桃的红是生机勃勃的,沾水之后,更加如同少女般红艳。所以人们也喜欢拿樱桃做果酱、果冻,除了樱桃本身的酸甜,也是因为它的色彩清丽。
做樱桃酱考验的就是耐心,每一颗樱桃都得仔细地拔梗、剔核。处理好的樱桃需要先用适量白糖拌匀,腌制一段时间,待到析出汁水倒入小锅中熬制。
做好的樱桃果酱可以涂在吐司上,还可以做慕斯上的樱桃镜面,或者还能用来制作各种冷饮或樱桃冰棒、刨冰,用于消夏是再好不过了。
樱桃酒
中国人似乎特别擅长用酒留住短暂的春味。
取新鲜樱桃、冰糖和白酒一起,封坛泡制,一两个月之后便可体会这春日的微醺。酿好的酒体清亮透明,口感甘甜,果香悠长。
伴着午后清风,小酌几杯。轻轻啜饮这馥郁的甜酒,尽情享受樱桃带来的春日沉醉。
樱桃的红,树叶的绿,
阳光的明晰白耀,
组成了初夏的风景。
喜欢这个时节的人,
怎能不在夏风的吹拂下,
尝尝樱桃的滋味。
/ 图文素材来源网络
手艺君整理编辑
回顾阅读
她把岩彩玩到极致,让王者荣耀再现敦煌风韵
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
剪字,成诗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举报/反馈

中国手艺网

4376获赞 1499粉丝
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振兴传统工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