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它是全国学生营养日,世界计量日,世界陌生人节,台湾省省长就职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还是中国的网络情人节,表白节,撒娇节……
当然,这个节日不单属于情侣,一些缺钱的孩子也会在这一天向父母倾诉爱意。
丘比特
可是过了这么多年的“520”情人节,你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吗?
作为虚拟网络中孕育的节日,“520”与“521”可以算是祖爷爷辈了。都是谐音“我爱你”,可这两天的主角可不一样:520属于女生,而521则是男生的大日子。流传至今的玩法是:男生在5月20日向心仪女生表白“520”(我爱你),女生则在5月21日向看对眼的男生回复 “521”(我愿意、我爱你)。
情侣
很久以前,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破译出了“520=我爱你”的爱情密码,这个密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传播,掀起了一场关乎爱情的 “数字革命”。
情侣们选择“520”领证
范晓萱唱过一首《数字恋爱》,歌词里数字“520”成了“我爱你”的含义,这三个数字被赋予了爱的含义,之后“521”也被施了爱情的魔法。
范晓萱
2005年,音乐人吴玉龙的一首《网络情人》又诞生了“E网情深”的“网络情人”。
随着这个数字越来越多地被与“我爱你”关联,“520”凭借着网民们的自发认同,成为了中国的网络情人节。
这是网络文化的胜利,与双十一、女生节一样是时代催生的产物,然而它也是历史的产品,是中华传统塑造的。
古代的“网友”就喜欢给数字赋予特别的含义。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春节
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二的龙抬头(春耕节),三月三的上巳节(古代真正的“情人节”),成功避开的不吉利的“四月四”,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洗晒节,七月七的七夕节,九月九的重阳节,这些都是古人基于他们的生活体验并结合数字创造的,和我们的“520”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七”与“吉”谐音,“七七”又双吉之意,七夕成了“双吉之日”,这种寓意与“520”的“我爱你”似乎也没有太大区别。
网络情人节既“传统”又现代,“520”的诞生是中华民族节日创造史的重要部分,我们的祖先在和数字的沟通感应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今天的中国人也创造了他们认同与喜爱的情人节。
你知道汉族“八月初八”为什么没有节日吗?欢迎和我们留言互动~
举报/反馈

光君人文汇

47获赞 3粉丝
生动回眸历史,趣味品读人文。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