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县人民政府县长樊文率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陶奋山、政府办公室主任吕红兵、招商引资局局长刘宏宝等一行在北京洽谈磴口县特色产业发展合作。5月16日下午,樊文县长与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中国轻工业投资协会等负责同志就宣传磴口县特色食品产业、引进发展资金、推动磴口经济发展等事宜进行了合作洽谈。
首先,磴口县樊文县长向有关领导及与会专家介绍了本县的相关情况: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市西南部,西靠阿拉善盟,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作为河套平原的源头,拥有得天独厚的灌溉优势。汉代起作为出兵漠北的门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绚丽的风光。
三盛公水利枢纽、纳林湖、万泉湖、阿贵庙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开发水上娱乐、湖泊垂钓、沙海观光等旅游项目,把万亩葵花园、三盛公水利枢纽、生态奈伦湖、科技光伏园、沙漠城堡、葡萄种植园、纳林湖、有机牧场、雄浑阴山等景点用水、陆通道串联成线,扶持沿线两侧的村庄发展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开发设计游客喜欢的特色旅游产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形成看河湖风光、游大漠阴山、吃生态食品、住农家大院、忆人文历史的完整旅游产业链,力争将沿河、沿沙、沿山一线打造成集产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经济带。围绕“百湖之乡、魅力磴口”这个主题,策划从周边到全国的宣传方案,唱响磴口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旅游产业一定要有大气魄、大手笔、大突破,力争两年内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亿元。
在加强景区建设的同时,依托磴口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河套饮食、农牧业的有机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村镇建设,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整合,使乡村旅游亮点渐呈。在万泉湖景区辅之以沙金苏木牧民新村建设,发展突出蒙元文化的牧户游;在纳林湖景区辅之以纳林小镇建设,发展生态休闲民俗美食农家游,在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辅之以体现河套文化的黄河渔村建设,发展突出水域特色的河套农家乐。目前,纳林小镇、黄河渔村的规划方案已完成评审,进入实施阶段,牧民新村一期工程中12座连廊式蒙古包已全面完成。磴口县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总面积4166.6平方公里,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为主,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总人口12.28万人,有蒙、汉、回、满等十七个民族。全县辖4镇1苏木、5个国营农场,47个自然村,县境内驻有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县政府所在地巴彦高勒镇。  磴口县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乌兰布和沙区有425万亩土地可待利用,阴山一线已探明的伴生金银矿、铜、铁、白瓷石、红柱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充足,年日照时数为3300小时,年均风速为3米/秒,是全国内陆仅有的几个风能、太阳能丰富区之一。名优特产华莱士瓜、王爷地甘草、南瓜、二狼山白山羊绒、黄河鲶鱼、鲤鱼等在国内外久享盛名,有机奶、肉苁蓉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华莱士蜜瓜之乡”和“中国油葵之乡”。黄河流经县境52公里,110国道、京藏高速、包兰铁路、临策铁路横贯全境。   磴口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甚多。先后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全区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磴口县濒临黄河,依乌兰布和沙漠,北靠阴山,独特地理优势和气候特征,使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油葵、甜菜、番茄等农作物。名优特产华莱士瓜、王爷地甘草、苁蓉、南瓜、二狼山山羊绒等在国内外久负盛名;野生植物主要有山榆、胡杨、梭梭林、中药材等;动物主要有天鹅、灰鹤、野鸭、野鸡、黄羊、野兔、各种鱼类等,其中尤以黄河鲶鱼、鲤鱼最为出名。我县境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有20多种,其中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非金属矿有红柱石、白瓷石、大理石、硅石、钾长石、云母、建筑用砂石、粘土及矿泉水,此外,还有放射性矿产铀。
远在原始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统一中国后,这里属新秦地。汉武帝时设朔方郡,下设十个县,其中窳浑、临戎、三封三个县的古城遗址都在磴口境内,曾是汉朝在朔方的繁荣垦区,当时三县人口已达7万余人。有史记载,公元十年,“朔方无复兵马之上踪”,“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统治者对此地鞭长莫及,边疆少数民族纷纷兴起,建立政权。北魏时,磴口地区属夏州;唐朝归夏州节度使;宋时、党项族渐强,建立西夏王朝,此地归天德军;元归甘肃路;清属宁夏道。清初、磴口地区即属阿拉善王爷封地。乾隆年间,选定磴口为吉兰泰食盐外运码头,并设衙署,驻扎司员,促进了蹬口地方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1926年,冯玉祥将军五原誓师后,向西挺进,路经磴口,为军需供应方便和与绥甘廊衔接,遂决定设“磴口兵站”,并于1929年1月经南京国民政府批准设县,归属宁夏。解放后,磴口县仍属宁夏管辖。1954年,甘肃、宁夏合并,磴口县直属甘肃省阿拉善自治州,至1956年,自治州改为巴彦淖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属其辖。1958年,巴彦淖尔盟与河套行政区合并,仍称巴彦淖尔盟,盟府设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1960年,撤销磴口县成立巴彦高勒市。1964年,撤销巴彦高勒市恢复磴口县。1971年盟府迁驻临河,磴口县为其所辖。
近年来,磴口县以“城市建设市场化、资源利用商品化、基础设施社会化、城市管理企业化”的经营城市理念为先导,按照“东开西进、南优北拓”的城市发展思路,突出人气和市气“两个重点”,精心塑造黄河风情和沙漠绿洲“两个个性”,围绕建设“人在花中、楼在绿中、城在景中”的黄河生态园林式旅游城市这一目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刀阔斧的进行城镇建设。磴口县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总面积4166.6平方公里,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为主,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总人口12.28万人,有蒙、汉、回、满等十七个民族。全县辖4镇1苏木、5个国营农场,47个自然村,县境内驻有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县政府所在地巴彦高勒镇。  名优特产华莱士瓜、王爷地肉苁蓉、甘草、南瓜、二狼山白山羊绒、黄河鲶鱼、鲤鱼等在国内外久享盛名,有机奶、肉苁蓉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华莱士蜜瓜之乡”和“中国油葵之乡”。黄河流经县境52公里,110国道、京藏高速、包兰铁路、临策铁路横贯全境。  磴口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甚多。先后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全区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磴口县濒临黄河,依乌兰布和沙漠,北靠阴山,独特地理优势和气候特征,使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油葵、甜菜、番茄等农作物。
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磴口地区历史悠久,远在原始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统一中国后,这里属新秦地。汉武帝时设朔方郡,下设十个县,其中窳浑、临戎、三封三个县的古城遗址都在磴口境内,曾是汉朝在朔方的繁荣垦区,当时三县人口已达7万余人。有史记载,公元十年,“朔方无复兵马之上踪”,“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统治者对此地鞭长莫及,边疆少数民族纷纷兴起,建立政权。北魏时,磴口地区属夏州;唐朝归夏州节度使;宋时、党项族渐强,建立西夏王朝,此地归天德军;元归甘肃路;清属宁夏道。清初、磴口地区即属阿拉善王爷封地。乾隆年间,选定磴口为吉兰泰食盐外运码头,并设衙署,驻扎司员,促进了蹬口地方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1926年,冯玉祥将军五原誓师后,向西挺进,路经磴口,为军需供应方便和与绥甘廊衔接,遂决定设“磴口兵站”,并于1929年1月经南京国民政府批准设县,归属宁夏。解放后,磴口县仍属宁夏管辖。1954年,甘肃、宁夏合并,磴口县直属甘肃省阿拉善自治州,至1956年,自治州改为巴彦淖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属其辖。1958年,巴彦淖尔盟与河套行政区合并,仍称巴彦淖尔盟,盟府设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1960年,撤销磴口县成立巴彦高勒市。1964年,撤销巴彦高勒市恢复磴口县。1971年盟府迁驻临河,磴口县为其所辖”。
受信息中心邀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郭永新到会听取了情况介绍。他建议要通过多方合作,对接各类产业资源,引入资金、技术、人才、商贸等产业要素,为大力提升磴口县特色产业的规模和档次提供新动能。
中国轻工信息中心副主任马真、信息统计处处长富岩、区域合作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周宇、信息统计处副处长李双双;中国轻工业投资协会投行专家吴俨、闵南等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表示要为磴口县做好信息服务及招商引资、产品推广等工作,支持磴口县经济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熊珂
举报/反馈

轻工标准与质量

30获赞 10粉丝
把握行业脉博 传递专业信息 推动产业升级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