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猫咪排便的症状,许多铲屎官只会注意到猫咪腹泻,猫咪便秘并不会引起重视。
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养猫思维,猫咪腹泻和便秘症状都需要注意,比如常见的猫巨结肠病,特征就是慢性便秘或顽固性便秘。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重点聊一聊关于猫咪“巨结肠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简介、病因、症状、诊断、治疗、预防六方面。
友情提示:本文需要了解的重点知识已加粗,方便阅读,如有兴趣欢迎通读全文。本文由一猫日记原创,禁止非授权转载、洗稿、抄袭,违者必究!
简单了解猫巨结肠病
猫咪巨结肠病,是一种获得性结肠扩张的疾病。
一个特点:青睐“成年猫”、“肥胖猫”和“公猫”
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猫都可能会患巨结肠病,小猫患巨结肠病的病例较少,这种病更“青睐”成年猫。患这种疾病的猫的平均年龄在5-6岁。
有数据显示,至少7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公猫身上。
肥胖的猫因为便秘的发生率高,所以患巨结肠病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猫咪巨结肠病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性原因
由遗传引起的猫巨结肠病极为少见,原因可能包括:结肠神经节缺损、先天性腰荐椎异常(畸形)、先天性肛闭等。
2、后天性原因
后天性原因引起猫巨结肠病比较常见。
任何机械性或机能性的阻塞都可以使猫患巨结肠病,比如骨盆或者骶骨段脊神经病变、车祸或外伤导致的骨盆腔狭窄、饮食不慎(石头、骨头、难以消化的食物等)、毛球症、肿瘤挤压、息肉、脱水等。
环境或其他压力源引起的应激反应,也可以导致猫咪小肠运动减弱,引起便秘,导致巨结肠病。
还有一种后天性原因,常发生在长毛猫中,叫做“假积粪”。假积粪是因为粪便粘在肛部毛发上,与毛发汇成一团,阻碍猫咪正常排便,久而久之引起阻塞产生巨结肠病。
猫咪患巨结肠病会产生哪些症状?
猫咪患巨结肠病,最明显、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慢性便秘或顽固性便秘,很容易被铲屎官忽视。(重点)
除了便秘症状,还可能会产生消瘦、排便姿势改变、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加但大便量减少、腹围增多、食欲及食量减少、呕吐、精神沉郁、不愿行走、可以摸到肠内容物坚实、频繁下蹲姿势、鸣叫、黏膜苍白等。
注:里急后重指的是猫咪腹部不适,很想大便,但又无法一泄为快,和人类类似。
如何诊断猫巨结肠病呢?
虽然说诊断疾病是兽医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事情方便兽医确诊。
1、主动提供猫咪的性别、年龄、体重、日粮品牌、家庭环境等基础信息。
2、细心记录下猫咪在家有哪些明显症状,可参照上文中的“症状”这一小节。
3、有简单临床经验的铲屎官可以触摸猫咪直肠处,是否有积物,是否坚实。把实际情况告诉兽医,有利于减少诊断步骤及时间。
兽医会通过这几种方式中的几种进行诊断:神经学检查、影像检查、生化及尿液分析、腹腔或骨盆X线检查、直肠检查、腹腔超声诊断、结肠镜检查。
如何治疗猫巨结肠病呢?
猫巨结肠病治疗方案:
对猫咪全身性症状进行治疗,寻找潜在疾病并治疗,缓解猫咪机体的炎症反应,解除脱水症状,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
灌肠解除肠道内的粪便阻塞。
如果以上治疗方案无法奏效,只能选择手术疗法——结肠部分切除术。
结肠部分切除术,是实施于大部分结肠的手术术式,也是治疗猫巨结肠病最有效的方案。
小贴士:猫咪结肠手术后的3天是高危险群,需注意。肥胖的猫做这种手术风险较大,需谨慎。
如何预防猫咪患巨结肠病呢?
为防止该病的发生以及降低治愈后的复发率,我们可以采取这几个措施:
1、防止阻塞
把家中各类小东西、小玩具、异物收好,以免猫咪吞食造成直肠阻塞。
2、食物方面
养育过程中,应给予营养均衡的食物,选择口碑较好的猫粮,在家给猫咪做熟肉猫饭,食物中加入牛磺酸、维生素类等营养成分,提高综合免疫力。加入一些膳食纤维类食物或者益生菌,可以助消化。
适当控制饮食,采取少食多餐的喂养方式,以免肥胖,降低巨结肠病的风险,尤其是绝育/去势后。
3、补充水分
猫咪摄入足量水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便秘,从而达到预防巨结肠病的目的。
可以选择罐头、复水的冻干、湿粮、处理过的生肉、熟肉等食物帮助猫咪提供总摄水量。鱼汤、肉汤(鸡肉、牛肉)也是不错的选择。
准备多个水碗、自动饮水机对于提高猫咪饮水量也很有用。
4、避免毛球症
给家中准备猫草或者化毛膏,有效排出猫咪在清理自身或舔食时吞入的毛发,从而避免毛球症的发生。
毛球症可以继发巨结肠病,可以注意一下。
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巨结肠病,都有一个过程,并不是突发疾病。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上四种方式进行预防。
成年猫、肥胖的猫、公母更需要注意预防。
如果猫咪已经产生巨结肠病的症状,及时治疗,不要拖,大多数猫预后良好。
【一猫日记,专注科普正确养猫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举报/反馈

一猫日记

18.7万获赞 1.4万粉丝
资深养猫达人,分享关于猫的那些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