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传媒 (记者 李娅妮/文 LO2VE理塘/图)
火山石板路
手工黄泥墙
彩绘玛尼石
风马祈愿树
格培仓、白夏仓、阿布降措仓······
一间间冠以“仓(家)”名的独栋藏式院落
在近千米长的仁康古街上
分列两旁、一字排开
直至延伸到半山腰的长青春科尔寺脚下
一草一木
了无痕迹地融入到“勒通古镇·千户藏寨”的吉光片羽中
一砖一瓦
承载着父辈的记忆、祖辈的印迹和先辈的荣光
点击观看景区预告片
00:45
而在五一小长假期间
古街中
一个创下全球之最的
主题文化馆
成为焦点
这就是全球
第一个藏族蜡像馆
坐落天空之城理塘
“以往古代藏医学就能动外科手术,功能各异、大小不等的手术刀竟能这么齐整。还真是了不起啊!”在一藏医救治农牧民群众的蜡像场景前,日本游客小林杏子看得入神,不时用英语向一旁来自理塘县旅投公司的汉藏英三语向导格勒他新发问。
受到外国游客青睐的蜡像馆
4月20日,位于理塘县国家4A级景区的康巴人博物馆正式开业运营。之后每天都有数百十个“好奇宝宝”和“外国友人”到“天空之城里的宽窄巷子”寻踪觅影;而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这处“人气打卡地”更是迎来了首轮接待小高潮,每天至少400余名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他们中有不少英、法、日“背包客”的身影。
再现历史的网红蜡像馆
“做的很逼真!康巴人特有的面孔,皮肤的文理、色泽和质感,甚至是饱含血色的‘高原红’······全都清晰可见、鲜活可触。”来自成都的职业摄像师张伟利用“劳动节”访遍了“世界高城”的热门景点;对于一贯注重细节的他来说,“康巴人博物馆值得一去!且不说人物造型、五官、体格是严格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设计,小到头发丝编织的发辫都是真人的。”
回首茶马古道互市的兴盛,康巴商人袖内交易的睿智;领略藏式婚礼的风情,藏文书法艺术的魅力;一睹牦牛“挤奶”的生趣,体味藏民族手工艺人的匠心······
康巴人文历史的博物馆
康巴人博物馆,打造之初便以浸润康巴人文历史四百余年之久的藏式老宅子为“筋骨”;以蜡像馆前身“理塘民俗展览馆”为“血肉”;以建设团队数十人历时一月,数度上山下乡,踏遍理塘村村寨寨搜罗到的民俗旧物为“精气”;以凝结着理塘康巴人智慧的“生活史”、藏族先民大浪淘沙后世代承袭的“生产经”为“魂魄”······
这栋距离久负盛名的仁康古屋数米之隔的藏式建筑,为两层平顶土楼,统共不足十个房间。除二层划分经堂、厨房、书房、仓库及主人房外,一层采取场景转换的方式自然区隔陈设空间;游客身在其中,可谓移步换“人”、移步换景。
一转弯、一扭头,21个取自康巴本地人面孔特征的蜡像,相继映入眼帘。走几步,邂逅讨价还价打着秤的藏商,驮着茶叶丝绸草药的牦牛骡马;上二楼,遇见拉弹弦子,书写藏文的康巴汉子;出庭院,经过织布机前编织羊毛氆氇藏袍的勒通姑娘······
在这2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里,康巴牧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场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真实再现和还原。正因如此,蜡像馆运营十余天即有数千人造访,好评如潮。
中外名家联手打造的博物馆
我们聘请了法籍华人五之亲自操刀担任博物馆的总设计师;本土学者前辈、手工匠人、唐卡传承人等作为视觉细节的造型顾问。”理塘县旅投公司总经理,也是该项目负责人杜冬,对蜡像雕刻这个藏地的新鲜事物“走红”并不意外;据他考证,藏族蜡像在西藏有零星的代表作,这即意味着康巴人博物馆将是用蜡像展现藏族人生产生活的第一个主题博物馆,“蜡像馆从酝酿到落成,耗时近半年,我们发动了不少当地年轻人深入乡镇和农牧区收集原木构成的粮柜、全套藏医器具、木匣、金花帽、羊皮袄等旧时的服装服饰及生产生活用品;而蜡像则是远赴山东定制,历时数月悉心打造而成。”
下面,让我们仔细游览蜡像馆
羊毛编织
质感十足的氆氇藏袍和四季适用的羊毛被,是理塘独具特色的羊毛制品。白天束带为衣晚上解带为被的羊毛氆氇藏袍,卷铺容易、携带方便的羊毛被,是理塘草原生活的标配。
挤奶
牦牛是世代藏族人生死与共的灵物。藏族人认为牦牛奶是从小牛嘴中“抢得”的食物,因此视牛奶为珍贵的食物,很少浪费。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地最具代表性饮品。将牦牛奶倒入木质酥油茶桶中,上下抽打,直至脂肪与水分离,将脂肪取出,即得到酥油。
茶马古道
理塘历史上就是茶马古道的贸易重镇。茶马古道离开雅江后,一路途经高山大川,在刺骨的寒风中,延续着汉藏间的贸易路线。
商人打秤
理塘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商贸之城,在这条艰险的道路之上,交易的往往是珍稀昂贵的物资,例如虫草、麝香、药材、丝绸和金银等。秤盘由此成为商人身边必不可缺的器材和标志。
弦子
弦子,又称“叶”,为藏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东部的横断山脉,可以说几乎是专属于康巴藏族的乐器。
黑帐篷编织
黑帐篷凝聚着游 牧文化的智慧与牧人手工艺传承的精髓。牦牛毛与牦牛绒的结合使雨天的黑帐篷能自然的收缩。一顶能容纳一家人起居的三十平米左右的黑帐篷,常常要经过数月的缝制才能完工。
康巴商人袖内交易
康巴商人著名的交易方式是两人将手伸入袖筒,按照约定俗成的方法出价和还价,如:伸出食指为1,伸出食指和中指为2 ;伸出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为3;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为4等。
婚俗
结婚是理塘人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经过双方多次沟通后,请喇嘛确定吉日。结婚当天,新郎家来到新娘家迎亲,迎亲的汉子们腰配藏刀,佩戴“嘎乌”等名贵装饰。通过洒吉祥水、念吉祥辞等仪式后才进门,新娘则换上服装,带着黄金“郭洽”等首饰。
藏式厨房
藏式厨房不仅是一间厨房,围绕灶台提供的热量,饮食、待客、睡眠,重要日常起居都在这里。
卧室
夜间寒冷,理塘人往往在距离灶台或者火塘不远处席地而卧,以酥油灯、柏树枝、松香来照明,长辈总会讲智美更登、格萨尔王及唐东杰布的故事给孩子们听,漫漫长夜充满着家庭的温馨。
主人房
主人房通常位于建筑阳面最大的窗下,阳光充足温暖。这里复原了男主人在藏纸张上写书法的场景,陈设着笔盒、竹笔、墨盒等藏式文具。藏文书法是藏族艺术的重要部分,分为乌金体,乌梅体,长足体等。
这样的设计、布置、组合,在曲折交叉的空间里渐次呈现,让游人身临其境,彷佛回到了草原上的游牧时代。“从去年11月至今,我们景区的专职讲解员先后前往城区多所中小学和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分批次培训了五千余名师生和干部职工,他们将利用空余时间前往博物馆等景点为各地游客讲解本土的特色文化、民风民俗。”理塘旅投公司宣传主管降央志玛透露。
“来到理塘集文化创意和休闲体验的仁康古街特色街区,游览、娱乐、就餐、休闲,还能观展、品评藏区宗教文化艺术,将极大丰富游客的消费生活。”谈及未来发展,杜冬信心满满,“康巴人蜡像馆开馆后的首个小长假,这里已是人来人往,今后一定会成为人们向往的文化旅游区。”
仁康古屋、五世嘉木祥故居
黄正清将军故居、芒康故居
民俗文化展示馆、藏式黑陶展览馆
圣地青年图书馆和仓央庄园
......
“勒通古镇·千户藏寨”国家4A级景区
正成为全州新晋文化旅游热门目的地
到天空之城
邂逅仓央嘉措
扫码看理塘VR全景
本期责编:肖宵 白马 实习编辑:李杰
举报/反馈

康巴传媒

18.8万获赞 2.1万粉丝
凝聚正能量 传播好声音
甘孜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