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为滇东北第一名寺的翠华寺位于大关县城东南里许的翠华山上。翠华山因漫山遍野苍松翠柏、修竹茂密、林木葱郁而得名。建于山腰森林中的庙宇故名翠华寺。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翠华寺。
据史料记载,大关县地处南方丝绸之路的古道上。“境内山峦重叠,峭壁千仞,鸟道崎岖,骑不得成列,车不得方轨,山高管密,地形险要”。但由于它是联接滇川、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车马穿梭、商旅云集。国内僧人云游朝拜滇西佛教名山一鸡足山,或远行印度、缅甸及东南亚诸国,大都取道大关先拜翠华寺。
故而翠华寺远近闻名,香火旺盛。翠华寺始建于清雍正初年。系四川峨帽山大坪信阳法师率徒云游至大关,见城东南山上流光溢翠,林木森森,地势开阔,环境幽美,遂萌生在此建庙之念。始建至今,已二百七、八十年。初建时规模较小,公元1732年,官绅、信士王铭、杨春荣等人发起扩建,正式定名为翠华寺。
扩建后的翠华寺系土木结构,传统的庭院式建筑。山门南开,有巨树分列两旁。山门内有一片旷坝,往东有石阶二十余级,庙门雄踞其上;座东面西,俯瞰城廓。“翠华寺”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高系门头。大门内通道两侧塑哼、哈二将。再往里走,有大、小两个天井,小天井上方是祖师大殿,正面供祖师,背后有韦陀。
大天井是整个寺的中心,东面四级台阶上是大雄宝殿,双层门拱高檐,“翠拥华严”、“大雄宝殿”两块金匾高悬檐下,“桂”、“绕”、“莲”、“台”四块长方匾分挂两侧。殿内释迦牟尼像端坐中央,两旁有若干神佛群像,构成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神佛世界、加之那飘浮的神帐、彩幡,幽暗的神灯,袅绕的香烟,烘托出神像庄严的情态,低垂慈祥的眼神,给人一种神秘肃穆清静绝尘的感觉。游人入内,则心入佛境,万念皆抛。
大殿外廊下有四根亮柱,中间两根挂有清光绪年间署大关厅同知陈撰写的对联,上书“翠色拥山杨柳枝头甘露润”,下书“华严开世界桂花香外白云飞”。廊前阶梯旁有丹桂两株,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岁至八月,香飘十里。翠华丹桂,堪称一绝。每片叶背呈白斑黑点,注目细看,酷似“贵”字。厅堂背后有五尺高白墙围一小园,园门上书“适园记”三个大字。园内种有菊、竹、兰、梅等名花异卉。园中心是一池碧水,水中冒出平台一座,台上建有六角敞面茅亭,围以宽面木栏,亭中设石桌石凳,池阶与凉亭有小石板桥相通,游人可漫步赏花,可入亭凭栏观鱼,也可在石桌上品茗手谈。确如当地文人吴梓伯所题:“适人之园”。
翠华寺香火兴旺,游人如织。正月梅花开,三月牡丹放,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都吸引着八方宾客。寺内佛事活动终年不断,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观音会更是热闹非凡,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生日的“佛浴大典”尤为隆重。那些善男信女们为除病驱邪免灾而抢喝佛祖洗澡水的场面给人印象极深。
翠华寺不仅因地理位置独特,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别致精美,佛事活动隆重而吸引着名山名寺僧众和天下游客,更令人倾慕的是这里的“桂花老酒”和“翠华贡茶”为滇川所独有。“桂花老酒”是僧尼们用本寺独特的丹桂花熏制而成,香味扑鼻,入口清醇,一杯下肚,回味无穷。“翠华贡茶”也是寺内僧尼引种的。翠华寺地势向阳,土壤气候皆宜茶叶生长,寺庙周围有茶树干亩,寺中僧尼长于制茶技艺,每年清明节前后采摘一芽二、三片鲜嫩叶,经三炒三揉,晾晒数日后呈铮亮环状,略显金黄色条纹,制成色香味俱佳的绿茶。翠华茶原料纯真,加工精细,形态优美,醇香宜人。
将茶叶放入水中冲开水后,叶条随水翻滚,人称“金耳环”。当地官绅还将此茶敬献慈禧太后,故称为“翠华贡茶”。不少人慕名而来,为的是一拜佛祖,二赏风光,三饱口福。清代文人梅宗黄游翠华寺后曾写下“净几明窗绝坐点,翠华寺里驻微轮;沉檀袅歇钟声静,一盏山泉品翠华”的诗句。
翠华寺除溶山水园林庙于一体外,还与周围的锦绣河山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组成一片游览胜地。寺的正西方有一笔架山,与寺隔河相望。主峰海拔1800米,巍峨壮丽,清秀翠绿。
有人说,纵观全国南北诸山,形如笔架的不少,但如大关笔架山形态如此优美,位置如此理想的却不多见,可谓滇东北第一秀山。
翠华寺自建造以来,几遭损毁。八十年代初,政府落实宗教政策,佛教协会和信徒们又捐资出力整修寺庙,现已完成部份维修工程。最近,四川、浙江等地的能工巧匠正在精心施工,整修工程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寺内香火如初,每逢重大佛事活动,四川、贵州、昆明、昭通等地僧众纷纷前往,当地信徒也成群结队而来。翠华寺又重现出当年的盛况。大家之前了解这翠华寺么?
举报/反馈

小伙说故事

125获赞 23粉丝
小伙说故事,没事天天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