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近两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推出“防沉迷”系统。例如苹果、谷歌去年推出的防沉迷系统,以及腾讯游戏、抖音等平台上线的“青少年模式”。近日,映客直播中也加入了“家长控制模式”,与之前的那些企业一样,目的都是想办法控制未成年人使用软件的时间,以及防止在此期间可能产生的“过度打赏”的行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平板早已是许多人的标配,所以沉迷于各类硬件和软件的可不只是青少年,成年人沉迷起来,程度丝毫也不逊于未成年人。这才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机构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帮助人们从过度的沉迷中解脱。
说起防沉迷系统实施的推动,就不得不提非营利机构Time Well Spent。在其创始人Tristan Harris看来,科技公司过度侧重于对硬件和软件的研发和生产,一心想要生产出更厉害的产品,甚至希望它们比人类更富“智慧”,但是却忽略了这些产品中的技术会利用人的情绪和直觉对用户进行控制。
这种担忧起源于Harris在谷歌担任产品经理一职之时,发现了用户会在焦虑情绪下重复查看手机推送和电子邮件,当时他曾向谷歌提议通过某些设计使此种状况得以转变,然而最后被公司否决。
实际上,Harris所提出的这种现象如今已经常态化。想想平时的我们,不管是走路、吃饭、休息、甚至是开车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看手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只是焦虑,但这样问题反而更严重,因为人本就是情绪动物,而现代人容易被各种情绪驱使去看手机这类科技产物。
日复一日,人类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科技的“奴隶”。Harris针对此种现象提出“科技降级”的概念,这些科技的产物会让人对它们上瘾,降低人们的注意力,并且让人们更容易在情绪的裹挟下传播内容。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就在《摩登时代》中饰演一位被新时代潮流裹挟的工人,深刻探讨了人与科技的关系。而80余年后的今天,人类似乎依然生活在这种裹挟中,并且状况更严重了。有人认为这种担忧过于忽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想想我们的日常生活,多少人沉迷在手机中无法自拔,有时候主观能动性在科技的力量面前的确不堪一击。
对于这种现象,美国著名作家、《哈佛商业评论》前主编 Nicholas Carl认为,在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面前,人类应该保持一种“超脱”的状态,而不是被这些本应是工具的科技产品占据时间和精神。
如今,无数的社交软件和互联网产品将人们的生活填满,但这并不会让人们真的感到充实。相反,被科技“降级打击”的人类可能已经沦为了科技的“奴隶”,一旦将来出现更高层面的科技,比如弱人工智能转化为强人工智能,而人类依然不能超脱,那么很可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好在现在认识到这个问题还不算太迟。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科技公司已经在采用各种手段防止“科技降级”的进一步扩散,支持帮消费者重获控制权的产品。相信在人类的努力下,我们可以做到不被科技所奴役,而达到超脱的状态。
举报/反馈

最极客

8.3万获赞 4万粉丝
关注前沿科技与极客文化的新媒体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