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杨堃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我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中欧班列的开行,短短几年间,从少到多,构建起亚欧物流新通道,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速已经超过外贸总体增速。
5年多来,设施联通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中欧班列开行至今取得了哪些可视性成果?对于合理关切我们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对“一带一路”建设会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杨堃。
三项进展引人注目
中国经济时报:设施联通尤其是交通领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以来的5年多时间里,在您看来,在设施联通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杨堃:5年多来,通过硬件设施的建设、运输服务的提升以及相关规则标准的完善,“一带一路”沿线的陆海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联通程度和运转效率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较大进展。比如,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等项目建成或顺利推进;我国参与了34个国家42个港口的建设经营。
二是国际运输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比如,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约15000列,通达境外15个国家50个城市;海运航线通达200多个国家600多个主要港口,海运互联互通指数保持全球第一;我国与96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其中的51个国家实现了直航,我国航空公司共开通40个“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467条国际定期航线,每周航班数量超过3500班。
三是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比如,通过协调亚欧两大国际铁路组织、建立跨国海关国际协调机制等举措,中欧班列在“统一运单”“安智贸的铁路运输应用”“解除国际运邮禁令”“铁路运单提单化”等运输、关检、贸易及金融规则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对补充完善国际铁路联运规则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亮点纷呈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经济时报:与2017年“一带一路”峰会相比,两年来,设施联通领域有哪些亮点让您印象深刻?
王杨堃: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三个领域的亮点。
一是中欧班列总体朝向规范化、集约化和高质量方向发展,在开行规模倍增的同时,回程班列数量占到去程的七成,重箱率超过80%,通关便利化、运单提单化、运贸一体化、服务品牌化等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协调工作不断深化,国内协调机制日益完善并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在由我国接管经营后,通过完善航线网络、改进作业效率、提升陆海快线服务等措施,其集装箱吞吐量的全球排名由接管前的第93位跃升至第36位,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三是郑州至卢森堡的“空中丝绸之路”,通过打造“双枢纽”货运航空网络,并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不仅使郑州机场成为全国增速最快的大型机场之一,首次跻身全球机场50强,也初步积累了航空枢纽经济发展的经验,为内陆地区更好地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机制。
中欧班列已成长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中国经济时报:春风得意马蹄疾,今天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被形象地称为“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从2011年开行到现在,中欧班列已有8年多的时间了。您如何总体看待8年来中欧班列的发展?在您看来,取得了哪些可视性成果?
王杨堃:确实如你所说,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8年来,中欧班列的开行规模高速增长,辐射范围大幅拓展,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品牌效应逐步彰显,发展效益持续提高,走出了一条常态化、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径,从国际货运领域的一个亮点成长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旗舰项目,目前已逐步进入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作用在进一步增强。
一是形成了较高水平的集疏运网络,比如已形成经四大口岸进出的三条物流通道,班列运行线路超过百条,境内外枢纽、边境口岸及境外还箱点建设不断加强;二是构建了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体系,比如全程运输时间整体压缩了三分之一,通关时间压缩了50%,“一站式”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冷链运输、跨境电商、金融保险等增值业务不断拓展;三是完善了国际国内协调机制,比如沿线七国铁路在宽轨集并、计划商定、信息协作、全程运行图和通道建设能力等方面深入推进合作,国内协调委员会在统一品牌、价格谈判、安全保障、运输组织优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四是促进了内陆地区对接开放型世界经济,比如重庆、成都、郑州、西安、武汉等地借助中欧班列发展加快了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提升了国际知名度,人民群众通过回程班列和运贸一体化的发展,享受到更多境外优质商品的实惠。
要解决好沿线国家合理关切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包括中欧班列在内,沿线国家普遍持支持、欢迎态度,但多少也有一些杂音,据您了解,目前沿线国家的一些合理关切主要是哪些?我们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王杨堃: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也始终强调和践行着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原则,并展现着作为一个大国的担当。当然,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利有弊,风险和收益也都是相伴而行,即便在设施联通这个共识最广、普遍关切且优先合作的领域,也难免存在各种意见和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
据我了解,在项目实施层面,沿线国家主要关心经济社会效益、投融资、环保、劳工权益等方面,比如项目的实施是否会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些关切,我们都要充分的重视。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和原则,展现大国担当,增强政治互信;二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发扬丝路精神,围绕造福各国人民这个目的,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三是完善项目实施的规则体系,一方面主动对接国际规则,遵守当地法律,尊重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完善责权利机制,有效保护各方正当权益;四是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一方面要通过包括对外宣传在内的各种渠道,及时化解误解和矛盾,特别是用实际行动回应质疑和非议;另一方面要善于忍耐和等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把握正确的时机,稳步推进合作进展。
期待把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中国经济时报:据我了解,您是要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在您看来,此次峰会对“一带一路”建设会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对于设施互联互通来说,您有哪些期待与建议?
王杨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合作平台,此次峰会作为与会各国交流互鉴的平台,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各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共识,进一步明确推进务实合作的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合作实施的机制。
最为期待的还是能够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把相关国家的共识和先进的理念更多地转化为务实合作的行动,从而造福更多国家和人民。建议方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加强。
第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特别是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使硬联通和软联通更加相得益彰,将设施联通与“五通”的其他方面进行更好的联动与融合,提升风险应对处置能力和整体效益。
第二,国内各地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更加注重契合国家战略要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更加注重结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国际供应链、产业生态圈的营造,更加注重区域间的协同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协调,以一个个典型项目为抓手,务实推进相关工作。
第三,积极通过典型项目的示范作用,带动相关国家参与共建,包括在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中积累经验,提升项目质量和效益。
第四,参与项目实施的各类主体,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力开展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同时,在遵守和对接既有国际规则的基础上,为优化相关规则提供中国方案。
综述
中欧班列用“加速度”释放更大贸易通道潜能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羌笛一曲丝绸路,胡马千年五彩弦。古道西风今又现,葡萄美酒话缠绵。
西班牙肉制品、荷兰奶酪、波兰水果、德国汽车……越来越多的欧洲产品搭上日益繁忙的中欧班列,进入世界最广阔的消费市场,走入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与此同时,满载日用百货、服装、电脑等中国商品的列车,风驰电掣中奔赴欧洲各国。
中欧班列开行至今成效显著
自2011年3月,第一列中欧班列货运列车从重庆出发,直达德国杜伊斯堡,打通了中欧国际贸易的陆路大通道,开辟了新时代的“丝绸之路”。8年来,中欧班列从开通到现在,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被喻为“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
据记者了解,2016年6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在华沙共同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2016年6月8日,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约15000列,通达境外15个国家50个城市。中欧班列日均运行1300公里,正点率接近100%,最快12天抵达欧洲,运输时间是海运的三分之一,中欧班列全程费用较开行之初已下降了30%,仅为空运价格的五分之一。
据了解,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品类不断丰富,几乎涵盖了沿线人民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沿线国家对中欧班列充分肯定、充满期待,认为中欧班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中欧班列开行至今,已取得以下4项成效。
一是开行数量快速增长。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2018年总共开行6363列,同比增长73%。
二是货物品类日益丰富。在去程组织上,目前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品类已从单一的IT产品,扩大到衣服鞋帽、汽车汽配、粮食食品、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家具、化工品、小商品、机械设备等品类;在返程组织上,已形成以汽配、机械设备、日用品、食品、木材为主的固定回程货源。
三是国际铁路合作机制成功创建。2017年4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倡导和推动七国铁路部门签署《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纳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四是运输保障体系框架稳步构建。铁路总公司根据国内发运需求动态调整运行图,基本形成国内65条中欧班列线,统一从西中东三条通道出境与国外铁路顺畅衔接的格局。在开行范围上,组织协调国内外各平台不断拓展班列覆盖区域,目前已经通达境外15个国家50个城市。
中欧班列让一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遗忘的角落”重新回到聚光灯下,帮助它们接入全球化的大网。
正如波兰罗兹市副市长克日什托夫·皮翁特科夫斯基所说:“作为老工业中心,罗兹市的发展一度举步维艰。如今,借助中欧班列,波兰计划将罗兹打造成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将给当地创造数百个就业机会。罗兹的变化是中欧班列给波兰带来发展机遇和活力的最好例证。”
使中欧双方实现了共赢
数据显示,2018年中欧贸易额达6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创历史新高。中欧共同维护坚实、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积极促进双向贸易和投资,为推动各自经济发展和创新持续注入新动力,也成为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正能量”,这其中,中欧班列功不可没。
中欧班列夯实了中欧合作硬件基础。目前,中欧班列已从中国开往欧洲15个国家的数十个城市,开行近1.5万列。得益于中欧班列的蓬勃发展,在德国杜伊斯堡市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由2014年的40家增加到目前的100多家,中欧班列的开行仅在物流领域就为这座城市创造了超过6000个就业岗位。中欧班列、国际航班以及优质港口的互联互通,极大地缩短了中欧间的距离,提高了欧亚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的节奏和效率。
同时,中欧班列也促进了国内港口和城市的发展。
郑州是全国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内陆城市,是全国首批12个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之一。郑州铁路东站货运口岸为一类口岸。开放经济的大力发展,口岸监管配套功能的不断完善,是促使中欧班列(郑州)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郑州一家名叫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公司通过实施‘以运带贸、以贸促运、运贸互济’的策略,依托中欧班列(郑州)遍布欧洲和中亚等地区的业务网络,通过直采直购与欧洲、中亚等生产厂家和公司直接合作,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业务。‘运贸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在增强班列自身‘造血’功能同时,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建设惠及的地区和民众范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杨堃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王杨堃介绍,目前中欧班列(郑州)运输货类呈现由前期的普通基础工业产品,逐步向机电设备、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货物货源结构性转变,有力推动了郑州的快速发展。
中欧班列帮助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将“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欧洲国家,同时将国外高质量的各种产品运回中国,有力地促进了中欧经贸往来,繁荣了经济,丰富了沿线人民生活,使中欧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
案例
“16+1合作”,宁波探路先行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杨益波
“16+1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创建的新型合作平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7年来,“16+1合作”力度不断加大,机制渐趋完善,地方交流合作日益增多。
宁波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从承办中东欧特色商品展起步,到连续4年举办中东欧博览会,再到启动建设国内首个16+1经贸合作示范区,这个“古丝绸之路‘活化石’”“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在经贸、人文等方面,与中东欧结下“不解之缘”。
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商品经宁波进入中国
“塞尔维亚的水果味鸡尾酒;波黑的冰红茶;斯洛文尼亚的薰衣草肥皂;马其顿的养生松露果酱;匈牙利的蜂蜜;波兰的蜜蜡;拉脱维亚的鱼罐头;罗马尼亚的葡萄酒……这些中东欧各国的特色商品,在这里随处可见。”市民张女士几乎每个周末都要来宁波进口商品中心看看,“以前买这些,要么通过海淘,要么出国买,现在家门口就能买到,非常方便。”
自2014年6月8日举办首届中东欧特色商品展后,宁波便迎来了中东欧的“高光时刻”:成为国内首个针对中东欧国家制定优惠政策的开放城市;拥有国内首个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检验检疫试验区;建立中国海关与中东欧国家海关的合作平台与联络机制;搭建包括中东欧商品常年展销中心、中东欧贸易物流园、中东欧工业园、中东欧会务馆、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数字16+1经贸促进中心在内的10大平台;成立国内首个由地方政府设立的中东欧博览与合作事务局……
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为中东欧商品的进入铺平道路。截至目前,宁波进口商品中心已累计开设15个中东欧国家的23个特色馆,汇聚了近5000种特色商品。
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商品,经宁波进入中国,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宁波制造”“宁波民企”走进中东欧民众的视野。
公开数据显示,宁波与中东欧贸易总量已由2014年的24.43亿美元扩大到2018年的36.96亿美元,增长51.5%,占全国比重由4%提升到4.5%。宁波与中东欧国家落地的双向投资项目135个,领先全国。
多领域合作,人文交流更加紧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除了经贸上的互利共赢,宁波与中东欧之间的人文往来也愈发紧密。
2017年11月23日,由原文化部和宁波市政府合作共建的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落成,这是中国在中东欧国家建立的首家文化中心,至今受众超2万人次,已成为中东欧民众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宁波也由此拥有第一个海外文化传播阵地。
去年11月12日,“16+1”中小企业合作官员研修班在浙江万里学院开班,这是宁波首次面向中东欧举办研修班。会上,17国经贸官员齐聚一堂,重点围绕“16+1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互动。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徐侠民说,通过举办研修班,将积极探索构建“16+1”经贸官员联通机制,夯实民心相通基础,为宁波与中东欧之间扩展更多的交流渠道。
这些仅仅是个缩影。近5年来,宁波先后与78所中东欧国家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签署近100项教育合作项目,双向交流学生500余人;引进多名院士,与多家省内企业深入展开项目合作。连续4年推出“百团千人游中东欧”活动,输送双向旅客超万名。与中东欧国家21座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实现16国友城全覆盖。
合作远远不止于此。目前,宁波正在研究制定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人文交流3年行动计划,将形成新一轮交流合作规划。同时,充分发挥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作用,将在中东欧国家举办宁波文化周、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文化交流活动。另外,将进一步提升在教育、旅游、体育、艺术、影视等领域的合作层级,争取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从经贸拓展到多个领域合作,从“试水”到常态化运作……一连串开放措施,使宁波“拥抱”中东欧,有了更多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