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儒家的“仁”是什么
“仁”是儒家最基本的社会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他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无不围绕仁展开,三纲五常是儒家倡导的基本社会伦理准则,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所以,了解儒家思想,首先就要理解儒家的“仁”的基本涵义。
“仁”的本意是亲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说文解字》仁,亲也。孔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儒家认为应当用“仁”来处理伦理社会关系,主张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而孝悌则是“仁”的根本。
在孔子看来,人应该友爱大众,亲近贤德的人(《论语·学而》)。孟子则对“仁”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仁”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是一个人仁德的开始。”还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把“仁”上升到人本性的高度。
墨子画像 图片来自网络
“仁”是人最基本的品德,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喜欢真正的善人,憎恨真正的恶人(《论语·里仁》)。
不仁的人不会淡然的长久处于贫困或者安乐的生活境况中,他们会因为长久贫困而铤而走险、胡作非为;或者因为长期安乐而骄奢淫逸、腐化堕落,很难保持人的本心(《论语·里仁》)。
“仁”是一个人内在的品德,要表里如一才可以称为“仁”。在孔子认为,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人很少有仁心。如果一个人表里不一,没有仁爱之心,那么即使遵从礼制也是表面文章毫无意义。
仁德是修身的关键。一个人只要立志于培养自己的仁德,那么他就不会做坏事。如果一个人去掉仁德,也就不能成为君子,君子应该时时刻刻不违背仁德。孔子认为仁德甚至比生命更宝贵:志士仁人不能因为求生损害仁德,当生命和仁德冲突时宁可杀身以成仁。
仁德对于人健康长寿也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具备仁德,那么他的身体动静就会适宜有节制,喜怒哀乐适度而不伤害自己的仁德本性和高尚情操,因此做到“仁者寿”。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将“仁”由个人修养上升到治理国家,提出了“仁政”的概念,强调“以民为本”、“为政以德”,作为统治者要宽厚对待百姓,让百姓富足。应当说,孟子的“仁政”思想,即使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有其进步意义。
怎么能做到“仁”
孔子认为,“仁”虽然高尚,但并不难做到。他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们一心追求仁德,仁德自然就会具备了。《论语》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子贡、樊迟、司马牛等众弟子向老师请教如何培养个人的仁德,孔子在和弟子们的问答中谈了很多具体的方法。
弟子颜渊问孔子:怎么能做到“仁”?孔子回答:克制自己的不正当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制(克己复礼)。能不能做到“仁”取决于自己,与别人无关。颜渊又问:具体怎么做呢?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在这里没有告诉颜渊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他求仁不能违背礼制(礼仪、道德、法制)。
在回答弟子仲弓时,孔子说道:参加社会活动像会见贵宾一样庄重,管理百姓像参加祭祀活动一样严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努力做到在社会上和在家里都没有人怨恨。孔子在这里谈到“仁”应该端庄严肃,并且要存忠恕之心,换位思考,不要招人怨恨。
弟子樊迟——也是孔子的司机,问孔子:怎么能做到“仁”?孔子回答:做难事在人前,收获成果在人后。宋代范仲淹将其概括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回答子贡提问时,孔子说:自己想立足于社会也要让别人能够立足,自己想事业通达也要让别人事业通达。明确指出了人与人之间应该互助。
回答司马牛时,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谨慎。回答子张时,孔子则说:在社会上能做到谦恭、宽厚、诚信、聪敏、乐善好施,就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孔子认为,刚强、坚毅、朴实、慎言这几种性格很接近“仁”。
孔子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弟子给出了不同的方法,但不外乎是让弟子谦恭谨慎、诚信质朴、友善互助、遵守礼法。
在孟子看来,“仁”虽然是友爱他人,但是这种友爱应该遵从人类亲近亲人的本性,应该是从亲近自己的亲人开始,也就是说“亲亲,仁也。”由友爱亲人进一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做到了“仁”。
老子出关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学术流派对“仁”的批判
同时代的墨家、道家、法家并不认同儒家的“仁”的观点。
墨子主张:“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主张不分亲疏,无差等的“兼爱”。而儒家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是有亲疏差别的,因此,“仁爱”也必然因人与人关系的亲疏而有程度的不同。孟子认为“仁”是本性,是人心,人情莫不爱自己的亲人,要求把所有人不分亲疏一视同仁的去爱,是不符合人性的。所以,孟子主张推己及人,以爱亲人的心去推广到爱他人,这一点与墨家的“兼爱”不同,事实上墨家无差等的“兼爱”虽然很美好,但却很难实现。
老子认为:“天地不仁。”天地无差别的对待所有生命,不干预万物的本性,让万物顺应其本身的习性自然生长。“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仁义是天地大道被废弃之后的产物,儒家的“仁”是人为的道德准则,是有为的,不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固有规律。
庄子则认为人性自然,儒家的“仁”不是人本性固有的“仁”,而是对人性的束缚,“爱他人”和“利他人”都产生于仁义,但是甘心为仁义牺牲奉献的人很少,而利用仁义牟取利益的人很多。而且仁义很虚伪,将成为贪婪的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庄子提出“至仁无亲”,认为:仁德高尚的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没有亲疏之分,否定儒家的仁爱差等的说法。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则站在富国强兵的角度对“仁”进行了批判,认为商末周文王躬行仁义而天下归周;春秋时期徐偃王躬行仁义而被楚国所灭,仁义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合现代,先王的仁义无益于治理国家。
客观的说,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所做的分析和批判还是比较中肯的。自汉武帝刘彻时起,儒家的“仁”的思想被封建帝王利用,以推行“仁政”的名义掩饰暴政,把“仁”作为麻痹愚弄百姓的教化工具,用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但是,必须承认,“仁”对于社会伦理关系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我们现在学习“仁”,要把儒家传统“仁”的理念注入时代精神,丰富其内涵,决不能食古不化。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渔樵逍遥擅长中国古典文学,对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都有一些了解,今后将系统的写一些关于国学的文字,献给想系统了解国学的朋友,希望大家能喜欢。
举报/反馈

渔樵逍遥

1205获赞 276粉丝
长于古典文学、史学、诸子百家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