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王粲(字仲宣),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僚之家。为避董卓之乱,他南下襄阳依附刘表,因其貌不扬,身材瘦小,衣着随便,未被重用,郁郁不得志长达15年。
一日,王粲登楼有感,写下了《登楼赋》。全文虽然只有300余字,其内容却情寓于景,借景抒情,其情亦真,其言亦哀。千百年来,人们把《登楼赋》作为经典之作,这引起了古今众多诗友的极大兴趣。其文堪称名篇,流传至今。
据《襄阳府志》记载:仲宣楼毁于民囯初期,1993年襄阳市政府依据奎星楼修建的仿古模式,对此楼又进行改造和修复。修缮后的仲宣楼高达17米,面积约650平方米。该楼分为城墙、城台和主体三大部分。整个楼为双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同时,还注重古建筑风格和内涵品质。如今的仲宣楼一楼为“汉风馆”,古今结合;二楼为“汉韵堂”,旨在将古典建筑风格与西式现代商务元素相融合;三楼为“汉赋阁”,是集艺术品收藏,琴、棋、书、画交流于一体的主题古文化中心,为文人墨客和艺术家们搭建了一个欣赏、献技、交友的平台。
襄阳老市民大多知道:襄阳古城墙建于汉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城墙全长7330多米,均高8米,北临汉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以河流为天然屏障的古城墙,也是全国保护较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襄阳古城墙经历了“枪林弹雨”和“严峻考验”。据说,从宋元襄阳之战到解放战争中的襄樊战役,襄阳城墙上发生过大小战役数以百计。可以说,过去的襄阳城墙犹如一个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坚强战士,经受过“枪林弹雨”的侵袭。
它饱经沧桑,也是解放襄阳的一个历史见证,为后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历史文化教材。
忆往昔,看今朝,古城墙、仲宣楼是个好去处。文朋诗友登上仲宣楼,站在观景平台上,极目远眺那林立的高楼建筑群、美丽如画的护城河畔,你会心花怒放。
漫步在古老的城墙上,你会激情四射、有感而发地写出真实感强烈的好诗好文来。
仲宣楼、古城墙是襄阳一张亮丽的名片,也是襄阳历史文化的见证!
举报/反馈

襄阳故事

1.3万获赞 840粉丝
专注播报生活看点,解读社会故事
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