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提起法国,除了巴黎的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南法蔚蓝的大海,卢瓦尔河谷美轮美奂的城堡,或是各地可见的酽酒美食,绘画雕塑。对我们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令人眼花缭乱、精致奢华的奢侈品品牌。
比如:
爱马仕 Hermès
爱马仕
路易斯威登
路易斯威登
香奈儿
香奈儿
纪梵希
纪梵希
除此之外还有知名美妆品牌圣罗兰(YSL)、迪奥Dior,法国珠宝腕表世家梵克雅宝VCA、卡地亚Cartier、宝诗龙,知名服装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等。
法国时尚
这些时尚大牌的兴起,得从15世纪的一场战争开始说起,1572年,臭名昭著的宗教战争“圣巴托罗缪之夜”爆发,从此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加尔文教派的胡格诺派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宗教战争。
1598,亨利四世颁布了著名的"南特赦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而当时天主教主要由贵族组成,而贵族对于商品工艺、材料的极致追求也为日后法国成为顶尖奢侈品王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圣巴托罗缪之夜
而天主教在艺术和手工艺上的高水准要求逐渐上升到了国家的层面,法国王权得以大大振兴,而宫廷对日后奢侈品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到了17世纪,法兰西应运而生了一位伟大君主,他真正将「精致」和「高端」注入了法国人的血脉,可以说,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将法国推上了世界奢侈品生产和消费的顶峰。这个人就是法国的路易十四国王。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国王,本身就是一名虔诚天主教徒,他是奢侈品的疯狂爱好者,发明了高跟鞋,喜欢和工匠一起研究新奇的工艺品,比如,绣金线的地毯和镶宝石的假发。
高跟鞋
热衷时尚艺术的路易十四国王,为了弥补身高上的不足,穿上了高跟鞋,此后他的鞋跟高度引爆了整个欧洲,推进了高跟鞋的流行,路易十四的穿着打扮乃至喜好,都成为了皇室贵族,乃至全欧洲的模仿对象。
路易十四引流整个欧洲的时尚
法国这种从宫廷蔓延开来的对于艺术和美的奢华追求之风,不仅在当时引领了全欧洲的时尚潮流,甚至在400年后,还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消费习惯,这些价格极端昂贵的商品从原材料挑选、制作工艺、到包装宣传,都蕴含了法国人对艺术精神和生活的精致追求。
“对法国人来说,品位是商业最大的成果”,到1700年,巴黎一跃而为欧洲第一大城市,法兰西也取代了意大利,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
崇信天主教的王室往往与挥霍浪费的生活方式是同时并进的,王室和社会上层的消费开支对于带动社会的消费具有极大的号召力,从而带动起全社会的消费浪潮。
此后,天主教的宗教元素与时尚一直形影相随。
在16世纪基督教宗教改革后,一般信徒拥有解经释经的权利,不同观点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宗教服装的款式、颜色。实际看来变动是很小的,牧师服装已有800年没有进行过大的改动,其他等级也基本如此。
而教宗却是个例外,上一任教宗本笃十六世有至少48套法衣,教宗们有一套自己的“时尚哲学”来反映他们对神对宗教的解释与态度。
本笃十六世
2018年春季VOGUE公布了Met Gala的时尚大片,宣布了当年的主题是《天赐之体:时尚与天主教的畅想》,这就是一场时尚与宗教结合的视觉盛宴。
作为时尚界一年中最隆重的晚会,时尚、电影、政治、商业等领域中“分量感”十足的人物都会悉数到场,也被誉为“时尚界的奥斯卡”。
众多名流出现met gala展
这次的 Met Gala 深入探索时尚与宗教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具有社会特殊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和终极关怀。
met gala展
met gala展
其实这已经不是大都会博物馆第一次策划宗教时尚展,早在1983年他们便举办过一次名为“The Vatican Collections: The Papacy and Art”的展览,该展在当时大受欢迎。
虽然主题不同,但也反映出宗教元素对时尚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而时尚在现代社会作为人们的一种“心理慰藉与托付”,对它的虔诚可谓与对宗教的“忠诚”信仰并肩。服装、时尚经常借用宗教的某些元素或其具备的“神秘感”宣扬或达到某种诉求和愿景。
1983年展
这次巴黎圣母院被烧事件,造成标志性建筑塔尖的倒塌,玫瑰花窗等建筑的严重毁损。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要发起国际募捐活动重建巴黎圣母院时,法国开云集团CEO弗朗索瓦-亨利皮诺表示捐款1亿欧元(约合7.6亿人民币)修复圣母院。
开云集团CEO
继开云之后,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主席兼CEO 贝尔纳·阿尔诺将出资2亿欧元(约合15.2亿元人民币)修复巴黎圣母院。
LVMHCEO
法国皇室的奢侈要求推动了民间手工业的高速发展,宗教和艺术为时尚大牌的诞生提供了文化土壤,而如今巴黎时尚大牌的掌舵者正在为维护文化、宗教、艺术的沉淀而努力付出着。
更多资讯,请关注码上花
举报/反馈

专注的Marker

8获赞 2粉丝
专注移动物联网12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