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世纪前后,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渐渐兴起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伴随着它的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也悄悄地应运而生,并绵延千载。词与燕乐几乎联袂而至,它依附于燕乐乐曲而临世。我们考察词的发展轨迹,研究词的衍化历史,必须首先探本溯源,因此应对孵化词体的燕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燕乐是我国隋唐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民族音乐系统。燕乐又称“宴乐”,古代“燕”“宴”相通,其功能多是宴饮时娱宾助兴,故称“燕乐”。我国自古即有以乐助宴的传统,从民间的篝火聚饮到宫廷的华灯豪宴,前代典籍屡见记载,隋唐时期燕乐的形成不过是对前代助宴之乐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从音乐史、文化史的角度审视,它又是一次重大的音乐革命,其主要表现就是对外来音乐和边疆民族音乐的广泛吸收和融合。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云:自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这里的“胡部”即是指与中土音乐相对而言的外来音乐。由沈氏言可知宴乐在天宝年间已正式形成,并成为正统音乐殿堂里的重要成员,它与“先王之乐”、“前世新声”先后继踵,比肩接武。此处所说“雅乐”、“清乐”、“宴乐”分别代表着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即先秦、汉魏六朝与隋唐。“宴乐”就是隋唐时期音乐革新的结晶。
燕乐的脱胎形成也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早在隋代之前,中原地区就开始掀起了吸收、融化和改造外来音乐的浪潮。至隋大业中,炀帝将“胡夷”之乐纳入正统,推进了燕乐的脱胎与成熟。逮至李唐,其风益盛。
元稹《法曲》诗云:“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沈多咽绝,春莺转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王建《凉州行》诗中甚至说“洛阳家家学胡乐”;可见唐代胡乐对中土影响的普遍和广泛。
朝廷则于开元二十四年明确宣布“升胡部于堂上”,“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君倡于上,民应于下,天下熏然成俗,燕乐遂脱颖而出,大行于世。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其《近代曲辞·序》对燕乐发展过程作了详细描述和介绍:
隋自开皇初,文帝置七部乐:一曰《西凉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至大业中,炀帝乃立《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器工衣,于是大备。唐武德初,因隋旧制,用九部乐,太宗增《高昌乐》,又选《宴乐》而去《礼毕曲》。
其著令者十部:一曰《宴乐》,二曰《清商》,三曰《西凉》,四曰《天竺》,五曰《高丽》,六曰《龟兹》,七曰《安国》,八曰《疏勒》,九曰《高昌》,十曰《康国》。而总谓之燕乐。声辞繁杂,不可胜纪。凡燕乐诸曲,始于武德、贞观,盛于开元、天宝。
郭氏梳理了隋至盛唐时期宫廷音乐的发展,昭示了燕乐的衍变情形和开元、天宝“声辞繁杂”的状况。从隋文帝杨坚始,历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至太宗李世民,绵延半个多世纪燕乐方大体定位。
由此我们既可看到外来音乐与中土音乐同化合流的轨迹线索,又可知道燕乐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在燕乐系统的家族中,边疆民族的音乐和外来音乐已经占了绝大多数席位,中土固有的清乐也被改造纳入了燕乐的行列。因此燕乐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吸收、融合外来音乐的过程,也是一个旧曲翻新,代有增益的过程。
举报/反馈

星座百愿

3498获赞 294粉丝
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