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与玄奘精神
文/王亚荣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玄奘(约600--664),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玄奘幼年正值隋末的动乱,父母丧亡,家庭贫困,跟随兄长生活并出家。十三岁时,朝廷下令试经度僧。玄奘年龄不合标准,但远绍如来的精神气度和聪颖异常的风度折服了官员,于是破格剃度。二十岁时,社会动乱加剧,玄奘离开长安、洛阳两京地区南下四川,在成都受具足戒。之后四处巡礼求学,先后在北方和南方请教高僧,如道深、道岳、法常、僧辨、玄会,学习摄论、毗昙、俱舍等。唐代,全国统一时间不长,佛教信仰虽然广泛普及,但三藏典籍仍多有未翻,异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玄奘萌发了亲自到印度去学习的念头。
玄奘请求出国求法,没有得到官府批准。后恰巧遇到大旱灾,政令松弛,于是玄奘冒险私自出关西行。在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才使得比较顺利地通过大沙漠、雪山,到达了印度。玄奘在印度留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跟随戒贤大法师学习。五年间,学业大进,被推选为“十德”之一。玄奘巡礼印度各地,参访求教。后得到戒日王的赏识,在曲女城召集全印佛学家,召开佛学辩论大会,以玄奘为论主。玄奘讲经论法,大众都佩服不已。于是,大乘派的佛学家尊称玄奘为“大乘天”,小乘派的学者尊玄奘为“解脱天”。玄奘获得了极高的声誉的消息,传回了祖国。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所获梵本经论总一千帙,六百五十七部。佛像七躯,肉舍利一百五十粒,还有骨舍利一函。玄奘归来,长安道俗奔迎,倾都罢市。玄奘谢绝了唐太宗请还俗辅政的要求,在长安国立译场翻译佛教经典。并应太宗之请,写作《大唐西域记》,备述所历一百三十八国的见闻。
玄奘回国后专注于译传经教,直到临终前,译经不辍,不弃寸荫。弟子的培养,法相宗的形成,都是最初在佛经翻译的译场中完成的。当然,玄奘对佛经的翻译,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创立“法相宗”。从他翻译的1335卷典籍中可以看出,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对所翻经典的理解以及翻译程式都有创新,被后代称为“新译”。 他的翻译水平和译场所出经本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非常高,被《宋高僧传》称之为“天子之书”,其权威性可见一斑。
法相宗的思想理论也受到了其他国家地区的重视。日本僧人道昭、智通、智达等先后来中国留学,亲受唯识学于玄奘,把唯识学引回本国。之后,玄昉也来华,游学于玄奘的再传弟子智周,至今传承不绝。另外,韩国当年也有法相唯识的继承,至今仍有研习者。
总括玄奘的一生和贡献,堪称“完人”。作为出家的佛教徒,玄奘不仅舍身求法,生死置之度外,而且恪守戒律,物我如一,终生不逾其道。作为学问僧,玄奘译经传法,培养后学,多年始终如一,成果辉煌。被大唐帝国视为“国士”,玄奘建言献策,促进中西交往,倡导西域和平,宣传“仁义之风”(玄奘《请附讯物及书往西域表》)。作为长安佛教界的领袖,玄奘积极维护教门利益,尤其在拜俗问题、大臣监护、勘同俗法等矛盾上,表现出了极其高超的智慧。在玄奘短短的一生中,玄奘每时每刻都没有忘记自己出家时的誓言,也每时每刻都在践行自己出家时的誓言,孜孜矻矻,身体力行,其道德人品被全社会奉为楷模。玄奘去世后,长安市民倾城相送,说明玄奘以及玄奘的精神和普通民众的关系是如何的融为一体,是如何地被老百姓所认可,所敬仰。
那么,什么是玄奘精神?可能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玄奘精神就是和平精神,就是为了众生得到解脱而奉献出自己一切的精神。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说,玄奘精神集中地体现了佛教信仰世界性的特点,一是超越性,二是广泛性,三是恒久性。这种精神超越了生命的形态,超越了国家和种族,超越了不同的信仰,也超越了古今的时空范围,抽象和升华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理念。所以,玄奘大师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1335卷煌煌巨著,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玄奘精神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值得尊敬并大力倡导的,得到了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尽管一千多年过去了,玄奘大师仍被奉为全世界的文化伟人,这是中国佛教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来源:大慈恩寺
编辑:山峦
审核:Ryan Alexia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