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北科智库”成果,《数说北京科技创新》透露,在科技创新领域,北京万名从业人员中R&D(研究与发展)人员数、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论文产出规模、技术交易成交额、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等五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数说北京科技创新》以2001-201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纵向分析,反映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基本态势和特征,通过横向分析,反映北京科学技术发展在国内所处的位置。
该书提到,2016年北京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数居全国最高水平,分别约为上海、广东和江苏的1.8倍、4.1倍和2.9倍,是全国平均水平4倍。R&D经费强度方面,2001年为4.54%,2016年提高到5.78%,提升幅度较大,反映了北京地区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2016年北京地区R&D经费强度更是达到5.78%,在全国排名第一,远高于全国2.11%的平均水平。同时,北京发表的国内和国际论文均增长,从2001年到2015年,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北京发表的论文数量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首位,SCI、EI和CPCI-S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7.4%、18.8%和24.0%。
2006年以来,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比重始终保持在34%以上,远高于“十五”时期的水平,反映出北京技术交易活动对全国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愈加深入,在全国技术市场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此外,2001年到2016年,北京地区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三项大奖1139项,占全国3890项获奖成果的29.3%,稳居全国第一。
专家认为,北京在科技创新领域存在四个方面问题值得关注,包括大型科研仪器国产化水平较低、工业企业在科学研究领域投入比例过低、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中关村示范区新产品贡献持续下滑。
新产品出口是反映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09年到2016年,北京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逐年下滑,2016年降至183.3亿元,年均降幅达15.7%,而同期全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出口则持续大幅上涨,年均增速为20.5%。北京新产品出口占全国的份额也严重萎缩,从2009年的12.3%下降至2016年的1.0%,降幅达11.3个百分点。
2016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4565.6亿元,从2008年到2016平均增速为4%。但从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看,新产品的贡献近年来持续走低,2016年为30.9%,比2008年下降32.7个百分点。
北科院院长郭广生表示,北科智库成立一年来,以建设首都高端智库“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为契机,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完善智库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为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智力支撑,在报送决策建议、开展咨询研究等方面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发挥出智库应有的智囊团作用。
当天,北科院还发布了《京津冀创新共同体——概念、框架与路径》《京津冀传统高耗能产业升级与新兴绿色产业培育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邻避风险防范研究》《京津冀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等北科院服务政府决策的智库成果。
举报/反馈

北京日报客户端

7501万获赞 524.7万粉丝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