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1 10:2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叶培峰
“楠溪江,楠溪江,溪水清雅,江水流金。过往的竹筏和水花,一半拨开光阴,另一半徜徉在永昆唱腔深处,笼罩烟雨撒落的晨昏和四季。晚钟声悠悠,玲珑河山秀。”这是散文诗《楠溪江竹筏意象》中的几个句子,让人对“竹筏漂流”心向往之。
很多人知晓,楠溪江的楠木很有名,殊不知这里的楠竹美名远扬。
传说在鞭炮发明之前,人们以燃烧竹子发出的爆裂响声来驱逐邪祟,所以有竹报平安(竹爆平安)这个成语,表示趋吉避凶。
楠竹是竹子家族中的一员,是楠溪江竹筏制作的主打材料。楠竹又名毛竹,是散生型竹的代表。秆高直,坚硬。径大20公分左右,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竹笋是最佳菜肴,称为“玉楠片”。盛产于浙江、四川长宁、贵州赤水、江西、湖南等地。永嘉县渠口村的“水涨”滩林、黄南林坑村、暨家寨等地都生长着大片大片的野生竹林,为楠溪江竹筏漂流旅游观光和鸬鹚捕鱼表演提供了富足的竹子保障。记得八十年代初,每年冬季渠口村“水涨”滩林都要砍伐一批枝干粗壮、发黄的老竹,一一在竹干上用黑墨水或者红油漆画上阿拉伯数字,按照竹子的大小、等级,分配给村民,用于制作竹筏、竹席、竹床、竹篮子、竹椅子、竹篱笆、竹箩筐、竹簸箕、竹制渔具、舴艋舟船篷长篙等。其中,制作竹筏和舴艋舟船篷,需要的竹子量较大。例如制作一个舴艋舟的船篷需要楠竹(毛竹)近800斤、箬70多斤,船篷共分3节,中篷8尺,边篷各4尺,中间的娘篷固定,两个边篷为推篷,可以随时推开合拢。
当前,“楠溪江竹筏”伴随“楠溪江舴艋舟”一起迎来了瓯江山水诗之路建设的“黄金季”。“楠溪江竹筏”漂流这种诗意盎然、生态环保、悠然自得的文化旅游项目活动,深受文人骚客、八方游客的青睐。“楠溪江竹筏”从昔日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用于货运)一跃而为“休闲养生,文化旅游,时尚雅生活、慢生活”的明星。
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和大运河(浙江段)文化带是我省要重点打造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是浙江大花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悠悠三百里楠溪江是瓯江山水诗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国内唯一以山水田园风光见长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中国山水诗的摇篮”,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包括八大景区八百多个景点,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景观村落、世界地质公园,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遐迩。当代以来,汪曾祺、夏蕙瑛、余秋雨、莫言、王安忆、叶辛、黄亚洲、麦家、欧阳江河等一大批文化大咖和诗人们先后慕名来楠溪江寻梦,他们都很喜欢在楠溪江上乘坐竹筏尽情地漂流,赋诗作画,把酒临风,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同时,他们也往往会问起——“楠溪江竹筏”的距今历史,这实在是一个很值得考证的问题。
“楠溪江竹筏”距今历史是多少年?这可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诗圣”杜甫《奉送崔都水翁下峡》曰:“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竹筏,又称竹排,用竹材捆扎而成,是有溪水的山区和水乡的水上交通工具,流行于长江南部地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船舶发展史上有自己的地位。竹筏用真竹配加刺竹捆扎而成,小筏用5~8根竹,大筏用11~16 根。一般的竹筏长约三丈,宽数尺。竹子的粗端做筏头高高翘起,细端做筏尾平铺水面。竹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吃水小,浮力大,可以在浅水河流中航行;二是稳性好,水上行驶平稳安全,不会翻船,无论大筏小筏均由一名艄公点篙撑驾;三是制作简便,可以就地取材进行制作。
竹筏历来是江南水乡的重要运输工具。《载敬堂集》:“竹排;竹簰;竹筏,又称筏儿,简称筏,其物一也,古来为水上运输重要工具,也是代替桥梁渡水之要用。”《碧溪观渡》诗:“雁荡山娇溪亦好,滩斑岸诡倒峰高。渡工浮筏时横绝,碧水油油欲没篙。”同时,古朴原始的小竹筏也构成江南水乡独具特色的景致。20世纪80年代中期,浙江、福建、广西旅游系统相继启用竹筏用于旅游产业,在风景如画的江面上开展竹筏漂流旅游。竹筏漂流成为时尚旅游活动。中美洲的牙买加等国也纷纷开展乘竹筏游览活动。
如今,在楠溪江狮子岩景区每天有精彩的独竹漂表演,身穿舞衣的表演女子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或金鸡独立,或耍起了呼啦圈,与附近竹筏上的鸬鹚捕鱼表演相得益彰。在2011年的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运动项目。独竹漂又称独竹舟,俗称划竹竿,表演者赤足站立于一根直径大约15厘米左右,长约8米以上的笔直楠竹上作水上载体。手拿一根直径约5厘米、长约4米的笔直小竹竿当桨,左右交替,在水上划行,或驾舟乘风破浪搏击激流险滩,或轻拈竹竿稳立舟上悠闲荡舟水面。其形其态美观大方,动作协调连贯一致。表演“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颇有“一苇渡江”之妙。独竹漂所用的竹子,是大头直径在15厘米以上无扭曲的大毛竹,其浮力足以承载一个人的重量。这种大毛竹要在毛竹林海的深处,水土丰茂的阳坡上才能选到。
要考证“楠溪江竹筏”的距今历史,得先说一说竹子的历史和文化。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像浙江、四川,湖南等地。全世界共计有70个属120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通过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考古研究,证明7000多年前,我国民间便开始认识和种植竹子;在湖南洞庭湖新石器遗址发现竹子被用于建筑;在浙江钱山漾遗址(距今5300—4200年)有竹萝、篮、簸箕、箪等出土文物,证明竹子用于日常生产,生活有5000年的历史。中国人用竹筷、食竹笋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200年前兴建的历史上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竹子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典范。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来水管便是竹子制作的,当时被称为“笕”(连接起来引水用的长竹管);最晚在汉代,已利用竹制成竹缆绳用于打井,由于竹缆的抗拉强度达每平方寸4000公斤,与钢缆的抗拉强度相似,故早在汉代便打出了深度达1680米的盐井,这种用竹缆打井的技术,19世纪才传入欧州。1859年美国人用这种方法在宾夕法尼亚钻出第一口石油井,为此人们把竹子喻为植物中的“钢铁”。竹子用于交通是在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用于军事是在南宋以后;竹子用于造纸则始于晋代。
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竹”的象形符号和与竹有关的文字。《诗经·卫风·淇奥》以“绿竹”起兴盛赞卫武公,“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经》中的诗人不仅喜欢竹子,而且常常用以比德。如《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卫风·竹竿》则是以竹喻自己的品节,“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古人以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就是所谓的“韦编”。大教育家孔子勤于读书, 把牛皮绳多次翻断,被人们作为“韦编三绝”的佳话传颂。从战国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人们皆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竹书纪年》以及《尚书》、《礼记》、《论语》等经典,都写在竹简上。由于竹简的利用,使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存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象形表意为特征的方块汉字也因竹简而被固定下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我国第一部有关竹子的专著是晋戴凯之的《竹谱》,宋代僧人惠崇写的竹谱今已失传,到了清代陈鼎也有写过竹谱。另外《易经》、《书经》、《周礼》、《尔雅》、《山海经》等书中,都有竹的记载。秦朝时,秦始皇已把竹子引种于咸阳的宫廷园林中。汉代的宫廷苑园中设有修竹园、竹圃。明清时有关竹子的栽培和利用逐渐兴盛进来。竹子具有极强的抗辐射性,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留下了地面核辐射的严重隐患,在爆炸中心及周围区域,动植物几近绝迹,惟有竹子活了下来。
要考证“楠溪江竹筏”的距今历史,也得说一说中国的舟船发展史。我国不仅陆疆广大,而且河流众多,海域辽阔,因此中华民族不仅有一部光辉的陆上进化史,而且也有一部壮丽的水上开发史。而一部水上开发史必然也是一部舟船发展史。中国舟船发展史绵延数千年,最早还得从远古说起。在原始社会初期,先民们尚以渔猎和采集为生,他们的活动范围被局限于靠水很近的地域。但由于没有一定的工具,他们无法捕捞深水中的鱼群,无法狩猎河对岸的野兽,不仅如此,如遇洪水泛滥,他们甚至连生命都不能保全。恶劣的环境与求生的本能迫使人类去思考,人们开始寻求一种可以浮于水上的工具,以期猎取更多的食物和战胜洪水的危害。然而究竟什么东西能够浮于水面而不沉?长期与自然界的抗争不断增添着人们的智慧,自然现象的反复出现也给人以一定的启迪。“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世本》)“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淮南子·说山训》),古人终于认识到某些物体具有浮性,自然漂浮物成为人们创造舟船工具的最早诱因。
经过长期实践,古人创制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这是一种用树干或竹子并排扎在一起的扁平状物体。原始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单根竹木虽具浮力,但因其为圆形,浮在水中易滚动且面积窄小,运载力有限,如将数根并扎,则在水中可平稳漂浮且运载量增加,既可载物又可载人。筏子,古时也称为“桴”、“泭”,或“箅”。继编木为筏之后,又有“刳木为舟”(《周易·系辞》)。“刳”是割开、挖空的意思, “舟”是指古代船舶的直系祖先——独木舟。有了舟,人们尚不能在水中随意行驶,还必须有推动独木舟行进的工具。“剡木为楫”(《周易·系辞》),即是指古人制桨的方法,“剡”的意思是削。“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释名·释船》)。削木头做成桨,以推进舟的行驶。在舵未出现以前,桨还有控制方向的作用。独木舟与桨相配合,人们才可较随意地在水面上活动。 “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周易注疏》卷4)独木舟具体出现的时代尚不能断定。但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一柄用整木“剡”成的木桨,这表明至迟在大约七千年前,我国已开始使用独木舟。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目前尚未见有实物出土,但晚于原始社会的独木舟,解放后却多有发现,据不完全统计已达二十余只。
要考证“楠溪江竹筏”的距今历史,还得说一说永嘉的历史和文化。永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楠溪江流域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散布在这里的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永嘉那段悠久的历史,境内的一些村落,村民们一不小心,就会从地里翻捡到拥有5000年历史的黑陶片,令人遐思联翩。目前永嘉的史前文化遗址,就有多处:例如屿门山古文化遗址——1963年在东岸乡屿门村屿门山上,出土石锛、石镞以及炊器印纹陶片。石器制作比较粗糙,留有明显的砍砸痕迹,经鉴定系新石器晚期器物;围庄古文化遗址——1983年在桥下镇下村围庄,当地农民在修造公路时,发现一把石矛,长18厘米,阔18厘米,双面刃,已经过精磨,尖端刃部锋利,背部丰满,后端手把扁长方体形,有捆扎痕迹,经鉴定系新石器晚期器物;瓦窑坦文化遗址——面积约500亩。1972年,港头乡苍坡村车门前,当地村民在挖瓦泥时,出土了7件磨制的石器,器物装在一只方格纹印纹的陶缸里,内有双面刃石矛、石斧,还有单面刃的石锛、石凿,经鉴定为新石器晚期器物;最值得一说的是2003年11月在上戍乡渡头村的老鼠山新石器大型文化遗址的发现,老鼠山遗址被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作为5000年文明的一个传承和见证。
综上所述史料考证之,得出结论——至迟在大约七千年前,我国已开始使用独木舟;竹筏(包括独竹漂)和木筏比独木舟出现的时间要早(具体早多少年,有待进一步考证);竹筏出现的时间至迟在七千年前;楠溪江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楠溪江竹筏”距今历史在5000年左右。
至于“楠溪江竹筏”在瓯江山水诗之路上的人文符号作用,有待另文予以考证。
举报/反馈

浙江日报

1894万获赞 104.3万粉丝
最具权威的浙江第一新闻服务平台
浙江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