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鸟,梵语迦陵频伽。在《正法念经》说:“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神)若人,紧那罗(歌神)无能及者。”《慧苑音义》说:“迦陵频伽,此云美音鸟,或云妙音鸟。此鸟本出雪山,在壳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
关于迦陵频迦在不少佛经中都有记载,说明它们出自印度神话和佛教传说,是半人半鸟的神鸟,被作为佛前的乐舞供养。
1974年,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出土了大量西夏时期的建筑材料,其中就有西夏绿釉鸱吻。西夏王陵方圆50多平方公里,埋葬着西夏十代帝王中的九位。西夏王朝灭亡后,西夏帝陵遭到严重破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考古学家对西夏王陵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了大批西夏建筑构件。
2001年12月,在宁夏西夏王陵3号陵浅层,出土了可与埃及金字塔前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和古希腊残臂雕塑维纳斯媲美的珍稀文物——迦陵频伽。清理出来的迦陵频伽灰色陶块约450块,这些灰色陶块都是分模合制,不是一次成型,头面部的雕刻比较细腻,达到了很高的工艺制作水平。
迦陵频伽是梵语音译,汉语译作“妙音鸟”,传书是喜马拉雅山中的一种鸟,能发妙音,后来佛教利用它来宣传其教义,做佛教极乐世界之鸟,被描绘成人首鸟身。
神话和原始宗教都赋予迦陵频伽超人的意志和非凡的神力,有着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西夏王陵出土的迦陵频伽有灰陶,红陶和琉璃3种质地,形制大体相同,通高45-47厘米,外形均为人首鸟身。
所有的迦陵频伽都蹲卧于空心器座上,腹部以上为人形,上身前倾,头戴四角叶纹花冠,面形浑圆丰润,眼睑低垂闭眼,双颌丰腴饱满,以阴刻细线突出眉眼,神态静谧安详。
双手作坚实心合掌印于胸前,下腹呈蚕节状,双腿向后贴塑于器座两侧,双肋及尾部的条形榫孔内插双翼,羽翼丰满,状如大鹏展翅,长尾似蕉叶。双腿及爪跪骑于方形抹角底座,底座正面贴塑卷云弯曲纹于两侧,整个造型完全是异域造像的风格。
西夏王朝把这种神鸟的形象用于王陵建筑,其目的是为了昭告世人;迦陵频伽是佛国的鸟,创造它的是西方净土的阿弥陀佛,而安葬在这里的皇帝已经回到了有迦陵频伽陪伴的西方净土,他就是大夏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