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能百分之百确认自己的选择吗?
瑞典隆德大学心理学家,彼得·乔纳森和拉尔斯·霍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先给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呈现两张女性照片。让他们选出自己觉得更有吸引力的那张。之后实验人员再把“那张照片”给志愿者们,让他们说出选择的理由。
这个过程看似没什么特别,其实实验人员玩了一个小把戏,他们后面给志愿者们看的那张照片并不是他们之前所选择的那张。
按道理来说,既然你在两张照片中做出了选择,应该是经过认真比较跟思考的,不可能认不出。
但最后只有不到30%的人发现照片不对,大部分都照着实验人员给的那张照片,陈述自己为什么认为这张照片更有吸引力。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来:
人大多数的选择其实是很盲目的,如果加入一些因素的干扰,就很可能改变他的选择。
2
柠檬今天就跟大家讨论一下,想要干扰别人的选择可以怎么做。
答案很简单,你再多给他一个选择就好了。
而这个额外选择受到三个效应的影响:
第一个是妥协效应。
我们举个例子:
比方说你想买裙子,在一条长裙和一条短裙中难以抉择,觉得它们都挺漂亮。这时如果我想干预你的选择,可以再给你一条长度介于这两者中间,并且也差不多漂亮的裙子就可以了。
因为我们的大脑,在比较之前会先进行归类。
在这条裙子的对比下,之前那两条裙子就会被归类为极端。
而我们人都有种“折中”的偏好,所以你的大脑会自动让你选一个不那么极端的,也就是那条不是太长也不是太短的裙子。
柠檬之前介绍过“拆屋效应”也存在这样的原理。
第二个影响是相似效应。
这要求第三个选项,要跟前面两个选项之一在性质上相似。
比如,另外给你一条长裙。
那你的大脑会自动将两条长裙归为一个选项,然后你选择原先那条长裙的机率就会减半,由新的这条长裙来瓜分。
最后一个是吸引效应。
我还是拿买裙子这件事来说,两条裙子你都觉得好看。
如果我想让你选择长裙。那我只需要另外给你一条,同样也是长裙,但是没有之前那条长裙漂亮的裙子就可以了。
这并不是我无的放矢,印度科学家做过实验:
他们让志愿者做选择,并同时用fMRI进行脑部扫描。结果发现如果给志愿者呈现两个差不多的选项A和选项B,那志愿者们会陷入焦躁不安,难以抉择的状态。很多人会从各个角度去分析这两个选项,但这样的分析会让人觉得纠结痛苦。但是如果给他再增加一个选项C,它跟选项B很相似,但是明显比B选项烂,那志愿者们的纠结会很快消失,然后会直接选择B。
这样的原理也可以用在生活工作中,尤其是跟行销相关的事情。
比如你和另一个人竞争,你们两个人各有优劣势。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办法推另一个人出来,这个人跟你同质性很高,但是他的优势要稍微差一点,这样你获胜的几率就会比较大。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后台私信我,回复关键词【第三个选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