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位于长江安徽铜陵段横港港区的东苑码头,港口机械在进行装卸作业。据了解,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全面实施,长江黄金水道的地位愈加凸显。铜陵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不断优化港口布局,积极发展绿色水运,在提升岸线资源利用价值的同时,也助推港口经济加快发展。今年1至2月份该市完成港口吞吐量1414.77万吨。铜陵日报记者 刘 敏摄
最近,意大利表示出加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意愿,引发世界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也是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迄今,已经有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明确投出了支持票和信任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一带一路”决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惠民的“馅饼”;决不是什么“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共同发展的机遇。
“一趟不容错过的火车”
近日,意大利总理孔特明确表示,加入“一带一路”对意大利而言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机遇”,是战略选择。意大利参与“一带一路”并不意味着将被迫做任何事情,而是得以参与此项目并开展对话。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孔特透露,他计划于4月访问中国,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事实上,3月以来,随着意大利官员透露意大利计划与中国在本月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各方舆论不断发酵。《金融时报》文章对此评论道,意大利已准备好登上“一带一路”这趟列车,成为第一个正式支持这项中国全球倡议的七国集团国家。
意大利政府的表态赢得了诸多赞赏。
意大利《晚邮报》刊文表示,意大利将从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获得重要回报,意大利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将从中受益,“希望我们不要错失‘一带一路’这辆快车带来的绝佳机会”。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部长乔瓦尼特里亚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一带一路’是一趟意大利不容错过的火车。”
《亚洲时报》网站刊发《马可·波罗再次回到中国》的评论文章称,在意大利看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关乎其国家利益的问题,它将带来双赢。意大利一家出口信贷机构的董事长贝良米诺昆迭里曾在《中国观察报》撰文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意大利提供了广泛的商业合作机会。“一带一路”还将推动消费品的需求,从而为意大利的出口消费品带来新的机遇。这点也得到了意大利农协的数据支持。意大利农民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意大利制造”的农产品对华出口创下新高,达到4.5亿欧元,过去10年间增长了260%。
“低迷时刻促进合作”
“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给各方带去的是满满的合作机遇。通过“一带一路”合作,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东南亚正在建设高速铁路,中欧班列成为亚欧大陆上距离最长的合作纽带。
正如英国学者亚当·盖瑞撰文指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利益陷阱,也不是排他性的地缘政治之争,而是在全球经济低迷时刻促进合作,共同发展。
德国《青年世界报》网站文章称,“一带一路”倡议给欧洲国家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欧洲东南端国家把自己的地理位置从劣势变成了优势。例如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如今已经成为欧洲增长最快的集装箱港口。通过与中方港口运营商中远集团合作,2007年至2016年间比雷埃夫斯港的营业额增加了1倍多。如果比雷埃夫斯港继续以这样的速度增长,它将很快取代汉堡,成为欧洲第三大港口。从比雷埃夫斯港出发,中国货物通过火车继续运至斯科普里、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建设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之间的铁路线预计耗资28.9亿美元,其中的85%将由中方筹集。在塞尔维亚,相关工作已经开始。
非洲诸多国家也已经开始受益。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哈桑·拉杰卜最近表示,埃及近几年取得的成就,尤其是经济改革、安全稳定以及短期内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国家发展项目等,莫不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最近在中国报道两会的肯尼亚记者奥尼扬戈指出,肯尼亚已经从“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该倡议切实推动了肯尼亚经济的发展,并给肯尼亚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肯尼亚被称为“世纪工程”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累计为当地创造了将近5万个工作岗位,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这是中国做出的贡献”
德国《青年世界报》网站近日刊文称,“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亚非欧互联互通,为沿线经济增长和中国自身发展铺平道路。目前来看,几乎所有迹象都表明它会成功。
“一带一路”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美国福布斯俄文网近日发表文章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投资巨大,是俄罗斯新建运输基础设施的天赐良机,俄应当充分利用这个机遇。据波士顿咨询公司估计,未来10年中国将向“一带一路”投资1万亿美元。文章认为,对俄罗斯而言,这似乎是新建运输基础设施的天赐良机,但这个机会几乎尚未被利用。
沙特也表达出相似意愿。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报道,中国是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都在寻求对方对其领导人签署的政策倡议的支持。沙特之前表示非常有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同时希望中国成为本·萨勒曼的“愿景2030”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广泛的经济计划旨在摆脱该国对石油收入的“严重依赖”。
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欧中研究中心主任门镜指出,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下,中欧班列越来越多,大幅减少了货物运输的成本。“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欧围绕‘一带一路’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双方需抓住机遇,共同发展。”
正如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凯鲁基在今年中国两会期间所说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更重要的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出新的合作项目。“这是中国独创的一项全球性倡议,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他说。(本报记者 张 红)
原标题:“一带一路”不是“陷阱”是“馅饼”(国际论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3月18日 第 10 版)
举报/反馈

海外网

8567万获赞 593.1万粉丝
中国形象传播平台,全球华人网上家园。
海外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