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为什么说“黄泛区”隐藏着中国人2000多年的血泪史?
“黄泛区”,指的是历史上因为黄河决堤而造成灾荒的地区。现代人很难想象当时的灾难程度,因为黄河已经数十年没有改道了,这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成果。不要以为黄河很长时间才泛滥一次,古人云“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就是说的黄河。每一次灾荒,都会饿死几十万人、几百万人。
黄河的入海口有三个,一个是海河,从天津入渤海;一个是大清河,从东营入渤海;一个是淮河,从盐城入黄海。其中,淮河流域受黄河的伤害最大。因为在古代,淮河流域曾经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当时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说法。但是在宋代至明代,黄河决口一百余次,淮河流域不再繁荣。
所谓“黄泛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东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东部。可以这样说,半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属于“黄泛区”。在历史上,这些地方都曾经受到黄河的伤害。当然了,喂养这些地区的,同样是黄河的水源,这真是“成也黄河,败也黄河”。
但是在汉代之前,北方地区尽管也经常出现灾荒,黄河水泛滥的时候却不多(除了“大禹治水”时期),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秦汉时期,朝廷要打匈奴,皇帝想建功立业。要完成这样的事业,就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呢?从税收里来。朝廷加税,老百姓就开荒种田,结果造成了黄河流域的环境破坏。
环境遭到破坏之后,黄河决堤就越来越频繁了。在汉朝时期,黄河泛滥20年,汉武帝却不管不问。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汉武帝正好可以抓灾民去当兵,打匈奴去。到了汉武帝晚年时,又一次路过黄泛区,看到真实的情况,大受感慨,于是赋诗一首,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关切之情,从此成了一代明君。
当时灾荒情况十分严重,灾民在当地难以生存,纷纷南下,到了长江流域。但是在古代,朝廷在北方地区实行计划经济,在南方地区实行计划经济。所以在南方地区生存更艰难,有些灾民适应不了南方的生活,所以还是返回北方老家。但是几年之后,黄泛区又发生了灾荒,于是继续逃荒,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悲歌”。
举报/反馈

每天社会角

1166获赞 121粉丝
最新热点消息,每日更新。欢迎关注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