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是原创,我想收集一下各位同行的观点
在这样一个信息极速消亡的时代,还是想试图留下什么
1:Sir电影
源自:2月25日 次条《奥斯卡,我要说点不一样的》
有关于斯派克.李
有关于格伦.克洛斯
7年前,格伦·克洛斯凭借《雌雄莫辨》提名影后,输给了梅丽尔·斯特里普的《铁娘子》。巧的是,当年《铁娘子》里演撒切尔夫人女儿的,正是奥利维亚·科尔曼……也难怪她差点和格伦·克里斯道歉,这种连环打击说成段子都能拍戏了。三次女配提名不中+四次女主提名不中……她依然还在笑。也依然还在拍
源自:2月24日 sir电影 头条《奥斯卡最佳我赌都在这(明早颁奖)》
有关《罗马》开头的飞机
它是导演依照1968年的飞机而制作的特效。这个镜头什么意思?往事不堪,像污渍被洗去。但污水中,又映照着人的失落,它分别有两个名字——一叫理想,属于孩子;一叫历史,属于所有人。
有关《宠儿》的简评
脏、乱、狠,一次对华丽高级的“卸妆式”揭穿。女王怕受伤害,握住权杖的手脆弱、病态;马夫人怕失真爱,权力却堵住了所有的诉求;艾侍女怕重回“悲惨世界”,求上位无所不用其极......三个女人蒙着眼睛,欲望与恐惧左右拉锯。在这样的黑暗中,宫斗便有了高级质感。这种高级,它放弃美化历史,却在粗鄙之中,逼近了心底的现实。
2:虹膜
源自:2月23日 头条 《奥斯卡一触即发!这是我们的终极预测名单》
有关《罗马》的短评
这是阿方索·卡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一部影片,它不仅展现了一种极为私人的个体记忆,又揉入了时代变迁的宏观历史,你既能感受到它与日常生活贴近的吉光片羽,又能被那种个体命运与时代命运共振的史诗感震撼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罗马》所蕴含的文学性更强,以情感的力量超越了一般的写作技巧(最佳导演)这个奖颁给阿方索·卡隆,不仅是肯定他对这个故事在私人记忆与宏观时代之间平衡感的把控能力,更是肯定他登峰造极的摄影和场面调度能力由阿方索·卡隆自己掌机的《罗马》,使用了65mm数字黑白摄影机拍摄,这带来了精度极高的画面,不仅在色彩上直接与过去相连,更能在大量的广角镜头和移动镜头里体现出阿方索·卡隆所想要表达的信息量。除去信息量丰富的前景和后景之外,阿方索·卡隆还在镜头移动中实现了从客观视角到主观视角的转换。摄影机在他的手里不仅是私人记忆的表达者,更是时代的审视者。
源自:2月25日 头条《绿皮书》获最佳影片!但别指望我会夸奥斯卡
奥斯卡自身迫切希望变革,但无能为力。1、奥斯卡在电影美学观念上已经很难突破,这是它的创办宗旨、投票群体,以及当前娱乐产业发展态势所限制的,今年得奖的不论是《绿皮书》还是《罗马》,在大局上都不改变这一点。2、奥斯卡最近几年颁奖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性别观念、种族立场这些层面,有人把《黑豹》的脱颖而出归因于此。这方面变化带来的争议往往比第1点还要大。3、当美学上裹足不前,政治立场被美国社会整体裹挟而动时,奥斯卡举办方自身能做的其实只有在颁奖流程上小修小补,企图以此来提振收视率,带来耳目一亮的新鲜感,但肯定没有用!这种表皮革新和内里固执的矛盾,还会是未来若干年奥斯卡或者整个好莱坞的大方向。所以,如果你觉得今年的奥斯卡有了那么多话题还是很无聊,那明年可能会更无聊呢。归顺美国与面向世界最佳影片代表的是美国内部思考的问题,而最佳外语片代表着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为这个世界所思考的问题《绿皮书》的问题更加内化,这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代表了好莱坞人迫切地渴求用电影艺术化解美国内部的矛盾,以过去为当下提供一种警醒,和解、包容和相互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办法。而《罗马》虽然是个外部的故事,却代表了一种同样也适用于美国的世界性问题,从美国的视角上来看,其私人故事背后的大革命背景,影射了一种对于美国内部现状的预警,眼下川普风风火火要完成的建墙计划,也为《罗马》提供了一种时代的回响;从世界的视角上来看,它极为真切地呼唤了贫穷阶级与中产阶级家庭之间的情谊,在这样的情感共融之下,阶级之间的矛盾被化解了,转而成为了一种更广义的、基于性别问题上的担忧。《罗马》落败最佳影片还有另一个层面上的原因,那就是电影人们对流媒体的抵制在神话中寻找人性《宠儿》中的安妮女王是一个天赋神权的角色,但在她身上你看不到我们所熟悉的仁慈的神那一面,反而是肆虐的任性,其实这更接近神的本质。但最终,她其实只是一个没有爱,也没有实权的,可怜的人。这两个角色的获胜,全然因为他们是痛苦的人类,又要经历靠近神性的修行,但最终还是回归到了人性之中,这也是好莱坞一贯的传统,在神性中寻找一种人性。相比之下,《绿皮书》和《假若比尔街能说话》里的两个角色,就显得「完美」得多,他们在道德上趋于圣洁,所有所经历的苦难都来自于自己无从选择境况。《你能原谅我吗?》中的梅丽莎·麦卡西和理查德·E·格兰特都奉献了非常精彩的演出,但是这两个人物,你绝对不能说他们是迷人的,尤其是梅丽莎·麦卡西饰演的那个床下堆积满猫屎、社交障碍的造假者,但他们又是如此戏谑和讽刺的,结尾处的那封信可以说狠狠打了上流阶级一个耳光。从作品到表演,《你能原谅我吗?》都充满了一种与主流背道而驰的心安理得,自然是不会拿奖了。传统和革新,也可以不矛盾阿方索·卡隆能拿下最佳导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因为,他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家庭情节剧与宏大历史的勾连,奥斯卡总是偏好历史类的角色,这是好莱坞彰显自己品味与厚重的一种偏好。在这之外,《罗马》的宏大、精美不仅体现出了阿方索·卡隆极强的导演把控能力,同样也是奥斯卡最为青睐的技能体现。今年奥斯卡的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原创剧本,都选择了黑白题材影片,《黑色党徒》和《绿皮书》。根据前哨战奖项来说,这算是一次爆冷。从创作角度来说,《黑色党徒》的确值得获得一座奥斯卡,它用一种解构的手法,将真实事件与导演的个人政治理解相结合,用类型片的框架进行社会现实调侃,最终爆发出斯派克·李的愤怒。而《绿皮书》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工整的剧本创作,它整体结构是对称的,通过一个旅程完成两个角色的身份和体验对换,属于匠气十足但没有什么艺术突破的剧本。最佳剧本奖以这两类剧本结合颁奖,也算是较为周到的奥斯卡考虑。奥斯卡的本末倒置今年进入奥斯卡的这些电影对娱乐性的兼顾、对政治和历史的折射,同时也代表着好莱坞对电影商业的成功的要求、对政治敏锐的自觉靠拢远远超越它们对艺术本质的追求。面对世界的高度联结,奥斯卡已经无法安然做一个地区性奖项了。奥斯卡渴求以多元来遮掩式微,因此更娱乐型的电影可以进入角逐,外国人们也可以开始争夺大奖,流媒体电影也能在上面获得肯定,这都是好莱坞试图留住自己王者地位的改变。但是在这种改变之下,奥斯卡所选的电影,又无一不是符合自己游戏规则的玩家。这完完全全就是鼓励艺术电影发展的一种本末倒置。任何电影奖项,都不应该让创作者和作品来迎合自己的规则,而是应该去追逐、去肯定、去褒奖创作者和作品建立起的新规则。奖项永远是滞后于艺术本身的。不过,奥斯卡即便深知自己从来不代表什么至高的艺术奖项,但也始终试图对商业性保持一种理智的态度,这样的两边犹疑,也让它时刻保持着一种暧昧的态度。换而言之,就是奥斯卡其实什么都想要,既要人看到它对艺术的敏感,也要人感受到它对商业的帮助。所以每年的奖项不管花落谁家,都有点排排坐分果果的感觉,因为每种维度的作品都可能拿到一个大奖,一面倒的情形已经很难在今时今日的好莱坞复现,而今时今日的好莱坞也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了。
3:第十放映室
源自:2月25日《本届奥斯卡,唯一想聊它》
有关《罗马》的长评
技术最终是要支撑表达的,而不应该完全盖过了表达。这一点看阿方索·卡隆就知道了。我一直敬佩卡隆的点,就在于他总能运用高超的技术来构建自己的艺术表达,并且显得游刃有余。将技术彻底化于无形,成了复原现实时空的手段。这看似是一种技术降维,实际却是技术在电影本性上的一次探索,即“构建真实时空”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卡隆的底气。他已经无需再用技术直接戳观众的眼球,而可以坦然把它当作纯粹的表达工具。《罗马》从一开始就是沉稳的、内敛的,像个中年人重新走进儿时的街道,纵使心底有无限深情,也已被年月塞进了深沉里。至于故事的主角,也不是“我”,而是“她们”。这些距离感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越私人记忆的历史感,使得《罗马》中呈现的日常生活,不止是日常生活,而是同时笼罩在历史伤痕、社会动荡、阶级差异和情感缺失中的浓缩角落
这篇文章还谈到了,影片中两位女人天然的阶级对立,以一种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不动声色的高明表达出来
而罗马高明之处还来自于社会层面
很有趣,这部电影关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呈现都放在闲谈中了。先是早餐桌上,索菲亚的孩子说起在街上目睹军人打死了学生,还模仿子弹爆头的瞬间;之后在原住民的聚会上,老女佣指着隔壁桌的男人对可莉奥说,“他的儿子不久前因为土地纠纷被杀死了。”还有可莉奥刷碗时,听另一个女佣说,“我听说政府的人去了村子,你妈妈的地也被强征走了。”
同时该文还列举了影片中田园打猎、田园大火
意寓殖民者对原住民生存空间的挤压。原住民只能住在贫民窟
女人们辛苦劳作,男人们以为武术可以改变世界
最后却成了政府的枪
(最后文章对《罗马》的情感做了一次凝练的表达)
最终,回到电影本身,我想说一句。虽然《罗马》饱含着高浓度的表达,却并没有因此丧失轻盈感,或是制造太多极端的戏剧性。相反,卡隆是极为克制的。他并没有打算用这部电影来解构生活,而只是重现了一段生活而已。正如我一直都相信的一句话:当你试图条理分明地看待生活时,生活就已经失真了。而一部好的电影,不应该做这样的傻事。至于上面提到的历史、社会、阶级、文化,尽管它们都对生活产生了影响,却远远不是生活的本质。那么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卡隆用不断划过天空的“飞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周而复始,是无论生活在什么时代,经历怎样的伤痛,仍将继续也必须继续的一种无奈和无畏。
4:枪稿
这个公众号是一批从纸媒时代就研究电影的作家、学者、影评人供稿的公众号
文章内容颇具学术性
源自:2月23日 《它凭什么是今年奥斯卡的大热片 | 郝建》
本文作者是北影教授,目前是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文章评价的是《绿皮书》
《绿皮书》是传统好莱坞的路子,经典剧作,讲究好故事,对今天的那8000多奥斯卡评委来说,它可能不够独立,不够新颖,政治上也偏甜一点,艺术品相比较中规中矩这故事有高超的叙述技法,在它底层,有某种人们都在意的情感,有人们都全力保护的价值理念。这种好故事正是好莱坞的拳头产品,如果那些美国电影工会的会员们也都认识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就该把小金人给它。吃炸鸡那一场很有喜剧味道,也触及了文化偏见。托尼开车时大嚼炸鸡,非要让唐也尝尝。可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你是个黑人,居然不喜欢吃炸鸡?唐反驳托尼对黑人的种族固定印象,但被催促之下还是翘着手指头接过炸鸡吃起来,跟着也学会了把鸡骨头扔到车窗外。跟另一部被提名最佳的影片《副总统》不一样,那部作品用了大量的杂耍蒙太奇很直接地表示出自己的看法,而《绿皮书》用讲故事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人物的动作,作者的态度都放在隐喻里,放在细腻笔触里,意思是什么,看到看不到,就让观众随缘分。许多笔触挺细致,写得虚虚实实,想不到的时候,忽然看到故事的彼此呼应,细微含义。那块绿色小玉石,后来不知咋的又回到托尼手上,大概他又耍了啥小诡计,唐应该是知道也不说破。就这块小石头后面又用了几笔,都踩在人物关系上。关于枪那几笔写得灵巧。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托尼在酒吧吓退那一伙种族主义莽汉解救唐脱身的时候腰里到底有没有枪。契诃夫曾经总结剧作规律“你第一幕在墙上挂了一把枪,到第三幕就必须打响它”。意思是剧本里的细节都要用上,都要彼此呼应。导演彼得·法拉利把它化用了,改写成“你让观众看到没有枪,后面就一定要拿出一把枪来打响它”。今天的观众聪明有经验,你要在墙上挂一把枪,我们就会等着它打响。除了枪和玉石这类小道具,本片最温馨的笔触是代写家书。唐很主动甚至是有点不礼貌地帮托尼给妻子写信,唐出口成章诗情画意,托尼从善如流照单全收。那一封封充满柔情蜜意的家信让两人逐步有了哥们的感觉。他们两人在这里上演床头捉刀,托尼的妻子在家里打开信细读慢品,让托尼的小姨子都嫉妒得冲着丈夫大喊“我也要信”。写信这件事也是两人关系中的一个温暖小鞭炮,导演就是压着到最后一个镜头,最后一句台词才把它点燃炸响,让影片在温润的情感暖流中戛然而止。“自由骑士”、肯尼迪总统、塞尔玛游行,这是美国1960年代的氛围中与种族歧视对抗的那部分。被释放之后,唐非常内疚,他对托尼说“那个人和他哥哥正在努力改变这个国家”。这不是电影在硬性投射理想主义亮光,警察局长接到电话呼应的是真实历史。唐的真实人物原型参加过马丁·路德·金博士领导的塞尔玛游行。就在1962年,肯尼迪总统调动国民警卫队沿途护送一名黑人大学生前往密西西比大学。1957年9月开学季,艾森豪威尔总统曾经调动101空降师去保护9名黑人学生进入小石城中央高中上学。《绿皮书》会引起左派学者叱骂梦幻好莱坞。有时,现实中没有这许多温情和融合,炸鸡抹不平种族的鸿沟,三重奏难以熄灭暴力的火种。在今年的奥斯卡提名作品《黑色党徒》的结尾,出现了惨烈的纪录片镜头:2017年8月12日,一个法西斯狂徒驾驶汽车冲入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的集会人群,导致至少1人死亡5人受伤。《绿皮书》的故事发散浓浓的温情和暖意,这是共同伦理的艺术显现,还是好莱坞营造的梦幻和虚妄信心?三月初我们在影院看到它时会不会也思考中国社会的撕裂和鸿沟。相信这个作品不会引发粉丝们的话语暴力,互相打一星骂傻X。
源自:2月24日 《阶级斗争横扫好莱坞 | 周黎明》
周黎明:双语作家、影评人
韩剧把啤酒+炸鸡变成了情调食品,但在美国,那确实是蓝领的最爱,尤其是炸鸡。美国黑人区很少有正规餐馆,但用一层层铁栅栏当做窗台的炸鸡店遍地开花。不知道这一点,你可能就无法充分欣赏《绿皮书》里有人建议黑人音乐家吃炸鸡的含意了。从表面上看,请这位黑人客人吃炸鸡,那是用他的民族习惯来招待他,是一番好意。但这话可以有潜台词:黑人就配吃炸鸡,因为他欣赏不了精致的美食。领跑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绿皮书》,最大的高妙在于将种族和阶级做了十字交叉。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钢琴家唐,有一场无声而震撼的戏,是他们到了南方,停车在路边,看到田里采棉花的黑人男女,双方相望,没有一句台词,却给了平时活在象牙塔的唐一种切肤之感:即便他拯救了自己,但只要他的民族依然被看不起,他就无法独善其身。唐的角色跟《为黛西小姐开车》里的司机角色(摩根·弗里曼扮演)是一脉相承的,弗里曼的司机虽然是下人,但也有一种骨子里出来的高贵,他用毕生的做人做事,让古怪的主人最终说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的心里话。2018年热门电影中,《罗马》也涉及到社会阶层。殷实的医生家庭,看住房,起码是中上阶层,而他家的保姆一眼就能看出是保姆,连女演员盛装参加金球奖,看着仍像是卡隆家的保姆。影片结尾处,保姆不假思索奔入海水,救出主人家的小孩。炫酷的跟拍镜头,隽永的黑白色调,让人感受到感情是跨越阶级的。那一刻感动我的,不是勇敢,不是职业精神,而是永不过时的人性。
源自:2月25日《奥斯卡背后的奥妙是什么? | 兰波》
兰波:地方电视台编导出身,因为想当电影导演,所以自学了影片分析,结果误上了贼船,最终干上了影评
这届奥斯卡的关键词其实并不是“肤色”之争,而是“新与旧”之争,或说“革新与传统”之争。我身边友邻大多撑法国艺术院线联盟,理由是:奈飞对电影革新的模式可不可以跟之前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胶片到数字这样的跨越进步相提并论?目前看来是确实没有那么大的跨越,但VR时代到来后呢?当人人都拥有VR终端就如今天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后呢?当观众在家用智能眼镜就可以欣赏到大银幕一般的音画呈现后呢?何况,奈飞目前冲击的其实不是电影制作的模式,而是发行的模式,他们眼中的好莱坞陈旧保守,大多都是因为其垄断排片的面目可憎造成的,每年票房预售和分成上,包括排片,院线掌握了太大的权力,这就是奈飞欲用科技颠覆的。明天的电影业就像刚刚被颠覆的汽车业一样,大佬们不甘心的是“被弯道超车”,但科技和人性加起来的力量肯定会在未来十年重塑这个行业,这毫无疑问。所以,学院对奈飞的加入基本是持肯定且欢迎态度的,那么,给《罗马》三项大奖意在鼓励,则是情理之中。好莱坞所传承的技艺和知识,对于这三人就像良师益友;而好莱坞所提供的资金和市场,则是墨西哥永远不能望其项背。所以,这仨人是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具备下的果实,几乎不可复制。同时也证明了,人才的流动对于好莱坞是多么关键,从欧洲逃离两次大战的难民到今日如潮水般涌入的中美洲难民,谁能保证,他们里面没有下一代的弗里兹·朗、刘别谦和比利·怀尔德呢?这也是为什么奥斯卡外语片要给《罗马》的最深层原因。对华人来说,今年的奥斯卡还是显得分外友好,获得最佳动画短片大奖的《包宝宝》和获得最佳纪录片提名的《滑板少年》都是华裔主创,值得注意的是《包宝宝》导演石之予是皮克斯史上首位女性导演。《包宝宝》艺术性其实是不如另外一部动画短片《周末》的,但奥斯卡今年获得最佳提名的八部电影里,女性导演一概缺席,学院大佬只能在次要单元里找“政治正确”来平衡了。这里又扯到“政治正确”,这不能怪吃瓜观众们,只能怪奥斯卡玩平衡术比如今年最佳影片发给《绿皮书》,大家普遍觉得能够接受,因为它工整、流利、角色和故事感人,完成度很高,且《罗马》和《黑色党徒》也没比它高出太多,综合考虑,发给它未尝不可。而不是像去年和前年那样口水仗漫天,究其原因,就在于学院是否能够相对公平点,对所有的电影一视同仁。而当为考虑肤色和性别,却明显地将一部艺术上达不到标准的电影捧上神坛,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电影艺术的亵渎,同时,是对认真对待这门艺术的从业者的侮辱,包括获奖者,乃至,也是对众生平等价值观的侮辱。当大家都在为“政治正确”绞尽脑汁和伤神时,那些真正的杰作就会被彻底忽视,而这点,好莱坞和学院已经犯过多次大错。《黑豹》的入围和《登月第一人》的被忽视,其实就是学院内政治斗争的结果,但它解决不了真正的现实问题,反而离族群融合的目标越来越远,最终不能调和
举报/反馈

背书包看电影

377获赞 113粉丝
没什么,就是爱看电影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