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研究冷战空军装备发展史时,我们很容易能发现一个特点,冷战期间研制的各种航空兵器,无论是战斗机、截击机还是攻击机,都要求可以在简易跑道上进行起降。原因是冷战双方都认为战机能使用简易机场可以大大提高空军在遭打击后的恢复能力。其实对于这个简易机场,不同战机的标准也不同,比如对战斗机和截击机来说,它们的简易机场最低也得是高速公路,而对于攻击和运输机来说,它们只要有片土地就行了。
将部队适当分散开有助于降低遭受核武打击后的损失,对于空军来说,分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简易机场和战机的简易机场部署能力。很多国家在建造高速公路时都会在设置一条特定路段,这个路段按照机场的标准建造,有的还会在旁边部署隐蔽的野战维护装备,在战争爆发后这些路段就会被封锁,作为战斗机的野战机场使用。
资料图 攻击机和运输机的任务不同,它们的职能要求它们的基地尽量靠近前线,很多情况下没有足够的公路跑道可以使用,因此它们在设计中可以直接在一块平整的土地上起飞降落。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飞机的起落架减震行程长,轮胎宽大而胎压低,对地面压强小,土地也可以承受它们的冲击。
那为什么战斗机不能像攻击机一样在土地起降呢?这是因为土地松软不平,想用它起降就需要上面说的那种起落架,而那种起落架重量和体积都很大,会很严重的影响战斗机的机动性,攻击机和运输机不要求机动性所以不在意这些。另外很多战斗机的进气道都位于下半部分,从土地跑道起降会很容易吸入杂志,导致发动机故障。
资料图 其实如果需求强烈,战斗机也可以从土质跑道起飞,比如早期型号的米格29就是如此。但它为了达到这个能力付出了严重的代价,为了防止起降时发动机吸入杂物,早期型米格29在进气道内设置了一个挡板,进气道上部设置了一个辅助进气口。在土质跑道起降时,米格29就能关闭挡板,打开辅助进气口起飞。
这种设计因为辅助进气口占据了机身空间,油箱容积会大大缩小,导致早期型米格29的作战半径只有600公里。不够苏联当初考虑到大战时固定机场都会被摧毁,米格29只能使用野战土质跑道起降,并且因为野战机场可以修建的很靠近前线,能弥补米格39的航程缺点,因此容许了这个设计。现代战机相对更注重短距起飞能力,让战机可以在机场被袭击后借助幸存的爬到起降,既不会影响战机性能,也能达到增强空军生存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