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据中国之声报道,近日有学生家长反映称自己的孩子就读于山西晋城一所名为凤兰学校的寄宿制民办学校,可上到高二才发现没有学籍,未来无法领到毕业证无法参加高考。
据了解,凤兰学校高二年级没有学籍的学生至少超过百人。学校方面目前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当地教育部门称,学籍问题无法解决,学生未来可通过社会报名方式参加高考。
这类问题近年来可谓频频发生,主要原因是学校违规扩大规模招生,当地教育部门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变得严格”,由此导致违规招收的学生无法注册学籍。
而这其实是以往不严格依法治教的后遗症。处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维护涉事学生的权利,另一方面,必须追究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任,并增强依法治教意识。
按照各地的中考录取规定,民办学校的招生也要纳入统一招生,需要按照额定招生计划招生。学校扩招,很大可能是得到当地教育部门默许,招收没有达到普高线只能进中职的学生,以此赚学费。
但后来由于学籍管理变得严格,导致这批学生无法注册学籍。这里说“变得严格”,是相对于一些地方之前基本不执行相关学籍管理规定而言的。以前各地也有招生规模相关的规定,在具体执行时并不严格,有的学校扩大规模招收线下学生,也都能顺利办到学籍,这是教育管理部门纵容的结果。
近年来,我国建立了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平台,对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变得严格,一些学校还以为可以搞定学籍,因此继续违规招生。这些学校甚至还有“如意算盘”:招的学生多了,教育部门就不得不解决。这本质上是用学生利益来“绑架”教育管理部门。
这说明,长期的不依法治教,会让违规变为一种惯性,甚至反过来绑架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而要治理,却极为困难。
也有人说,民办学校有自主招生权,招多少学生,招怎样的学生,是学校的权利。这也是部分家长信任学校的原因之一。
但是,民办学校有自主权,也必须遵守招生规定,不能提前招生,任意扩大规模招生,降低学校招生标准。普高招收没有达到普高线的学生,就容易影响当地中职学校的招生,冲击高中办学秩序。
对眼下这起事件,应寻求符合法规,又不影响这批学生高考的办法。
另外,上级部门应该启动调查,并严肃追究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任,强化依法治教。所有学生和家长也该因此得到教训:报考学校,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要轻信学校的违规承诺,更不要相信招生“潜规则”。违法违规渠道的“招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只会对孩子的求学、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孟然 校对 危卓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231万获赞 652.2万粉丝
关键时刻,还看新京报。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