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霸王别姬》在片段间的剪辑处理、摄影机的快门声中的作用
在时长160分钟的影片中,由这七处字幕时间呈现出电影的各个阶段所呈现的社会背景。从1924年民国时期清朝的“余孽”尚存,到日寇入侵、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等。从时间角度来看,影片所呈现的历史跨度很广;而从片中的两位主人公段小楼、程蝶衣的人生角度来看,则是从二人的幼年一直讲述到了成年,时间跨度很长。另外,《霸王别姬》的时间背景,让我想起了《蓝风筝》中的历史背景,两部影片都是建立在对于中国现当代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认知上,拍摄而成的。
片段间的剪辑处理,时间跨度很长的影片,势必要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连接几段时间所发生的故事。而在《霸王别姬》中,陈凯歌十分巧妙的处理了这个问题——选取不同时期的相似场景进行转换。 从小石头、小豆子的幼年时期到少年时期,导演将这两部分时间短的交接安排在了戏班经常练嗓的小河边。伴随着“气拔山兮力盖世”的念白,在镜头的往来之间,小石头、小豆子等人由幼年变成了少年;而对于第二次转接,则是藉由戏班拍摄合影,跳转到了成年后的段小楼、程蝶衣拍摄二人合照。
在摄影机的快门声中,通过两张照片,完成了这两段时空的连接。这样的处理,十分巧妙地避免了两个时间段间存在大段空白的生硬,省时省力的完成了段落之间的剪辑。影片中存在多处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其中有几处十分典型。在影片第32分钟,那爷来审查戏班时,要求小豆子走过来唱念白,而与此同时,小石头则是在旁走着台步。
镜头先是拍着小豆子莲步轻摇,而后戛然一转,小石头在一旁与众武生排戏,而后又几番往复。在实际场景中,二人虽然相距不远,但是却没有任何交集,通过蒙太奇的手法,辅以西皮二黄的配乐,将二人本不相关的活动联系到了一起,而后文小石头拿烟袋惩戒小豆子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而在影片77分钟左右,蝶衣在台前一片混乱中唱着《贵妃醉酒》,袁四爷端坐在看台上带头鼓掌,以及段小楼在后台扮装时与伪军起冲突。虽然这三件事是同时发生的,但是他们三人分别处于不同的场景环境中,通过蒙太奇剪辑将同一时间内三人的不同活动连接了起来。蝶衣在台前,面临着台下的骚乱、停电,人融于戏,无动于衷;而段小楼则是一贯的年轻气盛,咽不下心里那口气于是大打出手。二人的性格特点一览无余。
段小楼的三次拍砖(砖/茶壶),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在拍砖的背后,还有导演的一番深意。第一次,初生牛犊不怕虎,成功拍砖毫发未损,为戏班解围,但是却被师傅责罚。第二次,年轻气盛,拍茶壶额头受伤,为菊仙解围,由此娶了菊仙,为后文悲剧埋下伏笔。第三次,则是为自己解围(其实本意并非是为自己解围,而是形势所迫,不得不拍砖),然而此次拍砖并没有像前两次一样,起到出乎意料的作用。
这三次拍砖的行为,抽象化后,实际上就是一个“解围”的行为。从其象征意义的角度着手,段小楼从小便是戏班培养的台柱(大师兄),不仅担着大师兄的责任,还肩负着师傅的期待;而后,在菊仙有难的时候,机缘巧合正巧充当了她的救命稻草,又肩负起了解救菊仙的责任。 而戏中的霸王,也正是这样一个身兼重任的角色。实际上,前期的段小楼的气度和行为,都是影射着楚霸王的气度和行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楼在菊仙的影响和世事的变迁中,丢失了自己的霸王气度。
举报/反馈

驻马别孤坟

92获赞 7粉丝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