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原来只是沛县的一个小亭长,凭借自身的努力以及运气,在众多能人的帮助下,最终成为了大汉的皇帝。帮助刘备打江山的人,大多都是草莽出生,不懂什么礼仪规矩,基本上都是随性而为,在皇帝面前也经常大呼小叫,没有一点为人臣子的样子,因此刘备感觉自己没有帝王的威严。直到叔孙通为汉朝制定了一些列的礼仪规矩后,才让刘备真正体会到做皇帝是一种什么滋味。
深秋之中的长安城,天气已经开始转寒了,天才刚刚见亮,早朝就要开始了,大臣们在按照官职的高低,井然有序的进入长乐宫,文臣武将分别站于大殿来的两侧,文臣以萧何为首,武将以曹参为首。这个站位顺序是根据以前的功绩制定的。除了被夺取兵权的韩信以外,萧何所立的功劳最大,再往后就是曹参,即使是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的樊哙,也比不上这二人。
原本在众位大臣的眼中,曹参的功劳要比韩信大,因为曹参在参加过的战役无数,满身都是战场上留下的旧伤,他应该位于群臣之首。可是谒者鄂千秋却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曹参只是一时之功,而萧何保证了战争前线需要的所有粮草供应,正因为如此汉军才能在失败后一次次站起来,功在千秋。他的意思就是大汉可以少了曹参,但绝对不能少了萧何。
谔千秋的看法也真是刘备心中所想,当初刘备为了确保萧何地位,曾有一番“功臣”与“功狗”的论调,还给了萧何“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两个特权。
现在大殿之内一改往日喧闹的场景,个个神情肃穆,小心谨慎。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叔孙通帮助刘邦制定了大汉的礼仪规矩。叔孙通原本是秦朝的官员,没有收到过什么重用。秦朝灭亡后,他就投奔了刘邦,在刘邦的身边也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刘邦很羡慕当年秦始皇出游的场面,这让叔孙通人找到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刘邦的手下出自三教九流,即使现在做了大官,还是一副自由散漫的做派,而且这些大臣在刘邦面前也经常大呼小叫,没有一丝为人臣子的自觉,刘邦就想为何自己不能像秦始皇那样为人惧怕呢?感觉自己没有一点帝王的尊严。
叔孙通就向刘邦讲解了什么是礼仪,什么是尊卑,然后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去教导大臣们礼仪规矩,因此这才有了,如今大殿内的这一幕。刘邦见到大臣们一个个都很小心谨慎的样子,终于体会到了帝王高高在上的感觉,找到了身为帝王的威严。
那些昔日追随刘邦的兄弟们,此刻开始明白,现在的刘邦在就不是当年那个可以随意打闹的兄弟了,他是九五之尊,是大汉的皇帝,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从此之后,大臣们开始熟悉另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却真实的战场还要残酷,它叫做权谋
举报/反馈

煮酒五千年

1.7万获赞 1018粉丝
煮酒论英雄,文史五千年!
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