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执政的时候,蒙古大军侵犯大明边境,进军大同。大同的总兵与副总兵都为国捐躯了,因此大同的防务工作皆由宣大总兵仇鸾负责,仇鸾可不是什么好人,他之所以能够当上宣大总兵,是因为他花费重金贿赂了严世藩,严世藩的老爹严嵩可是当时的内阁首辅。仇鸾面对蒙古大军毫无对策,他就又中金贿赂俺答,请他离开大同,去攻打别的地方。俺答收了仇鸾的钱,转向北古口,然后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明朝军队很长时间没有打仗了,战力极差,俺答带领蒙古大军很快就打到了北京城下,京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京城守备空虚,所有人马加起来还不到五万人,其中很多士兵都已上了年纪,根本无法与骁勇善战的蒙古大军对抗。嘉靖帝也只好赶紧召集各路人马进京护驾,但是他们离的都太远了,俺答的逼降书已经送过来了,还宣称,如果限期内不投降,就要杀进京城。
严嵩认为俺答的主要目的是抢夺财物,因此他的意见是接受俺答提出的条件,开城投降,这样京城的危局自然可解。徐阶可不这样认为,他说:目前俺答在城外就已经开始烧杀抢掠了,如果开城投降,那么俺答就会没完没了的提要求,大明的颜面何存,以后就会更加被动。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想方设法拖延时间,等待外地援军的到来,到那时朝廷就能化被动为主动了。可是怎样拖延蒙古人呢?
张居正虽然很想找出解决危局的办法,可是他想来想去,好像除了誓死抵抗之外,别没有别的办法,其实这次危局不仅是明朝的重要时刻,也是张居正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因为他要在严嵩和徐阶二者之间做出选择。选择严嵩,会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有违自己的信仰,选择徐阶,虽符合自己的为官观理念,可是没有什么大的机会。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之后,他还是坚持原则,去找了徐阶。
其实在张居正到来之前,徐阶就已经向嘉靖献出了计策。徐阶问张居正该如何解决眼前的危机,张居正回答说,自然是守城抗敌,誓死报国。徐阶说,如果这样做,最后京城还是免不了生灵涂炭,城破人亡。他又说,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拖延时间等待援军的到来,我在俺答的逼降书上发现了一个微妙的细节问题,按理说他们的应该用蒙文写逼降书,但是他们用的却是汉文。因此我建议皇上派人告诉俺答,汉字写的逼降书有损蒙古的颜面,不妨先退到长城之外,在重新用蒙文写书信,双方慢慢和谈。张居正很疑惑,俺答会答应吗?徐阶又说,在危难之际,细节往往是最重要的,俺答很虚荣,特别好面子,这次进犯中原无非就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已,并不是想要大明的江山,他肯定会就听从的,等他在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的援军应该就已经到了,到时候他一定会撤兵。
果然不出徐阶所料,俺答竟然答应了,京城的危机就这样被徐阶给化解了,张居正后来又仔细的思考了一下徐阶这个看似简单的计策,对他能体察细微之处的做法是越来越钦佩。
举报/反馈

腾龙论史

2987获赞 261粉丝
中华五千载,激荡英雄魂
石家庄实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