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宝辉大酒店
晋江宝辉大酒店,像一座金色宫殿伫立在古老的龙山寺旁,遥望远处的安平桥。
“宫殿”的后厨是怎样的?
今天,无线泉州走进宝辉大酒店的后厨,探密这家五星级酒店,如何在细节上精雕细琢。
一:饮水杯存放处
刚走进后厨,一眼瞧见门口的“员工饮水杯存放处”。这在其它酒店的后厨并不多见。
几十个杯子,齐齐整整,铮光发亮,丝毫不沾染后厨的油烟。
二:鹅卵石
进入后厨的第二眼,看见了厨台上的鹅卵石。
大多数后厨把点菜清单贴在架子上,或者夹在绳上。这里的清单,都用一个个晶莹圆润的鹅卵石镇在台面上。
| 单子长长短短并排着,别有一种参差之美。
鹅卵石还可用来做什么?
用来炸!
石头炸了,可以吃吗?当然不是。
这道菜叫“桑拿焗河鳗”,精髓在“桑拿”二字——鹅卵石便要在这两字上大展拳脚。
河鳗切片,入油锅,加美极酱油翻炒入味。
鹅卵石放入高温油锅中炸20分钟,装盘。
洋葱、本地葱头、炒好的河鳗放在鹅卵石上,淋上花雕酒;遇上高温的鹅卵石,酒瞬间化为蒸汽,芳香四溢,像给河鳗做了一次“桑拿”。
摆盘借用了“姜太公钓鱼”的形象。如此人间美味,谁能不“愿者上钩”。
三:面包粒
厨师是味觉的艺术家。
他们总能将寻常食材,做出丰富的味觉层次。
韭菜,再寻常不过。
| 年轻厨师在蒸汽缭绕间择韭菜
清洗、切细,裹粉,铺在鲜虾胶上,低温油炸至金黄。
| 潘总厨亲自给脆皮韭菜摆盘
入口的层次非常丰富:
鲜香,来自于韭菜。
Q弹,来自于鲜虾胶。
还有一味“酥脆”,来自于哪里?
潘总厨给我们指点迷津:“面包粒。”鲜虾胶拍上一层面包粒,低温油炸,酥脆可口。
| 拍上面包粒,是他们的独创
我们调侃地说:“您把秘方都泄露我们了,不怕被别人模仿吗?”
总厨和经理都笑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四:活鲜
闽南菜讲求一个字,“鲜”。
眼前是一只鲜活的红龙虾。转眼,它就将成为一道菜,被端上餐桌。
其中,最有视觉冲击力的环节大概是宰龙虾了。
厨师手起刀落,龙虾身首异处:头、手、触须还在动,身子已被厨师细致地分解。场面虽然惨烈,却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食材的新鲜。
龙虾的厚实,配伊面的劲道,黑椒汁渗入伊面,一道“龙虾焗伊面”。
潘总厨说:“学徒进入后厨,最先学习的就是认识食材。了解食材的品种、产地、泡发时间、品质级别等等。”
不止食材,从调料的比例到人员的熟练度,后厨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 秤,在后厨必不可少,用于精确测量份量。称调料,有时甚至会用到克秤
| 后厨的调料几十上百种,一个新厨师熟悉所有调料需要半年,一年后才算是一名“熟练工”
“正是前面的严格标准,才保证最后菜品的质量。”
五:美感
菜不仅要好吃,还要美。这才是档次的体现。
造型
摆盘
环境
六:小吃
小吃无小事。
宝辉接待过许多名人政要,深谙此道。大人物吃惯了山珍海味,来到这里,最爱小吃。
“安海的土笋冻和菜粿,历史最久,也最地道。”
这一小碗土笋满满,可能是我们吃过的最有诚意的一份土笋冻!
菜粿炸至色泽金黄,一口咬下,外皮酥脆,内陷却软糯爽口。
总厨说,安海的每一户人家都炸菜粿,口感却不一样,或软或硬。其中的奥妙,在于萝卜泥和米浆的配比。配比得当,才能「外酥里嫩」。
一份小吃虽小,却承载无数华侨的浓浓乡愁。正是厨师们在细节上的用心,才还原了人们心中“家”的味道。
来源:无线泉州客户端
举报/反馈

来去旅游

112获赞 47粉丝
来去旅游玩转泉州不同,解锁秘境激活泉州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