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在其《钝感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钝感力”一词。他将“钝感力”解释为“迟钝的力量”,也就是面对各种挫折和打击,仍然保持从容淡定的能力。
渡边淳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深感钝感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在这个世界生存必须有顽强的意志,而钝感力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拥有钝感力。
他回忆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的情景时说,当他还是一个无名小卒时,遭到编辑退稿是家常便饭。如果当时因为这样就退却,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了。
所谓的“钝感力”其实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钝感不是迟钝,而是对自己的挫折和遭遇不过于敏感。
在工作和生活中,钝感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不要什么小事都要计较一番。面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孩子调皮让你生气了,路上遇到了堵车迟到了,保持钝感,都不要发火,这样才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你还得坚持初心,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奋斗的动力。不管眼前出现什么情况,处境有多么糟糕,都必须保持沉着,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为自己的生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钝感力》一书中,渡边淳一提到了一个他当年在医院工作时的同事S。在日本的医院中,排资论辈是普遍现象。S医生的指导教授更是严厉,对他犯的错误毫不留情地批评,但不管教授如何批评,S医生都能默默接受,并耐心地向他学习如何治疗病人。后来,S医生成为了医院最出色的外科医生,并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医院院长。
我们有这样的经历,面对挫折,有人很快就放弃,或者消沉很久,而有人只是暂时失落一下,很快又恢复常态,生活事业不受太大影响。
大文豪苏轼一生屡遭谪贬,却能以超然的心态面对这一切,留下了《定风波》这样的千古名篇,词中体现的就是苏轼完美的钝感力。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很多时候,他人眼中的“愚笨者”,或者对别人的评价反应很迟钝的人,却往往能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泰然处之的精神,取得最终的成功。
举报/反馈

好书天天伴

28.2万获赞 4.4万粉丝
每天与您共读好书好文好句。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