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因丈夫拉下水的花滑女王,倒在冰场上,纪录片记录着生活悲壮
文/二八哥(小野)
塔尼娅·哈丁,90年代家喻一户晓的花样滑冰名将,作为第一个完成阿克塞尔三周半跳的美国人,她22岁时已经是体育界的明星。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塔尼娅是夺取金牌的热门人选,但在比赛前夕,她的丈夫杰夫·吉路雷却被控袭击了她的竞争对手南茜·克里根的膝盖,经过重重调查,她最终因包庇罪获刑,并被美国花滑界永久除名。出狱后的塔尼娅以女拳击手和摔跤手的身份重回体育谋生,却无法再回到大众视线花滑女王为什么摔倒在人生的冰场?在这个耸人听闻的故事背后,《我,塔尼娅》讲了比一部传记片更多的东西。
三年前,导演克雷格·吉勒斯佩偶然在EPN有关冬奥袭击案件的纪录片《金牌的代价》中看到塔尼娅哈丁本人的访谈。整个事件的荒诞感,塔尼娅本人经历的戏剧性以及她个性中一些非常“美国”的元素,让吉勒斯佩产生了为这位过气花滑明星拍一部电影的想法。时隔20年,电影《我,塔尼娅》将塔尼娅·哈丁的旧事再次带回大众视野。影片在2017年9月的多伦多电影节一经亮相,便收获了主流媒体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在最重要的“观众选择奖”评选中获得第二名。
伪纪录片的新颖结构,扎实的喜剧效果和玛戈·罗比、塞巴斯蒂安·斯坦、艾丽森·詹尼等一众主演的亮眼表现,都为《我,塔尼娅》在颁奖季的竞争中带来极大优势影片用大量的人物访谈、旁白和闪回,将影响塔尼娅·哈丁命运的每个关键元素一一展现:毒舌且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有严重暴力倾向的丈夫、自私自大的保镖、功利无情的煤体和充满歧视的体育界。剪辑手法十分出色,二百五十多场戏和多条人物线有条不素,塔尼娅的生活在比赛和现实中来回切换,节奏相当紧凑,看似碎片化的情节并没有使观众出戏,反而令一段旧事更具悬念张力究竟是谁造成了塔尼娅的悲剧?
导演吉勒斯佩剑走偏锋,选择用喜剧方式来讲述这个悲情故事,他抓住了主人公身上最有“笑果”的特质。塔尼娅出生在俄勒冈的贫穷地区,在单亲家庭长大,缺乏教育,是个典型的“红脖”。虽然她贵为公众人物,平日里却操着大嗓门,待人接物态度粗鲁无礼,生活态度粗糙,总是稀里糊涂做岀最糟糕的决定,遭到别人质疑后,她依然一意孤行,还会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反驳对方。虽然塔尼娅的身体是如此具有天赋,但她内心的愚昧同样强大。哄笑过后,我们在心中逐渐拼凑出了塔尼娅悲剧的全貌:一个自小在母亲的言语暴力中长大的女孩,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置身于病态的情感世界,受尽出身卑微的歧视,不懂自爱。
这样的人纵然天赋再高,最终只能成为被他人利用的对象。更可怜的是,塔尼娅从未意识到自己命运中的悲剧;我们这些旁观者,却在这颗明星陨落的背后,看到了社会与人性的丝丝恶意不同于当下的许多传记题材,《我,塔尼娅》在创作上采用了非常新颖的伪纪录片方式,导演吉勒斯佩表示,选择这一形式是为了给观众提供不同的视点和角度。
但整部电影对塔尼娅依然充满着同情,即便她被判有罪,创作者也一直在试图暗示,她做出的每一个从滑冰场到角斗场的塔尼娅·哈错误决定都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不够中立的态度难免会削弱人物塑造的可信度。但这并不影响《我,塔尼娅》成为一部完成度极高的佳作。它实践了以喜写悲的高级笔法,展示了美国底层白人的生存状态,对无良媒体、家庭暴力和家庭教育等当代社会问题都有着墨。对于塔尼娅·哈丁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们无一例外地都在笑中带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