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0年,人生于不惑,国家见繁盛。改革开放40年,回望来路正当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世界工厂到中国智造;从经济特区到“一带一路”;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
时代需要被铭记与见证,在这40年里,国家政治经济稳步发展为传媒行业奠定了基础;在这40年里,传媒行业作为瞭望者不断记录着国家的发展与变迁;在这40年里,传媒行业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腾飞。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路程,在这之间,不少传媒行业的从业者经历了纸媒的黄金时代,也见证了新媒体的繁荣兴盛。在这40年里,总有一些先驱者顶着压力“捅破”那些看似坚固的东西,推动时代的进步,黎瑞刚便是其中一员。
蓝鲸财经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诚挚推出《逐梦40年,致敬20人》大型专题策划,记录那些时代里杰出的企业家。
文 | 郝妍
黎叔是中国传媒圈的一个传奇。他几乎是全中国将媒体的双重属性运作的最好的人,他在体制内完成了最大限度的突破,走向体制外依然是“内容之王”,短短几年他的投资已经渗透进了大部分中国人最主要的文娱生活。
改革开放40年,黎瑞刚是中国媒体巨变的亲历者与推动者,正如他自己所言,“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生不逢时,对一个新闻人来说。但有时候你也觉得生逢其时,因为这种巨大的变化,在给我们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逼迫着你的思考,也逼迫着你的行动。”
从藏书楼到第六大道:黎瑞刚的理想主义底色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新闻专业出身的黎叔对于新闻有着天然的使命感。
在复旦大学读研时期,黎瑞刚的研究领域是看起来略显冷门和枯燥的中国新闻史研究。史学研究是一件很苦的事儿,由于民国时期的史料当时尚未电子化,黎瑞刚需要经常在徐家汇的藏书楼里翻阅那些旧报纸旧杂志,嗅着旧纸堆散发的油墨味,他感受到一种神圣感,“当时我觉得我一个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未来我可能会像这一堆旧纸堆里面的所有的我的这些前辈一样,成为一个新闻事业的传承者,把这个新闻纸这个事业能够发扬光大”。
徐家汇藏书楼
毕业后黎瑞刚进入了东方电视台,成为了栏目组最勤奋、最高产的编导,后续被提拔位制片人,一手创办深度新闻专题节目《新闻观察》,在当时的新闻界反响强烈,一年下来,这个新创办的栏目在全国获了三十多个奖,在上海获得两个新闻一等奖,在电视台被评为百花奖优秀栏目。
黎瑞刚的惊艳表现使他很快升任上海广电局总编室副主任。正式进入体制内后的他成长飞速,几乎一年换一个地方,一年换一个岗位,仕途坦荡,然而2002年前后的一段美国访学经历,却使他重燃了他心中的新闻理想之火。
在美国学习的时候黎瑞刚曾在福克斯新闻网做过实习生,期间因为一则涉及中国的报道,他与新闻总监产生了分歧。“我明显感觉到他们所讨论的东西,跟我看到中国媒体报道的东西是有差异的,是有很大不同的,或者是被扭曲的被歪曲的,所以我就说我说你们应该看看中国媒体的报道他们怎么说?然后我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来自于中国,我知道中国,我说中国媒体的报道是有道理的,你们要听至少要平衡。”但是带着傲慢与偏见的新闻总监并没听他的意见,甩下一句:“今天这个世界美国媒体说了算。”
正是这句话刺激到了黎瑞刚,走出福克斯新闻位于纽约第六大道的办公室,看着街边《时代周刊》,《人物》杂志巨大的广告牌,他内心有一个强烈的声音:“我要回去,我要靠我自己的努力让中国的媒体也能骄傲起来,也能站起来,也能发出我们的声音,在世界的媒体格局中间有中国人的形象,中国人的地位,中国人的声音。”2002年10月,年仅33岁的黎瑞刚出任SMG(上海文广集团)总裁。
SMG少帅时代,成为改变潮水方向的那个人
黎瑞刚出任SMG总裁时,进入困顿时期的电视媒体从开机率到广告收入各项数据都在下滑,面临着艰难抉择。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改革之声此起彼伏,生逢其时,他成为了改变潮水方向的人。
“我们的干部、员工可能就比绵羊好点,最多只是个山羊,没有一点狼性,缺乏市场搏的激情和能力。”一次黎瑞刚到下属公司调研后,曾经在会上如此评价内部事业编的惰性,所谓的“市场化”改革,不仅仅是体制上,而是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各个维度的变革。
作为地方媒体,SMG既受到地域约束、国有体制决策的复杂因素、又面临政策的天花板,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
顶着这样的压力黎叔依然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不少事。自任职以来,他在九年的时间内带领SMG实现收入增长近10倍,从18.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67.3亿元,但其中最亮眼的成绩还是他启动了国内广电行业的第一例“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其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黎瑞刚的改革,表面上是搞制播分离,其实是在一个产权不清的电视台整体结构里挖了一个局部——这个局部具体而言就是‘制’,来搞产权清晰。制播分离真心不是新鲜事儿,但沿着制播分离的道路,把制这一块产权化,那就是改革,是向前的。必须要说的是,当时那是顶着很大阻力的,广电总局若干人是不满这样做法的,”资深媒体观察者魏武挥曾在文中写道。
2008年底,黎瑞刚和团队开始了漫长又复杂的制播分离方案设计,据《财经》杂志报道,在正式获批前,这份方案已经修改了近40次。
2009年10月21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同意SMG制播分离改革方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更名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并出资成立台属、台控、台管的集团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当时有上海本地传媒业人士将这一方案评价为“换汤不换药”,但在上海文广内部人士看来,“这也许是现有体制下能够寻找到最好的一种市场化方式——虽然不那么完美,甚至还不是真正国际意义的市场化”。黎瑞刚本人则以“捅破”二字描述这次改革的意义,就像他亲自作词的《加油好男儿》主题曲中唱的那样:“成功的道路,还很漫长……”
内容之王:一个有媒体理想的生意人
黎叔爱折腾,有人曾这样评价,“其实有能力没什么,这是上天给的禀赋。关键他有一种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折腾一生的决绝。这和能力无关,还是人生观吧。”
2015年,黎叔辞去了包括SMG董事长、上海电视台党委书记等所有“组织内”的剩余职务,彻底游向体制外,把全部精力投入了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从一个新闻人变成了生意人。
黎叔主要做的是文化投资的生意,从“记录世界,记录你”的快手,到统治“Z世代”的B站,到国内偶像经济代表丝芭传媒(SNH48母公司)与乐华娱乐,再到捧红李诞的笑果文化……他的投资一招一式精准无比,总是踩点在最关键的位置,影响着大部分中国人最主要的文娱生活。
图片来源:棱镜
在他的投资项目中传媒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胡舒立的财新传媒,徐沪生的一条,到邱兵的梨视频,黎叔一直是这些传统媒体人出走创业时的坚强后盾,即便其中有些项目离盈利还有一段距离。
黎叔的投资不以财务为唯一标准,“它业务发展不一定在财富上有突出的表现、甚至它有一定的亏损,这些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希望他们的内容仍然是有高品质的,内容在用户中间的影响力仍然是有的,团队所坚持的一种理想、包括他们在行业中间的地位,我希望他们仍然能够保持。”即便已经转型成为投资人,但他依然保有着新闻人的理想主义底色。
都说资本无情,但在强调回报的投资圈,黎叔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依然保持着对优质内容的尊重,即便某些内容看起来有点“偏执”,但在他看来这是最应该保护的东西,“我做这个投资非得在里面挣多少钱,这不是我的本意。”作为黎瑞刚在复旦的大学同学和在SMG的得力干将,星空华文传媒CEO田明曾这样评价黎瑞刚:“他带来的是有资源的钱,更是懂传媒的钱”。
潮起潮落四十年,伴随着一次次转身,“内容之王”的黎瑞刚依然在路上。
举报/反馈

蓝鲸财经

616万获赞 31.2万粉丝
原创财经新闻报道+财经信息服务平台
蓝鲸财经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