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罐 缠枝纹瓷器装饰的纹样形式之一,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故称缠枝纹,明代称为“转枝”。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在切圆空间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并点以叶子,便形成枝茎缠绕、花繁叶茂的缠枝花卉纹或缠枝花果纹。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石榴、缠枝灵芝、缠枝宝相花等纹样,统称缠枝纹。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枝纹,循环往复,变化多端且婉转流畅,节奏明快,因此最为常见。缠枝纹兴起在宋代,表现手法有刻划、模印、彩绘等宋耀卅I窑青瓷的刻划缠枝纹尤显画意生动手法娴熟。元、明、清三代盛行缠枝纹,多作为主题装饰出现,也有作为辅助纹饰运用的。明、清两代还流行一种串枝纹,颇似缠枝纹。所不同处,串枝纹的花枝在缠绕之中呈穿插状态。
明宣德蓝釉白花折枝纹盘 折枝纹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构图方法系截取花卉或花果的一枝或一部分,形似折下的花枝或花果,习称折枝花纹、折枝果纹或折枝花果纹,共称折枝纹。如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枇杷、折枝石榴、折枝荔枝等。折枝纹在瓷器装饰绘画中多作为单独纹样,也有配合禽鸟组成的折枝花鸟纹。以一枝单独使用者居多,也有作连续式或交织式组合。宋代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器物上多见,元代以后更为流行。折枝纹多饰于碗、盘、洗等器的内底和瓶、罐、壶等器的外腹壁,作主题纹样,也有饰于器物肩部或近口沿处作为辅纹边饰的。表现技法主要是刻划和彩绘。宋代定窑白釉刻划花折沿盘内底刻一株丰腴婆娑的折枝牡丹;耀州窑青釉碗心刻两株折枝牡丹交织环抱;磁州窑白釉黑花瓶腹壁绘3株折枝花等距环围;吉州窑黑釉瓶腹壁则以剔刻手法表现一枝寒梅明、清两代折枝纹十分盛行。明洪武釉里红菱花口大盘,在盘心绘画叶茂花硕的折枝牡丹;宣德青花罐腹部绘画6枝折枝瑞果,有枇杷、荔枝、石榴、桃子、香橼、柿子,并在肩部的云头纹内填绘折枝花卉作为呼应清康熙釉里红水丞腹壁上,描绘一枝红花吐芳,生意盎然;雍正青花大内心绘一株桃花,双禽在枝干上憩息啼鸣,宛如中国画的折枝花鸟图。